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明祭扫 过“绿色清明”

2012-04-02 08:53 来源:河南日报

  又到清明时节,我们该以何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上坟烧纸是传统的祭奠,可是,这不仅污染环境、造成浪费,还易引发火灾。其实,即便在古代,祭奠亲人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为坟墓培上新土、剪除杂草,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头等等。古人尚能“绿色环保”,身处21世纪的我们,是否更应该摒弃种种陋习,展示出时代的进步,文明的力量?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我们的身边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用种树、种花、制作心愿卡、网络等方式来寄托哀思。清明节,期盼着健康和清新的空气,期盼着更多的人加入“文明祭奠、绿色祭奠”的行列。

  网上祭奠托哀思

  河南日报记者 李建华

  河南日报通讯员 李 秋

  “爷爷,如今您在天堂一切可好?我们永远怀念您……”3月31日下午,因为工作忙无法回四川老家给爷爷扫墓的陈春儿在网上表达了对爷爷的哀思。如今,像陈春儿一样,许多不能回故乡扫墓的人,开始选择这种低碳环保、文明方便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

  今年29岁的陈春儿现在焦作打工,去年开始,她尝试在网上祭奠爷爷。她说:“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心情却是真实的。在网上,我可以无拘无束地和爷爷说话。”

  从2009年5月1日起,焦作市凤凰山陵园专门在其网站上开辟了网上祭祀栏目。凤凰山陵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祭与传统的扫墓区别在于,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在网上为逝者建立个人纪念馆,将逝者的生平事迹、相册等在网上传递。

  这位负责人还说,清明节扫墓这一民俗,在网络世界可以得到继承与创新。这种祭奠方式更加文明,内容也更加丰富,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坟前种花念祖先

  □河南日报记者 阙爱民

  河南日报通讯员 李云平 夏季风

  “我们就是为了让京津人民喝上纯净的丹江水才远离故土的,所以今年清明节,我们回来扫墓不烧纸了,改为种金银花。”从新乡市封丘县安洼移民新村回到淅川老家祭祖的移民安林这样告诉记者。3月30日,在淅川县老城镇的一块荒地旁,安林将一株株金银花种在亲人的墓旁。

  安林说:“种金银花既能把对祖先的感恩思念之情融入故土,又环保,还种下了‘摇钱树’,一举多得,比烧纸强多了。”

  为了国家大计,淅川县16.5万库区儿女毅然抛家舍业,迁往他乡。清明节期间,许多移民都会回到故乡追念已逝的亲人。考虑到要保护一江清水永续北京,越来越多的移民选择在祖先坟前种花种树,在缅怀祖先的同时,也在故土留下了一片片“绿色”。

  和安林一样,从湖北大柴湖回来的老移民王保也十分赞成文明祭祀、生态扫墓。他说:“把美丽的花和树种到父母墓前,既文明又环保。”

  “亲人树”前祭亲人

  □河南日报记者 李凤虎 实习生 李 慧

  3月29日上午,在郑州市郑东新区祭城路一排常青树前,随着一声响亮的“敬礼”,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二大队20名队员齐刷刷举起右手,在“亲人树”前遥祭已逝的亲人。

  简短的祭奠仪式结束后,队员们开始为“亲人树”松土、浇水。

  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二大队中队长张军说,节假日是他们最忙的日子,大部分队员的老家都在外地,不能回去扫墓。几年前,队员葛海涛在郑东新区为自己去世的父亲栽种了一棵名为“父亲树”的常青树,寄托对父亲的哀思。随后,越来越多的队员开始效仿,自发栽种自己的“亲人树”。

  葛海涛告诉记者:“每逢清明节,都会有人烧纸祭奠亲人,这不仅很容易引发火灾,而且影响市容。后来,我看到烈士陵园里的常青树,就产生了为去世的父亲也种一棵的想法。这既能寄托哀思,又有长青的寓意,且绿色环保。”

  远途奔波很劳累

  □河南日报记者 李 林

  3月30日一大早,转了两趟公交车,翻过几个小山坡,走了将近一个小时,郑州市民王逸翔老人才步履蹒跚来到父母墓前。整整15年了,每年清明节前,他都赶到黄河南岸的邙山祭奠父母亲。

  王逸翔告诉记者,这几年来邙山祭拜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公交车上大家脚挨脚,所以我今天5点就出门,赶头一班公交车来的。据了解,郑州有几十个公墓,每年清明节期间,祭扫人数都有上百万。

  最早,清明节来邙山祭拜,王逸翔和妻子都蹬着自行车,后来骑摩托车,通了公交车后,女儿也跟着来,那时觉着来一趟并不远。一晃15年了,老伴去世,女儿远嫁,王逸翔独自一人,感觉清明祭拜的路越来越长,走得也越来越累。王逸翔说:“我还听说电脑上也能祭奠亲人,到明年俺也想试试。”

  “人老了,越来越走不动了,如果政府能组织我们进行社区公祭等,那就太好了。这不仅绿色文明,我们老人也不用每年再跑这么远的路了,还能表达我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一旁的赵大爷说。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