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到34岁要被华为辞退?员工:干部末位淘汰很残酷

2017年03月16日09:2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5034

  有关华为裁员的传闻成为坊间热议话题。这些传闻引用的是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的帖子,一位匿名发帖人声称,听见主管表示“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研发开始集中清退40+(40岁以上)的老员工”。

  随即,华为官方回应,网上所传华为正在清理34岁以上员工的消息,纯属谣言。

  2月24日,心声论坛发布了任正非的一篇讲话内容,似是对此事一个正面的回应。他表示:“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不可能为不奋斗者支付什么。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但这条回应似乎并没有消解许多人心中的疑惧,特别是华为内部员工的担心。直至目前,心声论坛上依然留存了诸如《年龄大了绩效是不是会被特意打差? 》《我司34岁以上员工出路在哪里》等帖子。而很多局外人也因为年龄划线,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感慨“兔死狗烹”。

  华为2017年是否真的会根据年龄划线裁员?真实的离职流程如何?对于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周刊》通过几位华为在职员工的说法一窥华为裁员真相。

  年龄并非唯一标准

  “34岁一刀切纯粹是一个误读。”华为中国区员工李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表示,华为每年人才流失率都在10%到20%左右,有自己走的,也有被清退的,年龄肯定是一个方面,也跟过往绩效、上升潜力都有关系,如果表现不错,即使年纪再大,公司还是会保留的。“不可能全部都干掉。”

  实际上,每个新入职员工的培圳中,都会涉及华为残酷的末位淘汰制度,即,结合各个岗位设定绩效考评体系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评级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在华为,考评分为A,(B+),B,C,D几个等级,半年执行一次。排名靠后的5%的普通员工和5%的管理层会被淘汰。“一些不干活的员工肯定不能让他赖在这里。”

  李铭解释,考核结果为D,公司会直接与之终止合同;连续两个半年为C,基本会被劝退,不被劝退的员工自己一般也会离职;考核结果为B,被称为华为的扎实贡献者,就是普通员工;B+算比较优秀;A则算得上特别优秀。A和B在年终奖和加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打A的到年终可以加薪30%~50%,打B+的年终可以加薪20%,打B的基本不加薪。

  需要注意的是,绩效是由员工的直属领导直接评定。但领导也有绩效,其绩效与团队整体绩效挂钩,所以会相对公平。“但毕竟是主观的打分,也会偶尔有不公正的情况出现。”李铭说。

  每年年初,员工和上级之间商定好工作责任书,即:半年内达到哪些目标,半年后,能够完成目标的打B;在这个目标以外,有其他贡献,可以打到B+;目标以外的贡献特别突出,可以打到A+。

  由于干部的职位有限,加上华为的企业属性,华为干部层面的5%的末位淘汰制度是硬性执行的,也非常残酷。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表示:“我们的干部不是终身制,高级干部也要能上能下。在任期届满,干部要通过自己的述职报告,以及下一阶段的任职申请,接受组织与群众评议以及重新讨论薪酬。”

  但华为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大多时候并没有对普通员工执行得这么严格,往往会依然保留这部分人员,或者采取一些变通手段。

  比如,公司会和希望主动离职的员工商议,让他们背5%的淘汰指标,如此,这些主动离职的员工也可以拿到《劳动法》所规定的、只有被公司辞退才能拿到的N+1的补偿。按《劳动法》的规定,主动离职人员不能拿到赔偿。因此,在过去的发展中,华为普通员工的淘汰比例就被主动离职员工担了下来,真正被末位淘汰掉的员工其实并不多。

  在李铭看来,华为这次发生的情况和往年的末位淘汰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因为人员出现了富余,所以将普通员工的末位淘汰执行得更加严格,才导致裁员人数相较以往更多。

  另一位华为海外员工张楚则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华为内部还有一个职级制度。一般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进入华为职级是13级,博士可以到15级。一般2年升一级,派到海外的升级速度略快,工作8~10年左右、绩效中等的员工基本都是公司核心人员,升到17、18级问题都不大,21、22级则到了总裁、副总裁级别。

  张楚表示,影响职级制度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前面所说的绩效考核,另一个就是技术考试,通过了考试,就可以往上调级。“毕业时进入华为,现在34岁,差不多十年了,至少应该干到18、19级。如果34岁,还在14、15级徘徊,说明没什么太大的进取心,这种人也很有可能被淘汰。”

  海外业务需求

  官方数据显示,华为2016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5200亿元(约合7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但其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率为12%,低于去年同期的18%。与此同时,华为消费者业务2016年的利润仅为20亿美元,不仅没达到25亿美元的目标,相比2015年的22亿美元利润也有所缩水。

