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与汶川共奋进”⒂在重建校园的上空回荡着羌藏儿童的欢快歌声
2018-05-09 10:51 来源:映象网 打印本页 关闭
杂谷脑博爱小学优美的校园环境
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文 段晋哲/图发自理县报道)“清亮亮的咂酒唉,依呀勒送勒哦依呀勒松勒哟,请坐请坐请呀坐唉,咂酒唉已也喝不完再也喝不完的咂酒唉……”5月8日,记者来到十年前受灾严重的阿坝州理县杂谷脑小学,在新建的校园里孩子们响亮、整齐的歌声却让这里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阿坝州理县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古老的嘉绒藏族文化,又有悠久的羌族文化。杂谷脑小学少年宫专门开设了藏语和羌语兴趣班,将民族语言作为校本选修。此外,学校还成立了藏羌绣、绘画兴趣小组,课间操时段还组织孩子们做羌族韵律操、跳藏羌锅庄舞,很好地保护了地方民俗文化。
在这里,随处可以感受到学校的羌藏民族民俗文化。今年读6年级的文鸿然同学正在上陶艺课告诉记者,她喜欢画画,喜欢陶艺。
“这上面五颜六色的都是我亲手创作的羊角花,羊角花可是我们羌族的守护花呢。” 文鸿然虽然年龄不大,但对羌族文化非常了解,“看着一朵朵羊角花我的在自己手中有了生命,心中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
“民族民俗文化进校园,不但提高了学生审美情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杂谷脑小学校长张静秋告诉映象网记者,通过发扬继承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拥有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据介绍,理县杂谷脑小学始建于1938年,5.12大地震中杂谷脑小学受到了严重损坏,教学实验综合楼1600平方米,主体严重损坏,成为危房不能使用。新学校于2009年4月定址在理县杂谷脑镇老街东北面新建工程历时3个月于2009年9月1日竣工并交付使用。
新的校园,新的教学风貌,不变的是依然洋溢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当记者离开理县杂谷脑小学奔赴另外一个采访点时,耳边又回响起了孩子们稚嫩而歌声,“羌家的山歌云里来,云里来哟,幸福的阳光暖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