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时事通信社1月20日报道,研究报告表明海洋近20年来,在全球温室效应下所吸收的热能,相当于前130年吸收的热能总量。
相关科学家警告称,全球海洋吸热速度加快,虽然可以有效抑制人类居住陆地的气温升高,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将会扰乱全球的气候形态。
美国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国家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表示,“根据估计,全球海洋自1865年来所吸收的总热能,有一半是自1997年以后才开始累积的”。
该研究团队还指出,近年来全球海洋储热的三分之一都是在阳光无法到达、水深700米以上的深海领域进行的。同时,这或许也可以用来解释,20世纪末气候学家研究海洋表面得出的全球变暖“停滞”这一现象。针对这一停滞现象,也有科学家提出原因或许在于全球变暖趋势变缓。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约三分之二,并吸收了90%以上的人为温室效应产生的热能。报道称,这对人类来说可谓是幸运的,因为这能减缓过剩热量导致的地球表面气温的过度上升。但科学家也表示,未来这一现象可能将引发严重的后果。
英国研究学者认为,“倘若多余的热能留在海洋,将会干扰海洋与大气循环、扰乱全球气候形态;但如果将热能释放回大气,全球暖化的程度将会更加严峻”。
此外,英国气候学家提出,“气候变迁的征兆随着时间正不断增强,并已深入到海洋深处。本次研究数据表明了变暖停滞只是表象,是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的人为热能,全球变暖趋势仍在继续”。
超100人被捕,大多数人被捕的原因都是因为“行为不检”。
当地时间2014年9月22日,美国纽约,纽约民众大游行后一天,民众试图冲突栅栏、突破前来维持秩序的警察。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2日,数千民众在纽约曼哈顿金融区静坐示威,以抗议企业和金融组织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负面角色。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些年来的环境趋势,每个国家针对该项问题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事实上,全球变暖通过改变流行葡萄品种的风味,让葡萄酒产区日益向两极推进,将有可能给价值300亿美元的全球葡萄酒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31日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PC)发布报告称,全球变暖正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深远影响。(实习编译:那珊珊 审稿:聂鲁彬) 免责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Huanqiu.com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网11月13日讯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全球变暖,科学家已经不是第一次谈论这个话题了,而今年是俄罗斯受到全球变暖最强烈影响的一年。全球变暖,致使平均地表温度增加,冰川、积雪不断融化,海平面上升。
据法新社10月22日报道,近日澳大利亚不仅野火肆虐,而关于野火的辩论也是不可开交。就澳大利亚总理此前“全球变暖的科学依据根本是胡扯”的言论,联合国气候主管就辩驳称,野火“绝对”与全球变暖有关。
“夏天热度频创新高,冬天却越来远短,全球变暖有目共睹。”19日,第六届大气、海洋及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在香港开幕,全球气候专家展研讨,冀建立合作研究机构,共同应对“21世纪人类的最严峻挑战”。
北极海冰减少,它吸收太阳的热量较多,也有利于副高偏北,季风偏强,有利于华北降水,不利于长江及江南地区降水。世界气象组织曾发布报告称,尽管2012年年初出现了拉尼娜现象,但去年仍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0个年份之一,位列第9。
吐瓦鲁人口1.2万,该国几乎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富那富提岛,其蜿蜒蛇形的海岸线被太平洋海水不断地拍打。 马尔代夫,这个岛国也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德媒称,对中国人来说,气候变化主要源于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野生救援协会预计2030年中国因肉类消费产生的人均温室气体约为1.2吨二氧化碳当量,该组织估计届时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将增至94千克。
报告称,如果地球温度上升4摄氏度,目前超过6亿人居住的陆地会被淹没。
如果地球温度上升4摄氏度,目前超过6亿人居住的陆地会被淹没。
据日本NHK电视台5月7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6日公布了2015年3月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其数值首次超过了400ppm,达到观测史上最高值,引起了广泛关注。
日本环境省研究小组发布的日本国内本世纪中期(上)与本世纪末(下)的年平均气温上升预测结果。报告还公布了气候变暖对各都道府县不同领域的影响,可供各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时参考。
据美国媒体22日报道,在过去25年中,全球变暖现象日益加剧。NOAA22日公布纪录时,适逢美国东北部再遭暴风雪袭击,而连续多日的极寒也给美国的社会、生活、经济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