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天下新闻 > 正文

习近平统筹“十三五”的两个导向

2016年03月26日15:05  来源:学习中国

5034

    图为:2015年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坚持问题导向顺推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中又有所创新,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代脉搏共振,开拓中进取,创新中收获。

  坚持问题导向,前提是能够发现并正确认识问题。现在我们正处在矛盾和问题多发期,思想认识问题与现实利益问题交织,老问题与新问题叠加。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指出:“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刘云山指出:“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敢不敢于正视问题”“敢不敢于正视问题是态度问题,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否则就会使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GDP的高增长没有更好地转化为人民群众收入的高增长、生活的高质量。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对待问题从不掩盖、从不回避。“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

  坚持问题导向,关键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是基础,最终目的还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固然要解决个别的、特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要抓共性、抓普遍性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牵涉广、影响大。针对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认真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摆出表现事例,深刻剖析原因,逐一制定可操作、可监督、可检查的具体措施,真正做到发现一个、销号一个。习近平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我国经济转型必须克服的困难与闯过的关口都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十三五”期间迫切需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改革发力的主要方向。在扩大有效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跃升。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需要将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需要经济与社会的联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战术、具体任务都做出了明确部署:“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我国虽然处于艰难的转型期,但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基础和有利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只要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刀阔斧地推进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就能够实现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高级分工的高级形态发展,经济社会就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文章关键词:十三五;习近平;小康社会;目标导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理上网来 喜迎十九大】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必须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使新发展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美丽高铁穿行山水画廊

    广西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013年开始迈入高铁时代,短短几年间,动车通车里程就实现了从0公里到1751公里的跨越,基本形成了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现代化路网格局。

  • 到2020年 河南将培育5条低空旅游线路

    9月6日,《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等印发,勾勒出河南旅游版图的“骨骼”与“筋脉”。

  • 我国“十三五”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2万亿

    作为现代市场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市场顶层设计正逐步完善。

  • “十三五”重点突破食安关键技术

    科技部近日发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将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公众营养健康水平为目标,重点突破加工制造、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重点领域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

  • 郑州“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争取卢森堡等领事馆落地

    根据郑州市的设想,郑州将基本形成以“两区十一口岸”互为依托、面向全球的、功能叠加完备的国际化内陆口岸体系。依托中欧班列(郑州)多式联运物流网络,打通中国直通中亚、欧洲的陆运邮路,开发“E速达”国际邮件新产品,建设中欧陆路邮件集疏分拨中心。

  •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任务明确

    科技部近日发布《“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明确了提升生物技术原创性水平、打造生物技术创新平台、强化生物技术产业化3大具体指标体系,以及突破若干前沿关键技术、支撑重点领域发展、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4大重点任务。

  • “十三五”我国将培养全科医生15万名

    为培养更多能看病、看好病的好医生,适应健康服务、养老服务需求,我国计划到2020年力争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50万名,培养全科医生15万名以上。

  • 2020年河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到50%

    4月17日,温县赵堡镇北平皋小学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京剧《红灯记》。到2020年,全省在园幼儿达到45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

  • 从幼儿园到大学 河南教育将有这些“大动作”

    “十二五”末,河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3.18%,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在园幼儿达到450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我省还将实施普通高校分类发展计划,重点建设2-3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提升特色骨干大学办学水平,重点建设7-10所特色骨干大学;重点建设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 河南将打造“米”+“井”交通体系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日前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南将打造“米”+“井”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

  • 河南将打造“米”+“井”内连外通综合通道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日前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河南将打造“米”+“井”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物流通道枢纽。

  • 河南“十三五”交通规:打造“米”+“井”综合通道

    4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发布的《河南省“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获悉,“十三五”我省将打造“米”+“井”字形综合运输通道。根据《规划》,郑州东向重点开行、加密至青岛、连云港、日照、天津、上海等沿海港口的五定班列,发展铁海联运,衔接海上丝绸之路。

  • 咱的“房事儿”被盯上了!郑州居民住房现状及需求调查

    河南商报记者获悉,此次规划编制工作,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确定为责任单位。居民住房现状及需求调查为抽样一次性调查,将采用调查员入户面访的形式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在本月中下旬。

  • 咱的“房事儿”被盯上了!郑州居民住房现状及需求调查

    河南商报记者获悉,此次规划编制工作,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确定为责任单位。居民住房现状及需求调查为抽样一次性调查,将采用调查员入户面访的形式进行,调查时间安排在本月中下旬。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