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快递业首部行政法规出台:这八个焦点问题都有了答案
图为快递工作人员忙着分拣满地的快递。武俊杰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邱宇 程春雨)中国是世界第一快递大国,2017年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预计每年还会以100亿件左右的速度增长。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快递行业面临着市场经营秩序不够规范、服务规则不太明确等问题。
近日,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寄件人隐私保护、快件丢失后如何索赔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实名制
——身份信息不实快递企业不得收寄
快递实名制是指寄件人需要出示身份证、登记个人信息,已于2015年底正式推行。
《条例》进一步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隐私保护
——泄露寄件人隐私最高罚款10万
快递实名制成为保障快递包裹安全的措施之一,但同时引发人们对隐私安全的担忧。
对此,《条例》规定,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全面推行实名制,要解决两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一是确保寄件人的信息可追溯,二是保护好消费者的隐私,如果消费者的信息得不到充分保护,实名制就很难推行下去。
一张快递单上,收件人手机号码被部分隐藏。中新网 邱宇 摄
网点停摆
——暂停服务,要妥善处理尚未投递快件
逢年过节,因大批快递员返乡,部分快递公司会出现网点停摆、快件积压的问题。如何保证快递服务的质量和时效呢?
《条例》指出,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节假日期间根据业务量变化实际情况,为用户提供正常的快递服务。
同时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暂停快递服务的,应当及时向邮政管理部门报告,向社会公告暂停服务的原因和期限,并依法妥善处理尚未投递的快件。
损坏索赔
——可要求快递运单所属企业或服务企业赔偿
在运送途中,因快件损坏或丢失而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中国消费者协会2017年8月就《快递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征集意见,发现消费者最关心快递丢失、损毁后的赔偿问题。
关于索赔问题,《条例》规定,用户的合法权益因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而受到损害的,用户可以要求该商标、字号或者快递运单所属企业赔偿,也可以要求实际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赔偿。
另外,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快件损失赔偿责任险种,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投保。
资料图:快递员使用智能快递柜投送包裹。韩章云 摄
末端派件
——鼓励企业共享设施 推广智能快递柜
智能快递柜的出现让上班族不用因为家中无人收件而苦恼,快递员也能避免白跑一趟。快递员可将快件投放在柜子里,并以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提供24小时自助取件服务。
《条例》明确,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
除此之外,快递行业还有很多高科技,比如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送快递、能实时了解快递员位置和送货时间的手机软件等。
《条例》提出,鼓励和引导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促进自动化分拣设备、机械化装卸设备、智能末端服务设施、快递电子运单以及快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等的推广应用。
快递车辆
——地方不得禁止依法通行
快递车辆通行难,是快递员关心的问题。《条例》明确要求,依法保障快递服务车辆通行和临时停靠的权利,不得禁止快递服务车辆依法通行。
目前快递行业大量使用的电动三轮车凭借机动灵活、载货量较大等优点,成为快递员“最后一公里”投递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是,关于电动三轮车的限速标准等争议一直存在。
《条例》要求,依法规范快递服务车辆的管理和使用,对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行驶时速、装载质量等作出规定,并对快递服务车辆加强统一编号和标识管理。
图为快递小哥在路边配送快递。吕春荣 摄
违反交规
——造成他人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现实中,部分快递企业忽视交通安全,配送员有时会违反交通规则,扰乱城市秩序。
《条例》提出,快递从业人员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文明驾驶车辆。快递从业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快递从业人员所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依照民事侵权责任相关法律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3月26日,公安部表示,严查严管配送员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负有交通事故责任、多次严重违法的,纳入失信记录,督促企业落实清退和禁入措施。
包装污染
——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材料
在享受快递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给包裹“减负”,减少污染。目前快递对环保影响大的是塑料胶带和滚筒胶带。
《条例》规定,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利用和再利用。
快递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有的大力推广可回收的环保布袋,取代之前常用的编织袋,还有一些企业推出了可循环利用的“共享快递盒”。
贯铄企业CEO、快递专家赵小敏表示,从物流行业趋势来看,推广绿色环保的循环包装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现状,还需行业和机构共同努力。(完)
扬尘污染防治方面,《条例》明确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备案。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这是十九大后中共发布的首部“条例”,也是党务公开领域的首部基础主干法规。党务公开的主体分为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此外还包括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以及党的工作机关、党委派出机关、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党组等。
条例新增规定,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的从业人员,要执健康证上岗,否则不仅要停止相关经营活动,还可能会被处以300元~500元罚款。根据这一建议,《条例》修改为: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材料齐全的,当场登记。
这样看来,如果河南人在外地见义勇为,得到认定但未享受到奖励和保障,回老家河南也会得到认可,享受相应的奖励、保障等。从明年1月1日起,该条例正式施行,届时见义勇为的认定、奖励、权益保障等将依照此规定执行。
12月1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本省户籍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外被确认见义勇为的,适用本条例,但是行为发生地予以奖励和保障的除外。
财政部在回函中明确表示,“我国目前并未开征遗产税,也从未发布遗产税相关条例或条例草案。”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
附件: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关于重新制定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草案)》听证会听证报告 (原标题:新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听证,代表建议在维护费之外另收古城门票)
近日,省政府法制办出台《河南省价格监督检查条例(修订草案)》(简称《条例》),公开向市民征求意见。若出现这11种违反政府指导价行为则将被重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核心提示|昨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高票通过《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版条例明年元旦起施行。物业应在显著位置公示物业费使用情况、公共水电分摊费用情况、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经营所得收益和支出情况、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车位、共用车库经营所得收益和支出情况等信息;
征集2000多条建议,市民意见进入“立法圈”
陈润儿、叶冬松、王炯、翁杰明、赵素萍、任正晓、李亚、孔昌生、陶明伦、许甘露、马懿、穆为民、刘春良、蒋笃运、赵建才、王保存、段喜中、徐济超、舒庆、徐光、戴柏华、史济春、张广智、龚立群、梁静、张亚忠、高体健、靳克文、钱国玉、张立勇、蔡宁出席报告会。谢伏瞻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学习贯彻新修改的《条例》,进一步做好巡视巡察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8月9日,郑报融媒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自河南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共有120万人持有居住证,其中新制发居住证13.8万余张。目前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办理出入境证件、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办理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等公共服务和便利已经在我省公安机关全面落实。
《条例(修订草案)》严格按照上位法规定的内容,增加了7类禁止性活动,形成了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10项禁止性活动。《条例(修订草案)》提出:禁止在保护区内猎捕、猎杀和收购、贩运野生动物。
建设单位对业主要求车位、车库只售不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