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国内体育总评 偶像褪色国家抢戏

2014-12-31 08:18 来源:体坛周报

  体坛周报:国内体育总评 偶像褪色国家抢戏

   中国男子4伊100米接力队在亚运会上以打破亚洲纪录、年度世界第四的成绩夺冠,堪称2014年中国体育一大惊喜。

  冬奥、青奥、亚运之年,由冬奥3枚金牌和亚运151枚金牌奠定的2014竞技体育基本格局,被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所颠覆。体育领域后来居上的中国气度,有赖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政治大国的全球定位。

  同时,国务院的一纸红头“意见”又颠覆了中国体育的基本格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同时,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被大力扶持,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意味着体育不再是单纯的精神食粮,不再是具有竞技性的娱乐活动,而是国计民生甚至国运之一部分。这标志着中国体育根本性的价值转向。

  国家层面内外兼修的两记重拳,打出了中国体育的基本走向,打出了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重压之下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明确释放出深化改革的积极信号,尤其将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足球列为“单项体育协会综合体制改革试点”,最具标志意义。

  就单项而论,足球依然是2014最热的话题。而最大的疑问依然是,主要由社会力量主导的职业联赛为什么会成为主要由足协思考的国家队的一个逻辑反题,越红火越衰落。对于张剑们来说,所谓顶层设计就是一场身份的自我剥夺,就是自我的权力的改组和下放。剧痛不可避免,方案考验诚意,足协需要给社会和历史一个交代,否则将面临自身的生存危机。事实上,重在实效的校园足球就是踢开足协闹革命。校园足球饱含着国人对至少三个周期后世界杯的炽热期待。

  事实上,篮球在这一年终于向足球看齐,不仅国家队无缘世界杯,国奥队也已沦为菲律宾的刀下鬼。而论职业联赛之红火,足篮更难分伯仲。

  这一年最伟大的名字,当然是李娜。第三次打进澳网决赛终获冠军,第二次获得四大满贯冠军,第一位获得澳网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而随着李娜的退役,一个由她、姚明和刘翔( 微博官网博客)组成的中国体育偶像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尚存林丹,尚存孙杨,甚至还有刚冒出来的小将宁泽涛,但总体而言已不成气候。偶像不仅是“赛出好成绩”和长相出众那么简单,还包括个性特征、着装品位、文化修养等等。在道德层面,偶像未必是完美的,但遵守基本的社会和商业伦理则是题中之义。

  在偶像效应的另一极,是以团队名义出现的无名英雄。他们以重写世界地图式的方式定义中国。中国国际象棋男队,夺得第41届国象奥赛冠军,打破欧美近百年的垄断;中国花样游泳队,在第13届花游世界杯上击败霸主日本夺冠,这是中国花游集体项目的第一次;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亚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夺冠,年度排名世界第四;中国男子射箭队获亚运会男团冠军,攻破韩国堡垒。团队不仅是个人项目的根基,也是国家体育实力的根本象征。

  当然,这一年,一飞冲天的个人样本也星光熠熠。张虹索契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摘金,这是中国冬奥会历史上首枚速度滑冰金牌;赵庆刚仁川亚运会男子标枪投出89米15,打破亚洲纪录的同时,也超过了伦敦奥运会和去年田径世锦赛冠军的成绩;李金哲男子跳远打破尘封17年的全国纪录,成绩排年度世界第三。而草根出身的陈盆滨在称雄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跑遍七大洲的同时,也以江湖之卑微消解了庙堂之高峻。

  我们不妨把两个教练的代表,郎平和李琰,当作两个理想主义者勇闯中年危机的故事。可以被困难突袭,但完成任务的承诺不会变。

  在全民健身方面,更加汹涌的马拉松大潮出现了令人瞠目的现象,报名摇号未中者,甚至到体育管理部门“上访”。据统计,国内虽然有50个左右的马拉松赛事,但全程完赛者总共仅六万人左右。而2014年出现的四例猝死事件,也给赛事组织者和跑者敲响了警钟。

责编:王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