  在这个背景下,华为开始将保持利润作为2017年工作的主要导向,而清理业务萎缩部门的员工也自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李铭表示,自己确实听说华为的中国区交付工程维护人员已经清理了几百人。而这个部门就是网传的华为34+员工清理主力。

  他认为,这和设备维护工作的特点有关。“电信设备的维护要求一直都非常高,朝阳区网络断上一个小时,消费者能把投诉电话打爆。设备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响应。原来都是将维护人员直接派驻现场,有问题就工作,没有工作人也离不开,必须闲在那。但随着技术发展,现在很多问题可以将人力撤回,远程监测、定位、解决。公司在这一块的人力成本也就可以压缩了。”

  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如何调配人力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华为很多人力资源措施需要在其业务的大背景下才能理解,如果仅仅把它和其他公司一样来考虑,就太过简单了。”李铭说。

  与国内其他公司相比,华为的国际化一直走在前列,海外170多个国家都有办公室。欧美国家的劳动力水平高,加之推行本地化策略,往往对本土人力的需求不高,甚至可以达到十个中国人管理上百个外国人的程度。但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国民受教育水平不高,人力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所以只能从本土调派人员,中方人员占比非常大。

  李铭周围的同事有些不愿意出国,“故土难离”情结非常严重。华为解决的措施是派想赚钱的年轻人出去,到其需要成家的年纪再调回来。为鼓励大家出去,华为不仅会在有关国家城市的富人区租下员工宿舍,还会给员工高额的“艰苦补助”。

  “以往盈利较多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没有问题,但现在整个行业已经成熟,海外市场总的机会在慢慢减少,海外已经不需要大量年轻人,而是需要少量有经验、有技术的员工。华为希望调整人力,将屯兵模式变为精兵模式,把有经验的人派到国外,把业务带起来,把海外的年轻人派回来锻炼,提升他们的技能,变成精兵,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国内一些岗位也确实有所饱和。”李铭说。

  但“精兵”此时一般都在国内有家有业,不愿意去海外,在这种背景下,有些人员经过沟通后,没办法继续工作,只能协议离职。

  “官方说没有裁员,我觉得看你怎么看,我要调配人力,但是你又不服从调配,这种情况你说算不算裁员呢?”李铭说。

  张楚总结出被离职员工大都会经历相同的几个阶段:先看绩效是否合格,再看是否愿意常驻海外,协商不成只能离职。当然,即使通过外派、转岗这种形式让员工离开,也依然会按照国家法定程序走,给足赔偿。“毕竟公司不缺这点钱。”

  激励不变

  华为员工到底多有钱?华为中国区员工方圆圆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你在网上看到的华为工资水平基本都是真的。”

  根据华为的2015年报,华为2015年花在员工上的钱达1377亿,17万员工,人均年收入超过80万。

  方圆圆认为,如此高薪,华为不会因为你奋斗多年就跟你讲人情。业务需要,你就留着,业务不需要,你就走。“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既喜欢公平、舒适,又喜欢多劳多得。这两者没有好坏之分,采取哪种方式,关键得看企业自己的目标。”

  近几年来,华为一直在努力改进“多劳多得”的激励办法,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7新年献词中提出:“华为要继续坚持以有效增长、利润、现金流、提高人均效益为起点的考核。”

  一个最好的例子是,以往给员工发放虚拟股的办法已经逐渐被改发TUP(奖励期权计划)所取代。

  TUP不要用钱买,但只有5年有效期,每股分配的收益相等。是现金奖励的递延分配,属于中长期的一种激励模式,相当于预先授予一个获取收益的权利,但收益需要在未来N年中逐步兑现(跟业绩挂钩)。

  之所以改发TUP,源自华为部分老员工躺在股票收益上混日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奋斗者们却得不到很好的回报。

  华为员工每年的收益,包括工资、奖金、TUP分配和虚拟股分红。虚拟股分红池=营业利润-工资-奖金-TUP。随着TUP实施范围和力度的逐渐增加,在稀释作用下,TUP收益必然会虚拟受限股比重逐年下降,从而纠正股权激励制度由于实施时间太长,导致历史性贡献太过强化的不合理性。

  “要保持公司有利润的增长,有现金的利润;消费者业务要坚持以利润为中心;要优化人员结构,对外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对内开展不合格调整。”徐直军在新年献词中称。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华为对于裁员的态度和准则。

