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有一些关于“文革”的谈论。那场持续十年的内乱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在“文革”发动5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出现一些讨论是正常的。但另一方面,若是把这种讨论看作一种认识上的“撕裂”,恐怕与社会真实思想面貌不太对得上。或者换句话说,中国社会看待“文革”的共识远远大于分歧。
中共中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革”作出彻底否定的权威定性,从那时起,几代中共领导人都坚定维持了《决议》的结论,党的所有正式文献也都未出现过任何异议。彻底否定“文革”,不仅是全党上下的认识,而且应当说是中国社会整体上相当稳定的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现代化”的目标,也在爬坡过坎的突破中不断接近。从当年“被开除球籍”的焦虑,到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还有不少,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获得感”是真实的,对今天所走道路的认同是真切的。公众在这个时候尤其不会把“文革”重拾为样板。应当说,站在今天的高度上,中国人对“文革”的集体认识比那个时候更加清醒而坚定。
“文革”在中国不可能重演。十年浩劫给中国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失,也让许多中国人留下了永久的人生伤痛。那份集体记忆无法抹去。“文革”结束后,山西农民、棉花专家吴吉昌对新华社记者穆青动情地说:“老穆,俺不怕穷,只怕乱。今后可不能再折腾了,越折腾越穷,将来国家靠啥呀?”彻底否定“文革”,有助于中国社会对各种失序的危险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最近这些年,不少发展中国家持续发生内乱,但却难以撼动中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革”的惨痛教训给中国人带来了某种“免疫力”。没有人比我们更害怕动荡,没有人比我们更渴求稳定。
舆论场变得开放后,各种各样的声音一直都存在,这样的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更为显著。而“文革”发动50周年又是一个“难得的命题”,网上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也不足为怪。这些声音虽然有的调门不算低,但它脱离了中国人的现实关切,终究掀不起大浪。
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带领全国人民,在思想上、组织上、法律上已经对“文革”做了深刻反思,对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案主犯进行公开审判,既清算了他们的罪行,也教育了更多的人。那一场大反思,奠定了中国全面走向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随后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则彻底覆盖了“文革”,它大大超越了否定“文革”的政治评判。
可以说,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是从“拨乱反正”迈出的第一步。在思想上是彻底否定“文革”,在实践上则是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30多年来,我们憋着一股劲“把失去的损失夺回来”,发展走上正轨,生活也变好了。大家一起谋发展、向前看,这为国家的前进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我们巩固社会团结减少了不少困扰。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这个道理经实践反复磨砺变得愈发强大,获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
“文革”那一页彻底翻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大跨度前进把中国带到全球化的前沿,我们用一心一意做实事,创造了与外部世界相比的赢局。而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是最基本的历史经验。无论是严惩腐败、依法治国,还是发展民生、缩小社会差距,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做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探索者、实践者。这方面,我们理应有“三个自信”。在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不忘“发展才是硬道理”,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干扰或许很难避免,但只要我们有排除干扰的能力,有不为干扰所动的定力,中国的前进就不会被打折扣。
我们早就对“文革”说拜拜了,今天可以再说一遍,“文革”不能也不会卷土重来。中国今天的格局中已根本不再有“文革”的位置,关于它是否会重演的争论,答案是非常明确的。计算机联网的时代,何须担忧算盘会不会涨价。中国人的集体思维升华了不知几个维度,人们绝不会允许“文革”那一套再追上来纠缠我们。(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
济南市政府称将“原汁原味”地复建21年前拆掉的济南老火车站及行包房。南都:在当时,像济南老火车站这样的建筑会被认为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象征,拆毁被视为是“抹去阴影”之举。
济南市政府称将“原汁原味”地复建21年前拆掉的济南老火车站及行包房。南都:在当时,像济南老火车站这样的建筑会被认为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象征,拆毁被视为是“抹去阴影”之举。
连日来,陈毅元帅之子陈晓鲁携校友向文革中受到他们批判的老师道歉的新闻感动了很多人。不仅仅是陈晓鲁,一段时间以来,当年的红卫兵公开以个人名义向曾经受过自己伤害的老师、家人道歉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引发了人们的各种思考和感慨。相信在新闻的放大效应下,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出现。
连日来,陈毅元帅之子陈晓鲁携校友向文革中受到他们批判的老师道歉的新闻感动了很多人。不仅仅是陈晓鲁,一段时间以来,当年的红卫兵公开以个人名义向曾经受过自己伤害的老师、家人道歉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引发了人们的各种思考和感慨。相信在新闻的放大效应下,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出现。
我家中收藏的这把紫砂壶(如图),高11厘米,口径5.6厘米,容量650毫升左右,壶把手处有细微的裂痕,壶面上雕刻了一幅毛泽东的头像,头像的下方雕刻了一个“忠”字,尽管有些磨损,但保存的较为完好,是一把具有文革时期特点的“文革壶”。
59岁的安徽律师张红兵这几年一直在做一件事,申请将他母亲的墓地确定为文物。张红兵们通过个体的自我救赎,正是我们正视历史的重要一环,我们也希望这种自我救赎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声“对不起”,看似简单,却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过往历史的担当。当事人的宽容,乃至选择性遗忘,并不能成为个体参与作恶者开脱的理由和借口,伤口修复,仍有赖于真诚悔过。
要避免文革成为中国未来的选项,首先……
本书作者张郎郎,他根据自己的“文革”经历写成的《宁静的地平线》一文曾收入《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北京三联版)一书中,反响极大。
“文化大革命”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曲折。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密团结……
樊建川,蜀地商人,抗战、“文革”物品收藏家,现为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建川博物馆馆长、汶川地震博物馆馆长。
日前,河北青县文保部门在流河镇姚庄子村一户姚姓村民家中发现一份保存完好的明代封官诰书(圣旨)。“从明初至今,这份诰书历经战乱和时代变迁,被姚氏家族完好保存620年而不散失,每遇危险都能化险为夷,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了艰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