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7万套基本建成的住房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搁置1年以上无法交付使用;27.24万套住房因位置偏远、户型设计不合理等,已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但空置超过1年。
这也意味着2016年有超过40万套的保障房无法正常交付给住房困难群体使用。
上述信息来自审计署23日发布的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公告(2017年审计结果公告第7号)。这已是审计署连续第五年审计保障房建设情况,上述保障房闲置问题被再次曝光。此外,保障房违规分配使用问题更是屡审屡犯。
部分保障房违规分配使用
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的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安居工程,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计划、投资、建设、分配、后续管理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1.72万个安居工程项目,并对15.3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
审计署已连续5次开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对此,审计署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周期长、资金总量大,且具有较强的政策延续性。审计机关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展持续性的审计监督,能够有效保障资金安全,推动政策落实,为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此次审计结果显示,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部分资金管理使用不严格。有10.31亿元安居工程资金(含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66.58万元)被违规用于商品房开发、弥补办公经费、出借等;有4.21亿元安居工程资金(含农村危房改造资金640.8万元)被通过提供虚假资料、重复申报等方式套取骗取或侵占;有13.67亿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未按规定上缴财政或统筹用于安居工程。
此外,部分住房分配使用管理不到位。一些地方对保障对象的资格审核和后续监管不到位,有2.96万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享受城镇住房保障货币补贴2244.53万元、保障性住房1.57万套;有2.53万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39亿元;有3.36万户不再符合条件的家庭未及时退出,违规享受住房2.63万套、补贴1197.44万元;有5949套住房被违规转借、出租、销售或用于办公经营。
审计已多次反映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问题,该类问题为何屡审屡犯?
上述负责人表示,住房分配使用是保证住房保障体系公平公正的关键环节,历年都是安居工程审计的重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突出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由于申报材料不实、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等原因,部分不符合条件家庭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二是保障对象动态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收入、住房等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条件的家庭未按规定及时退出;三是住房使用不规范,部分住房被违规改变用途使用。
该负责人表示,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能够得以通过审核、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地区审核机制不够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还不够完善,客观上造成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家庭通过审核。二是一些地方的审核人员在审核把关时还不够严格,未严格执行审核程序,违规分配问题依然存在。
“通过近几年跟踪审计持续不断地揭示问题,有关部门加大了问题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各地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也在逐步建设,该类问题将会随着管理的不断规范而呈减少的趋势。”该人士称。
闲置问题如何解决
近些年,为解决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每年新建的保障房高达数百万套。但在大力解决居住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保障房因选址较偏远、配套不健全导致的闲置问题。
2016年7月27日,安徽省审计厅发布审计报告称,在保障房分配使用方面,存在着违规享受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待遇问题,违规分配保障性住房1899套;已竣工验收的保障性住房至2015年底空置超过一年,涉及2.89万套;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已竣工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有4766套。
2016年9月,河南省审计厅发布审计报告称,审计发现76个市县42492套保障性住房因审核分配不及时、地址偏僻等原因,空置时间超过一年。
为何会出现保障房闲置问题?一个因素是出在建设环节,配套建设跟不上,无法使用;另一个因素是在分配环节,或者分配耗费时间长,或者位置太远没人愿意去。
前几年保障房建设速度快,地方为了完成中央下达的建设任务,纷纷赶进度、抢规模,但保障房的配套建设跟不上,位置较好的地段都开发成了商品房,不少保障房建设在了地段偏远的地方,那里地价比较便宜,但交通等方面都不方便。
“尽管大部分项目进展较快,很多项目已经基本完成住宅主题工程施工,但小区绿化、道路、配电、消防等配套建设缓慢,达不到竣工交付使用条件,无法入住。”东北一省份保障房建设情况通报中称。
中央层面近年来也在加大对保障房分配入住情况的考核。住建部曾要求地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做到配套设施与保障房工程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确保已竣工保障房能及早投入使用。
6月23日,审计署披露了对20家央企的审计情况,其中18家采取虚构业务、人为增加交易环节、调节报表等方式,近年累计虚增收入2001.6亿元、利润202.95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利润的0.8%、1.7%。
截至2016年3月末,由于部分区未落实财政资金统筹盘活的要求,相关财政专户中2013年及以前年度形成的“市投区建”项目结存资金88.74亿元未使用。
报告透露,2014年,审计署审计(调查)单位1361个,审计业务工作量541762人·天。通过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直接促进财政增收节支、资金拨付到位、挽回(避免)损失等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工作成果3090.17亿元。
报告透露,2014年,审计署审计(调查)单位1361个,审计业务工作量541762人·天。通过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直接促进财政增收节支、资金拨付到位、挽回(避免)损失等可用货币计量的审计工作成果3090.17亿元。
审计署发布了“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显示,182个项目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和住建、财政等部门违规使用安居工程专项资金93.8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32.75亿元,社会融资61.08亿元。资金用于出借、还贷、投资理财、财政周转等92.48亿元。
审计署发布了“2014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
中国审计署29日在北京集中公布了29省区市,以及大连、宁波、青岛、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审计机关2014年的工作情况。这是审计署首次晒出各地审计机关的年度“业绩”。
每到年中,审计署就会密集发布审计公告,交上一份中国财政经济的全面体检报告,政府部门、大型国企、重大专项,都是体检对象。从往年审计署公布的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可以更详细地看出,国有企业违规发放薪酬福利的方式多种多样。
审计署2014年第20号公告发布以来,“社保基金投资失败”“养老金巨亏”说法引关注,记者调查
国土资源部所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力学所、地质所等7家单位自定项目和标准,违规发放津补贴和实物等12522.27万元,位列榜单第二。2013年,发展改革委本级1个国际会议超标准支出会议费163.9万元;5个会议向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和企业专家费用52.02万元;7个国际会议违规列支管理费4.13万元。
昨天,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据记者统计,审计署今年以来公告的54起已办结违法违纪案件和事项处理情况中,13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部门,12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12件线索移交检察机关,17件线索移交给政府部门。
审计署对移送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的经济案件和事项,通常定期跟踪了解其办理情况。审计署18日发布公告,将近期收集到的已办结案件和事项35起,向社会公开。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日前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孙宝厚为审计署副审计长,陈尘肇为审计署总审计师,张通为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目前担任审计署党组副书记、副审计长的董大胜和副审计长余效明均生于1954年,已到达副部级干部年龄任职上限,今年审计署领导班子成员或还有调整可能。
“今年要对各级政府土地出让金进行审计,同时还要对3个省长进行审计。董大胜:这个已列入今年的审计计划,要对各级政府土地出让金和耕地保护状况进行全面审计,准备下半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