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野村综合研究所和英国研究员统计推测,10至20年后日本约一半人的工作会由人工智能(AI)或机器人取代。这有望填补人口减少导致的劳动力缺口,但过度取代有可能严重破坏可选职业的多样性。
野村综研和两名牛津大学研究员合作,对日本601种职业(劳动人口约达4280万)展开调查,对每人业务的66%可被取代的职业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49%研究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很可能被机械人等取代。
根据推测,被取代可能性较高的职业包括普通文员、的士司机、收银员、保安、大厦清洁工、酒店客房服务员等。研究称这些职业倾向“不需要特殊知识和技能”等。
另一方面,被取代可能性较低的职业中比较抢眼的除了外科、内科医生外,还有小学及大学教员、人类学及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推测结果显示,旅游巴士导游、美发师等需要与人沟通的职业不可能被取代。
人工智能(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迎来事件催化,10月中旬以来整体陷入调整的人工智能板块再拾升势,不少相关概念股表现强劲,老牌龙头股科大讯飞盘中一度涨近9%,收盘报6.93%,泰禾光电、中科信息、汉王科技等也涨逾3%。
行政工作千差万别,既有高智力、高情感涉及的类型,又有低智力、低情感涉及的类型,前者更难被替代,而后者则更容易被替代。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这个被李克强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带火的“热词”,有了国家规划。
好的生活,总要仰仗情感,缺了温度,生命总无法平衡。调教孩子,比调教小冰,微妙复杂多了。
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冲击力”不言而喻,同时它也给人类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它会对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面对人类棋手注定完败于人工智能的结局,人类要做好的准备是全面迎接而非拒绝人工智能,努力去掌控而非臣服于人工智能。
广西有一件命案15年没破,人工智能却帮警察抓住了嫌疑人。尽管不方便详细透露案情,但王海波仍然向《科技日报》介绍了机器福尔摩斯近期破获广西一起15年悬疑命案的大致套路。
受到多重利好催化的人工智能板块,近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日媒报道,美国IT巨头微软公司本月24日宣布,已中止通过在网上与一般人对话进行学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的实验。据悉,该机器人被教会了一些不合适的对答,说出过“希特勒没有错”等不妥言论。
在日本一个文学奖评比中,由人工智能(AI)创作的小说虽然没有摘得最终奖项,但有作品入围初审。名古屋大学教授佐藤理史介绍,在此次评选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时,“把不出现奇怪的日语放在第一位,暂时不考虑是否生动有趣”。
迄今为止,韩国已经投资了两项引人瞩目的人工智能计划——Exobrain(旨在与IBM的沃森计算机竞争)和“深度观点”(一项计算机视觉项目)。
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阿尔法围棋”)在五番棋对决的前两场比赛中击败顶尖围棋手李世石后名声大噪,它的开发者德米什·哈萨比斯也开始走进大众视线。
如今这个时代,这个连引力波都被证明了的时代,无限接近于人类智慧甚至超越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凭什么不可能诞生?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人类面对的将是永生还是毁灭?
大概很少有一项技术,能像人工智能一样,在影视作品里被人类畅想、演绎、赞美或者憎恨过那么多次。
好莱坞科幻电影《终结者》中,人类研制的高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天网”失控,机器人拥有自我意志后,开始屠杀人类。当地时间1日,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一家工厂,机器人“出手”杀死了一名工作人员,有关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