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6日10:00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张勇、副主任宁吉喆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和央视移动新闻网记者:去年,我国的经济增速是6.7%,这个速度也是创26年来的新低,我们在采访中确实了解到有些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表示担忧。昨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们预期的目标只有6.5%左右,请问这是否印证了这种对前景担忧的判断,您对中国经济的形势怎么看?确定这个目标的主要考虑是什么?谢谢。
何立峰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何立峰:谢谢。我理解你提的这个问题一是对去年的经济形势怎么看,还有对今年经济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第一个问题,我想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去年经济发展结果是比较好的,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从经济数据来看,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都在6.7%,第四季度达到了6.8%,与之相匹配的其他经济数据情况也非常平稳,大体上跟经济增长指标的情况相吻合、相一致。表现比较突出的像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这得益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1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在其他国家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
何立峰:又比如脱贫攻坚,昨天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我谈到了这个事情。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贫困发生率非常高,去年当年又减贫了1200多万人,贫困率已经下降到了4.5%,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国家要做到这么大规模的在现行标准下的稳定脱贫非常不容易。另外,我们去年的价格走势也是非常平稳,基本上生产资料价格、生活资料价格和其他方面的价格都是比较平稳的,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其他方面的指标也大体如此。昨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何立峰: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平稳健康可持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国的经济增长从原来的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前五年大体上有三年经济增长幅度为7%到8%左右,有两年是6.5%到7%之间,去年是6.7%,这是逐步缓慢地回落,每一年经济增量和上一年的经济增量相比,都是增加的,这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和条件。中国有句古话“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在经济发展当中、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加大了工作力度,客观效果是很好的。这就引申出结构调整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何立峰:三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一直没有停止,步伐还在越来越快,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是受益者,同时中国自身的发展也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中国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在迅速形成,为与我们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经济总量大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5%左右,但是去年的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比重超过30%,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绩,这也充分说明去年经济在各个方面是平稳健康的发展。
何立峰:关于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在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确实有这种必要性,因为中国是一个有将近14亿人口的大国,就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要解决新增工作岗位是很困难的。按照我们的经验认识,现在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上可以创造新增就业岗位170万人左右。我们今年的就业目标1100万人以上,仅大学毕业生将近800万,还有其他新增的城镇和农村就业人口。
何立峰:二是经济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多民生以及其他方面的短板要补,需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没有可能呢?我们认真分析了以后,认为可能性非常之大,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最主要来自刚才汇报的,去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为今年的发展奠定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会创造更多的条件、更好的环境。
何立峰:在座的各位记者来自四面八方,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对各地的发展都有很多很好的看法,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及时跟我们沟通,我们共同努力,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李克强总理在昨天上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谢谢。(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浮躁心理,保持战略定力,撸起袖子,俯下身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精准发力,才能做成更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两会“好声音”,不仅唱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民谋福祉的“初心不改”,更唱出了实现国家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始终不渝”。
工作已经部署,关键在于落实。我们期待更多的领导干部以“两会”为起点,以实干促落实、以落实促深化、以深化促创新,向未来远航。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新语”之“长”字篇,就是要全党上下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打一场民族复兴的“持久战”。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跟自然环境一样需要时刻维护,一旦破坏,恢复起来起来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今年的两会,可以说是满满的“干货”,从“部长通道”到会场,从“会场镜头”到“场外镜头”,从线下民生到线上民生,处处都透露出了“民生”二字,也凸显了“人民”二字的重量。
愿我们各级政府,把厚植民生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从细、从小、从实、从惠入手,采取措施扎实推进、掷地有声,如李克强总理嘱托,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干部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静下心来,多去思考问题所在、百姓所需,将各项工作的轨道对接,加快推进工作发展,着力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构建更加美好的中国。
总书记连续五年在上海团谈到创新,寓意深刻,旨在希望党员干部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把党的方针政策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创新,谋划发展,开辟发展新途径,突破常规,出奇制胜,以创新促发展。
用法律的利剑来惩处不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这是时代的担当,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来自最基层的数据,才会真实可信,才是群众的真实心声。当群众的诉求能通过畅通的渠道获得表达,才会油然而生一种获得感。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邀请15位部委“掌门人”召开记者会,回答提问。每一场记者会都包含了许多内容,小编精心整理出精华版,100个问题基本涵盖了15场部长记者会的干货,与大家分享
两会“干货”是拧干水分的“民意”,也是政府施政的重要参考标准,只有顺应民意,制定的正常方能合乎民心,才能让惠及民生的“两会红包”真正地成为群众喜欢收的“红包”。
“部长等记者”并非只是身份上的变换,而是一种作风上的变化,一种态度上的变化,从被动问到主动等待问,是执政理念上的转变,是服务态度上的更新,是主动作为的新标杆,让两会在一种透明、公开的方式下打开。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全国人大代表、东莞鼎泰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馨,16岁从南阳新野农村奔赴广东,从打工妹一步步成长为公司董事长,如今管理员工近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