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期间,以“春花经济”为代表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受到游客热捧,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一些重点地区甚至可以用“井喷式”发展来形容。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很多地方对其产业定位、产业特征、产业趋势等方面认识并不到位。导致管理和支持也相应缺位,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健康成长。
对于休闲农业,有些地方认为无非是领着农民种种树,带着游客看看花,喊着村妇做做饭,将其视为一件吃喝玩乐、可有可无的事情,并没有从带动三产融合,拓宽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有些地方则将休闲农业作为政治任务、扶贫任务,在没有深入调研的情况下,比照着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大干快上,并没有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视为一项产业来发展,缺乏产业思维,既走了弯路,又造成了不少资源浪费。
国际实践表明,休闲农业是一个功能多元、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建设休闲农业既不能完全依赖政府,也不能强制农民,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方面能够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然、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在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和工资性收入增幅趋缓等不利形势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保障农民收入、尤其是贫困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渠道、突出亮点。
发展休闲农业要有产品思维。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就是要打造出产品的稀缺性,打好乡村旅游“特”字牌。近年来,我国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但各地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多数是冲动有余而理性不足,一些地方缺乏整体规划意识,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做规划搞建设时凭感觉、随大流,别人怎么干自己就依葫芦画瓢,导致资源开发形式单一、同质化产品多、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出现。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个性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这为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同样是油菜花,江西婺源和江苏兴化的“玩法”却各有不同。这说明只有立足地方特色、环境特点、民俗特征,把原生态的、特色类的资源按不同的手法打造,乡村旅游才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富农强农之路。
发展休闲农业要有用户思维。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时下“用户思维”可谓炙手可热,旅游业自然也不例外。要明白赏花、垂钓只是休闲农业的一部分,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赋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丰富的内涵。贵州省遵义县花茂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将以前的土围墙、牛圈,甚至前些年土法烤烟的烟房等“历史遗迹”都保留了下来。除此之外,花茂村还唤醒沉睡的陶艺文化,通过文化挖掘,既为村里形成了一项产业,又能让游客领略到乡土文化。应该说,用户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只有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历史名人及自然景观,开发出多元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针对客户的各种个性化、细分化需求,千方百计地提供各种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做到“用户至上”,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把游客吸引过来、留下来。
发展休闲农业要有市场思维。“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乾隆皇帝这句婉叹虽已过200多年,却依然凸显出旅游宣传和品牌打造的重要性。酒香也怕巷子深,资讯丰富的时代,要想克服醉人的生态美景、健康休闲的绿色产业藏在深山无人识、无法走向更大市场的尴尬局面,必须要具备市场思维,注重对休闲农业品牌的打造。在常规的媒体广告宣传之外,还可以通过引进社会化的企业,举办各类摄影比赛、自行车骑行大赛、影视作品制作等文化体育活动,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的传播,形成口碑效应,扩大地方乡村旅游品牌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不能只顾闷头苦干,要以产业思维为引领,多视角审视发展中的休闲农业,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掌握品牌传播规律,才能符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好地带动休闲农业的推进和发展,唱好“春天在哪里”这首老百姓的“致富曲”。(王小川)
农业部网站近日发文指出,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难发现,休闲农业在历经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后,正不断激发发展潜力,除了带动切实的经济收益外,对农村就业的贡献更显巨大。
记者从农业部和浙江省共同举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上获悉: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从业人员845万,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在汤阴县一家生态农庄内,工人在采摘葡萄。采摘观光模式体现人文景观文化,滨河农庄、韩庄天润等11家现代农业公司生产基地已形成采摘观光、生态旅游、环保健身相结合的都市休闲观光生态园区。
果岭山水体验游主题线路,东起桃花峪,西至荥阳虎牢关,主要有桃花峪村、侃园、恩城邙岭农庄、军港渔业、虎牢关生态园等休闲农业庄园。田园景观风情游主题线路,主要有新郑的君源生态示范园,中牟的晨明生态园、弘亿国际庄园,郑东新区的兴达农庄和管城区的盛和农庄等休闲农业庄园。
9月18日,记者在汝南县古塔街道曲庄村采访时看到,葡萄藤上一串串紫色的葡萄煞是喜人、长着绒毛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观光游玩。近年来,素有“豫南温棚蔬菜基地”美誉的汝南县古塔街道极力打造“一村一品”优势产业,“休闲式农业”初见雏形。
目前,该县已建成以莲花湖办事处、阳丰乡、花庄乡、凤鸣谷景区、嵖岈山景区等地花木、林果、草莓等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余处。据统计,该县高效农业覆盖面积已达40万亩,年产值65亿元,农民年均增收7000元。
十一黄金周去哪儿玩?景区人太多,不少人选择到“农家乐”过上几天住窑洞、种蔬菜优哉游哉的田园生活。昨日,全市休闲农业工作现场会下发了《休闲农业项目标准(讨论稿)》,明确了我市休闲农业建设标准,这样,您在选择“农家乐”时就有谱可依了。
2015年3月29日上午,由郑州市休闲农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郑州休闲农业“走进乡村 寻梦田园”春季活动月启动仪式在郑州绿城广场举行。
据了解,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活动由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通过培育一批生态环境优、产业优势大、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县,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9月18日,记者在汝南县古塔街道曲庄村采访时看到,葡萄藤上一串串紫色的葡萄煞是喜人、长着绒毛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观光游玩。近年来,素有“豫南温棚蔬菜基地”美誉的汝南县古塔街道极力打造“一村一品”优势产业,“休闲式农业”初见雏形。
随着天气转暖,“五一”期间农业各项景观进入最佳观赏期。我省共有3条线路的21个休闲农业精品经营点入选。我省推荐的3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的21个精品经营点,全部集中在郑州市郊区及郊县,概括为一山一岭一水。
随着天气转暖,“五一”期间农业各项景观进入最佳观赏期。我省共有3条线路的21个休闲农业精品经营点入选。我省推荐的3条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的21个精品经营点,全部集中在郑州市郊区及郊县,概括为一山一岭一水。
日前,洛阳市政协副主席雷雪芹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调研全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雷雪芹一行深入新安县绿尔蜗牛休闲产业园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了园区建设情况。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就调研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