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他凭借出众的外语能力受到毛主席的关注;北京申奥期间,他依靠出众的外交能力赢得全世界的喝彩……然而当2015年的日历刚刚翻开,被称为“中国奥运之父”的何振梁先生却和大家永远地告别了。
昨天下午3点50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的关键人物何振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申委代表团今天启程前往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报告》。何老虽然远去,但中国人的奥运梦还在继续。
哀悼 国际奥委会官网撰文 将降半旗三天致哀
何振梁先生去世后,国际奥运会官网撰文表示哀悼,给予何振梁高度评价,并表示国际奥委会将把会旗降半旗三天,为何振梁的辞世致哀。
国际奥委会在哀悼何振梁的公告中称:何先生是把中国带回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关键人物,他坚信体育的力量,长期致力于把奥林匹克价值观引进学校教育。他的努力使中国成功申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中国展示给了世界。
据inside the game 消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他与何振梁在奥林匹克委员会执委会共事的三年中,充分感受到了何先生的人格魅力,他认为何振梁先生是一个充满了艺术和文化底蕴的人。
“何振梁先生是把奥林匹克带给中国的使者,正是他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热情的人民和灿烂的文化。”巴赫说,“他是体育运动社会价值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倡导者,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一位最优秀的大使。对于何振梁先生在担任中国奥申委负责人时展现出的热情与执着,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赞美。”
在谈到何振梁对自己个人的帮助和影响时,巴赫坦言:“我十分珍惜与何先生之间的友谊。他向我展示了真挚的友情,在我刚刚为奥委会工作时给予我宝贵的建议。我会永远记住与何振梁先生之间的点点滴滴并且心怀感恩。”
辉煌 被称“中国奥运之父” 甘愿退到舞台边缘
北京两次申办奥运会,何振梁都是中方投票陈述人,这不光因为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还因为他的好人缘,在担任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期间,他被赞为在国际奥委会内没有敌人的委员。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年轻的何振梁以其娴熟的外语,不仅光荣地担任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的翻译,还受到毛主席的关注。后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的法语翻译,大多由何振梁担任。不仅如此,毛主席还把何振梁介绍给周恩来总理,以至于他有机会多次以翻译的身份随总理出访。
2001年7月13日,担任陈述司仪的何振梁为北京申奥陈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赢得了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由衷的掌声。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庄严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最后归属是“北京”时,整个中国变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其实,熟悉何振梁的人都知道,从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开始,他的身体状况就一直不是很好。早在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时,宣布结果的前一天,因为担心何老的心脏承受不了刺激,夫人悄悄地把一盒药塞到他的兜里,同时还委托另一位委员在现场关照一下何振梁。
由于何振梁为北京成功申奥做出的贡献,他也被称为“中国奥运之父”,不过在他的《申奥日记》中,何振梁如此写道:“ 整天电话不断,大家都来祝贺,称我为申奥功臣。人贵有自知之明。在某个特定的事情上,你会被历史推到主要的位置上。当事情过去,你应该懂得离开这个中心位置,退到舞台的边缘,甚至离开舞台。”
私交 教萨马兰奇说“北京” 与巴赫成为忘年交
何振梁在国际奥委会的人缘非常好,无论是西班牙人萨马兰奇、还是现任主席巴赫都是何老的至交。在萨马兰奇2001年宣布北京夺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说出的“北京”两字,正是何振梁教给他的。
有报道曾经指出,萨马兰奇先生突然造访何老,说他的中文发音不够准确,希望何先生传真经。何振梁当时就意识到,萨马兰奇是在为宣布结果作准备。熟悉多国语言的他立即用萨马兰奇先生的母语西班牙语给“北京”的发音标上字母,并当场给他示范。经过反复练习,萨翁在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投票结果时,“北京”两个字说得字正腔圆。
去年南京青奥会期间,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来北京会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时,特意抽出40分钟前往医院,探望当时正住院的何振梁。巴赫与何老的友谊超过了30年,早在1979年11月26日,当新中国恢复了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时,何振梁出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两年后,巴赫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两人很快就成为忘年交。
有缘的是,何振梁与巴赫年龄相差24岁,生日都是12月29日。何振梁告诉巴赫,按照中国的属相文化,他俩都属蛇,只不过是差了两轮。从上世纪80年代起,每逢12月29日,巴赫与何振梁都会互赠生日礼物。
风波 因袁伟民自传遭质疑 晚年陷入舆论漩涡
何振梁先生为北京申奥做的贡献原本没有任何争议,但随着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2009年出版的一本自传面世,却让何振梁先生成为“两面派”,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之中。
袁伟民在书中近乎于指名道姓地谴责何振梁,不但不是申奥成功的功臣,反而差点造成负面影响。袁伟民在书中表示,此人是所谓的“中国奥运之父”、《五环之路》一书作者,明眼人一看就知是何振梁。
袁伟民指出,中方原本与前奥委会主席罗格达成君子协议,即中国投票支持罗格当选奥委会主席,罗格则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但何振梁最终把票投给了韩国人金云龙,而非罗格。
何振梁随后在接受采访时简单地对此事做出回应,大意是“好人永远不知道坏人有多坏”,“投票都是匿名秘密进行,不存档留证,他怎么知道我投给了谁?”
袁伟民对何振梁的回应没有正面回答,只是一直声称自己出书只为还原历史,并不想挑起事端。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