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的新闻】
“中国在发生什么,没有理由不关注”
——外国记者目光中的十九大
10月18日凌晨3点多,署名“林子恒”的有关十九大的报道出现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网站上。点开他的朋友圈,开幕式当天的工作照精神饱满。见证历史、记录变革,林子恒们的“十九大时光”注定不凡。
时针拨回到10月17日下午5时许。人民大会堂,在十九大新闻发言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林子恒争取到一个提问的机会。“‘变’是这个国家这几年最主要的关键词,五年里,中国确实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能见证并记录这些改变,很振奋!作为一名青年记者,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顶尖’报道,十分幸运。”
不少外国记者把采访报道中共十九大视为深入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的一次机遇。
“我虽然已经64岁了,但因为是第一次有机会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所以没有派年轻人,我自己来了。”前一天才从加拿大温哥华飞抵北京的马在新顾不上倒时差,17日一早就出现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为其所在的加拿大《大华商报》的读者和网络用户准备“社长版”新闻大餐。
中共十九大,很早之前就列入很多境外媒体的报道“日历”,吸引了不少和马在新一样的新闻从业者在这个秋天齐聚北京。大会新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3068名中外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十九大,其中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达1818人,比十八大时增加6.7%;外国记者来自134个国家,比十八大时增加19.6%,遍布世界五大洲。
“中国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的这五年,我会选择‘快速’。”三年多前,为了探究中国发展之谜,伊娃来到上海工作。置身中国的发展浪潮之中,她如今更加感叹中国的“神奇”。作为荷兰报业联盟的一名记者,她坦言十分关注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等具体问题。问及原因,她快人快语:“因为我在荷兰国内的受众很关心,大家都想要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更多国家想要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得益于中国近些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价值观的坚持。菲律宾《世界日报》要闻版编辑范宗鼎笑称,由于他们这些外媒记者没有“身在此山中”,中国的发展对他们产生的震撼更大、更强烈。“中国发展之迅速、迅猛,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已经是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忽视中国的影响力。”
尼日利亚银鸟电视台国际新闻记者塞贡说,在他的国家,中国印记随处可见。“我们的铁路、电网甚至机场都是中国帮助并参与建造的,作为我们如此重要的伙伴,中国在发生什么,中国未来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将如何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
为了来参加中共十九大的报道,传递回第一手的信息,《信息报》高级记者理查森·詹森·保罗辗转近60个小时才到达北京。他的国家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最南端,虽然全国人口都不一定比中国一个县城的人口多,但他们仍旧派出了两名记者的“豪华阵容”。
理查森·詹森·保罗说:“中国的发展太让人惊叹了!尤其是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激发起我很大的兴趣。”他和来自安第斯通讯社的记者丽兹有着同一个“小目标”——“希望这次北京之行能让我找到解开谜底的钥匙”。
(光明日报北京10月18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丹)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9日 15版)
” 弗兰科潘曾在9月初参加了在中国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并在大会上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弗兰科潘高度赞扬了中国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做的承诺,并称中国对环境的态度将在今后减缓气候变化中起到关键作用。
国外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持续关注中共十九大,认为中共十九大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澳大利亚珀斯美国亚洲中心主任戈登·弗莱克认为,中共十九大非常成功,它向世人证明中国政治非常稳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非常稳固。
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外军学员对中共十九大非常关注。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盛会“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2016年单位GDP能耗、用水量比2012年下降17.9%、25.4%,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有了重大改变。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谭浩俊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求真务实的正确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近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更带来了人民富裕,不仅丰富了物质生活,更丰富了精神生活,不仅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更让中国人挺直脊梁。
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是中国建立完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步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在秘鲁利马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向世界彰显中国信心和战略定力,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坚持互利共赢,打造全球命运共同体,不仅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释放出巨大需求。
另一个重要的发展发现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像美国和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在开放中选举,他们发展的策略和作为社会发展机制相似。注:本文根据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双周论坛”学术研讨会(2016年第1期)——“亚洲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视野下的中国思索”发言整理
从古至今,南海的航行始终是畅通无阻且安全自由的,从来没听说过任何受阻。但近些年来,“貌似公允”的南海域外大国——美国却对南海的兴趣日渐增浓:2008年,美国以“莫须有”的理由,挑起了“无暇”号事件,无端指责其航行自由受到中国“威胁”。每年在南海要通过4万多艘各类船舶,除了偶遇海盗袭扰外,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美国船舶受到拦阻。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新常态”随之成为带有中国特色、具有世界影响的耀眼概念。外媒纷纷将焦点对准了中国发展的动力—— “随着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出炉,中国即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它的基础源于中国球迷的殷切期望。“中国正加速改革”,改革仍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德国财经网的报道如此断言。
在马苏德·萨塔尔·汗看来,两会也体现了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理念,包括加快改革步伐、落实依法治国、加强党员自律、持续反腐战役。2005年中泰建交30周年之际,李桂雄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下,与央视合作投资,成立了泰国第一家中文电视台——泰国中文电视台。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2015年新年到来之际,许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海外华侨华人表示,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令海内外中华儿女倍感骄傲,海外华侨华人将全力支持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经济发展是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系统作用的结果,其中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具有与西方不同的文化,实行与西方不同的制度,走的是与西方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这样的“文明冲突”使得中国的发展必然引起西方一些国家的疑虑乃至“遏制”。
2013年,中国开局良好,经济平稳向好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鉴此,中国要加大外宣力度,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他们来说是机遇,而不是挑战。
“他们走了,带走了数不清的战利品和刺耳的嘈杂,留下了巨额利润和无数垃圾——他们是中国客。韩国与中国地理位置邻近,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和优良的购物环境,因此,近几年来成为许多中国人出境游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