赵正军 告赢卫生部的农民

2012-12-31 10:20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马骋也持类似观点,“我认为他并不高尚,但他并不卑鄙。这样的人我认为越多越好,为什么?因为政府把监管这一块基本放弃了。如果政府监管有力,王海、赵正军这样的人早就失业了。”

  赵正军也觉得自己活得名正言顺,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盈利”。很快他开始变成一个给各种行政部门“找麻烦的人”。自2006年开始,他相继提起了四百余件行政诉讼和八百余件行政复议,每件都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

  “因为行政诉讼中法院受到的干扰很多,胜率很低。”他说,“郑州市对外宣称的只有30%,但我能赢50%-60%。”令人惊奇的是,赵正军打官司从来不带律师。从起诉书起草到庭上辩护都是他一人包办。“请不起啊,你看我打了多少官司。”

  初中毕业的赵正军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在经历最初两年的屡战屡败之后,他开始驾轻就熟。他行事低调,为人谦恭有礼。不过当受到“聪明”的夸奖时,他会不否认地呵呵一笑,“勤能补拙嘛。”

  不知疲倦的玩牌者

  赵正军出生于郑州下辖的巩义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他对人生的想法是“写点东西”,在十几岁过早结束学业后,与周围的人一样开始打工、做生意。他开过饭馆和房产中介公司,有着商人的精明和勤奋。2004年,某电信公司在郑州市范围内对用户强制收取每月5元的信息费。他直接找到省发改委投诉。

  “为什么不是找电信公司?”

  “找他们的话结果不就是把我的钱退了吗?但是找主管部门就不光是给你一个人退了。”他说。省发改委没有处理,他便将两家单位一起告上法庭。

  他败诉了。但是因为媒体对此案的报道,电信公司取消并退还了所有用户这笔信息费。这让他很受触动,“感觉自己利益得到保障,也给其他人做了贡献。”

  与多数职业打假人不同的是,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行政诉讼和复议上。他说后者给他带来的成就感,远超过那些轻松的赔偿所得。

  2006年,赵正军来郑州市打工,也开始了他的“疯狂”投诉历程。对法律的不熟悉让他碰了不少钉子。“很多问题不知道核心所在,也不知道如何走程序。起诉了就是败诉,上诉还是败诉。当时感觉很艰难,很灰心。”

  工商部门的态度也让他沮丧。“比现在差远了。一般投诉是没下文,顶多偶尔给你打个电话,告诉我他们已经处理了。”

  他在以自己的努力来对抗这种挫败。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这成为他扭转困局的福音。

  2008年1月,河南省高院做出了一个省政府败诉的判决。这是一件肇始于赵正军起诉省工商局收取工商查询费违法的行政诉讼,他不依不饶地打了两年。胜诉的结果是,河南在全国率先取消了这项收费。这对赵正军是极大的鼓舞,“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信心和干劲了。”

  省政府败诉在我国审判史上并不多见,何况胜诉方是一位农民。领判决书的时候,赵正军跟一个朋友说:

  如果有人愿意出几万块钱和拿到这样的判决两个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这个判决。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行政诉讼中拿到了这么重的判决,我之前倾注的心血,从省工商局复议到省发改委,再复议到国家发改委,然后又复议到省政府,前前后后一年多,这个时候判决对你行为支持的意义是没有办法用金钱衡量的。

责编:王涛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