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首位发现脉冲星的天文学家乔瑟琳·贝尔今年早些时候曾参观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她期待这座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发现更多微弱、遥远、独特的脉冲星,包括发现围绕黑洞旋转的脉冲星。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0月11日报道,“天眼”若能第一个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目前中国大陆科学家李菂和他的研究小组已在为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做技术上的准备,最早于明年初尝试。
报道称,对于观测范围可达已知宇宙边缘的“天眼”来说,发现脉冲星只是使命之一,未来它还将在中性氢观测、谱线观测、寻找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方面大放异彩。“天眼”会寻找外星人,可望主导未来宇宙天图。
报道称,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中性氢是宇宙中几乎与大爆炸同龄的“老人家”,观测和研究中性氢的分布,能帮助科学家进一步弄清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结构,解开宇宙大爆炸等宇宙起源和演化之谜。大陆国家天文台“天眼”项目高级博士后马可说:“‘中国天眼’将通过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绘制出最新最大的标准宇宙天图。”
澳大利亚科学及工业研究院Parkes望远镜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说,“中国天眼”甚至还能“监听”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发出的无线电波。Parkes望远镜目前有20%的时间分配给了寻找外星人,但仍一无所获,“中国天眼”看得更远,说不定将来会有令人振奋的消息。
报道称,脉冲星是一种高速自转的中子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它的密度极高,每立方公分重达上亿吨,一块方糖大小就相当于地球上1万艘万吨巨轮的重量。脉冲星自转速度很快、自转周期精确,是宇宙中最精准的时钟。正因如此,脉冲星会发射一断一续的周期性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
报道称,自人类1967年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以来,过去的50年里,人类发现的脉冲星家族至少有2700个成员。
“中国天眼”的最初构想来自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从1994年提出设想,到2016年正式启用,22年间,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全力推动着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世界级项目。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0日在北京宣布,“中国天眼”已探测到超过20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脉冲星通过系统认证。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2月17日报道,法新社引述中国官方报道称,中国计划快速建设一座大功率天文望远镜,对天体进行远距离观察,寻找宇宙天体中外星生命。
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强大,以至于光线都无法逃脱。黑洞通常是在恒星发生剧烈的超新星爆炸之后形成的。根据广义相对论,每一颗黑洞中心都有一个密度无穷大的“奇点”。“奇点”具有无穷大的性质意味着,空间和时间在那里停止。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求一种避免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在“奇点”处失效的方法。
大爆炸之后,伴随着时间向前运动和物质的聚集,宇宙中诞生了行星、明星和星系。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巴伯教授,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的科斯洛夫斯基教授和理论物理周界研究院(Perimete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的梅尔卡蒂教授提出的。
科学家称另一个宇宙在时间中向和我们相反的方向运动。
大爆炸之后,伴随着时间向前运动和物质的聚集,宇宙中诞生了行星、明星和星系。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巴伯教授,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大学的科斯洛夫斯基教授和理论物理周界研究院(Perimete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的梅尔卡蒂教授提出的。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消息:据透露,美国科学家17日首次直接探测到宇宙大爆炸第一波震荡,即原始引力波。” 引力波的发现可以让科学家第一次“看到”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揭开宇宙诞生之谜。
随后,他们使用美国卡内基天文台麦哲伦望远镜获得了其中6个星系的光谱证认,确认它们为宇宙大爆炸后约8亿年的星系,证认成功率达67%。这些光谱证认星系,为研究宇宙早期的星系形成与演化奠定了基础。
法国原子能及可替代能源署、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巴黎七大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宇宙大爆炸后约30亿年时期的超星团,该发现将为进一步研究宇宙早期恒星形成的物理机制和条件提供帮助。这一发现首先表明,在宇宙早期,星系内部新形成的超星团能够抵御恒星风和超新星的破坏,并可能延续上亿年,从而推翻了此前一些模型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