  “即使在华为工作,也是应该有一定危机感的。我觉得最没有危机感的应该是研发部门,他们掌握最先进的技术,自己做的产品,肯定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好往运维转。销售也比较容易到管理岗或者其他公司。但运维岗确实是需要有一定危机感的。一直以来,由于主动离职的员工始终存在,末位淘汰的压力没有真正传递到他们身上。如果我是运维人员,肯定会在空闲时做一些技能提升,防止被淘汰。”李铭说。

  然而矛盾的是,以华为每周7天,每天10小时以上的加班模式,大部分人是没有时间做自我提升的。

文章关键词:华为;精兵;劳动法;中国新闻周刊;TUP 责编:谢瑜瑶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华为暂成第二大智能机品牌 销量超过苹果

    数据报告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今年6月、7月两个月,已经超过苹果iPhone。这是华为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销量仅次于三星。

  • 华为发布首款人工智能(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

    北京时间9月2日,华为在2017年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FA BERLIN 2017)发布华为首款人工智能(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同时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大会官方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全面阐释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人工智能战略。

  • 华为、OV、小米在产品布局上有哪些套路?

    维持存在感的方式有很多,表面上是手机厂商的品牌营销、公关传播以及粉丝运营等手段,但最底层的因素仍然是产品,这是影响消费者认知的直接媒介。

  • 华为、OV、小米在产品布局上有哪些套路

    维持存在感的方式有很多,表面上是手机厂商的品牌营销、公关传播以及粉丝运营等手段,但最底层的因素仍然是产品,这是影响消费者认知的直接媒介。

  • 华为召开内部质量大会 余承东称质量高于成本与利润

    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召开了“2017内部质量大会”。在会议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强调,即便是华为在2016年卖出了1.39亿台手机,继续保持着全球份额前三的市场地位;但华为依然要坚守自己的质量底线。

  • 坚守底线 余承东称质量高于成本与利润

    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召开了“2017内部质量大会”。在会议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强调,即便是华为在2016年卖出了1.39亿台手机,继续保持着全球份额前三的市场地位;但华为依然要坚守自己的质量底线。

  • 华为河南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隆重开幕

    华为2017河南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于5月19日在建国饭店拉开帷幕,现场500多名华为ICT学院学生、华为生态合作伙伴、HCIE精英人士同聚一堂,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输送、就业及如何构建体系化ICT人才平台。

  • 华为2017河南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隆重开幕

    华为2017河南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于5月19日在建国饭店拉开帷幕,现场500多名华为ICT学院学生、华为生态合作伙伴、HCIE精英人士同聚一堂,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输送、就业及如何构建体系化ICT人才平台。

  • 华为P10被指内存及闪存缩水 不同批次读写成绩悬殊

    上周末,开始有不少网友在贴吧、微博等社交网络反映,华为P10不同产品之间内存、闪存的读写速度测试成绩差异巨大,速度最差的只能达eMMC 5.1的标准。

  • 华为如何面对竞争?轮值CEO徐直军说:越猛烈越好

    徐直军的回答非常像国务院或部委的发言人:“华为的三块业务都存在,运营商市场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企业市场我们会一步步发展,终端暂时不是我们的重点,但长远会是。”

  • 华为如何面对竞争?轮值CEO徐直军:越猛烈越好

    徐直军的回答非常像国务院或部委的发言人:“华为的三块业务都存在,运营商市场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企业市场我们会一步步发展,终端暂时不是我们的重点,但长远会是。”

  • 华为人均年薪碾压金融圈 基金领头羊或超越

    近期华为公布了2016年年报,63.1万的平均年薪引发社会关注,这一年薪水平碾压了金融三大行业——银行、券商和保险。

  • 华为手机业务毛利约为20% 不走高端市场还玩什么?

    2017年3月31日,华为公布了其2016年业绩年报。2016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5215亿元,净利润370亿元,这确实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然而,跟顶级商业巨头苹果2016财年销售收入2156亿美元、净利润457亿美元相比,两者的销售收入仍然有将近3倍差距、净利润差距更是接近9倍之多。

  • 华为手机业务毛利约为20% 不走高端市场还玩什么?

    2017年3月31日,华为公布了其2016年业绩年报。2016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5215亿元,净利润370亿元,这确实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然而,跟顶级商业巨头苹果2016财年销售收入2156亿美元、净利润457亿美元相比,两者的销售收入仍然有将近3倍差距、净利润差距更是接近9倍之多。

  • 消息称华为终端电商部门将换负责人

    1月13日消息,在华为终端宣布将大力出击电商后,华为终端电商部门也将更换负责人,将由华为终端副总裁刘江峰接替徐盺泉出任华为终端电子商务部总裁,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