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
新华社记者采访全程参与规划编制的科技部副部长李萌、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权威解读规划5大看点。
大科技:从科技规划到科技创新规划
与以往国家科技规划不同,本规划首次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命名。
许倞:规划最显著的特征,是不仅仅为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关乎国民经济主战场,关乎面向科技前沿,关乎面向重大需求。
高起点:从立足眼前到兼顾当前长远
规划作了六项总体部署。前两项要求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刘德培:规划高度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研究。国家对颠覆性技术要有预判、预警和预置,以此保证在未来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和拥有竞争力。
许倞:我国科技发展已经从长期跟踪进入领跑、并跑、跟跑“三跑并行”新阶段。因此,规划更加注重前沿性引领性,更加关注颠覆性技术对产业变革的影响。
全链条:从“象牙塔”到创新全链条
规划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李萌:规划彰显时代特点。不是“象牙塔”里面的规划,而是体现科技和经济结合、体现支撑国家由大到强转变的创新规划。它强调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全链条设计。
吕薇:本次规划从创新全链条出发,体现了整体性协调性,突出了顶层设计,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
新空间:从局部示范到多层次推进
规划指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吕薇:规划亮点之一是突出区域创新。中国各个地区发展阶段、创新要素的分布和创新能力相差较大,不可能齐步走。规划提出拓展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强调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地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宽格局: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世界
规划要求,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创新治理。
李萌: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说明创新自信增强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正深刻改变全球创新版图、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
薛澜:未来,中国将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海外资源,探索试行技术移民;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全球科技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
《规划》面向2030年“深度”布局,一系列重大项目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远近结合、梯次接续,值得期待。
深空——
建立空间站。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空间站试验核心舱,以及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为全面建成我国近地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
嫦娥“飞天”。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实施世界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2020年完成小行星、木星系、月球后续等深空探测工程方案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
启动火星探测。到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高起点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现我国月球以远深空探测能力的突破。
研制重型运载火箭。2020年前突破10米级大直径箭体结构、500吨级液氧煤油和220吨级液氢液氧两型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等核心关键技术。
深海——
建立深海空间站。开展深海探测与作业前沿共性技术及通用与专用型、移动与固定式深海空间站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研制全海深潜水器。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应用能力。
深地——
“深地”项目,既包括地球深部的矿物资源、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也包括城市空间安全利用、减灾防灾等方面的内容。
深地资源勘探。实现深部油气资源8000~10000米、矿产资源1000~3000米的勘探能力,建立3000米深度矿产资源勘查实践平台、深层油气和铀矿资源勘查实践平台。
加强极区科研。探索设立大型极区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提高我国极地科研水平和技术保障条件。
深蓝——
“天地一体化”。推进天基信息网、未来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的全面融合,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大数据。突破大数据共性关键技术,建成全国范围内数据开放共享的标准体系和交换平台,形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构建网络协同制造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高端成套装备、三维(3D)打印等装备,夯实制造基础保障能力。
据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在硬件设施上,我省要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中,通过新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打造200个示范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当你老了,生活会是怎样的?
《规划》要求,今年内,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达到200天,到2020年,要比2015年提高30%以上,各省辖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65%,也就是说要超过230天。加大对重特大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力度,自2018年起,在全省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构建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今年4月初,教育部就曾公布《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其中提到,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90%以上。
建成开封许昌至港区快速通道 公路运输方面,《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建成开封至港区、许昌至港区快速通道,同时,规划建设“四港”联动货运通道,打通郑州南站至郑州站高铁联络通道。
建成开封许昌至港区快速通道 公路运输方面,《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建成开封至港区、许昌至港区快速通道,同时,规划建设“四港”联动货运通道,打通郑州南站至郑州站高铁联络通道。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获悉,《河南省专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总结了“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省专利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发展目标。
(记者刘俊华)近日,市妇联出台《三门峡市妇联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五年妇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以实际行动推动依法治国、依法治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妇幼健康服务保障中,将加强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和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2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科学谋划河南省未来五年能源发展。
近日我省公布《河南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以涵盖教育、劳动就业等八大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为核心,形成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
2月8日,记者获悉,《河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对于创业的大学生来讲,我省还将建设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打造河南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化的孵化服务。
近日,十三五计生规划出炉,《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的计划生育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十三五”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再生育技术服务保障, 鼓励全面两孩政策目标人群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置再生育或高危孕产妇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