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励勤支持上海办奥运 师旭平:申奥利大于弊

2014-01-22 18:33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建言“上海申奥”者汪小澍

  日前,在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汪小澍作了《提升上海对外交流影响力若干建议》的交流发言。发言中他建言申城应考虑申办2028年奥运会,一纸提案已经引发热议。

  “纽约、巴黎、伦敦和东京这四个国际顶尖大都市在2012年、2016年和2020年三个奥运周期中先后登场亮相,不遗余力地争取。”汪小澍在发言时说道,“如果上海提出申办2028年夏季奥运会,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汪小澍认为,上海若能成功申办,也要再过15年才正式运行,而对于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来说,发展可谓日新月异,15年后大规模城市基础建设应该早已十分完善,其城市功能和设施对于举办一届奥运会来说完全没有问题。另外,现在开始申奥,上海的世博精神尚未淡化,趁热打铁可谓事半功倍。

  汪小澍的这一观点,曾在2011年上海世游赛上,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佐证。当时,罗格如此盛赞世游赛的组织情况:“上海完全具备承办奥运会的能力。”

  办奥运会必须与国际接轨

  王佩军(作者曾担任区体育局局长,是一位关心体育事业发展的热心市民)

  申办奥运会之所以是现代国际社会的一种潮流,是因为它对国际城市发展大局,对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一点意义,世界上也不会有这么多国际大都市都要申办。所以,我认为上海申办2028年奥运会有其合理性。

  要申办2028年奥运会,首先必须改变申办的理念与方式,特别是在筹办方式上要与国际接轨。要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来参与,而不应仅仅是政府单独来办。要通过举办奥运会,开创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模式。

  其次,应该立足上海发展的大趋势,办一场具有上海特点的奥运会。从体育的自身发展来说,上海举办奥运会必须要与上海体育发展思路、趋势相结合。上海通过申办奥运会,成为一座“奥运城市”,要和“世博城市”形成城市精神文化的连接,这也意味着将申办的主题要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上加以继承,比如说“体育让人更幸福”等能够体现上海举办国际化大活动是具有历史连贯性的。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上海的城市文化底蕴,进一步提高市民的体质,将使中国的体育与世界全面接轨。

  再次,在上海申办奥运会,还应该把中国体育带到一个新高度,适时地搞一个非奥运项目的民间运动盛会。上海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城市,尤其应该将体育和文化名片做实做大,变得更有创意。如果能够借助上海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尽力把武术在成功申办的基础上变成奥运项目的话,那将圆中国武术发展提升的一个梦。

  最后,把奥运会留给后人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职责,未来的上海也需要一场奥运会,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种使命。2028年正好处在2021年与2049年之间,也就是处在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之间。那时中国已经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初步现代化,在这个时候如果上海成功申办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将会通过上海这个窗口,让整个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感受中国梦内涵的不断丰富!

  支持举办家门口的盛会——奥运冠军王励勤

  作为体育工作者,我支持上海申办2028年的夏季奥运会,特别是家门口的盛会感觉一定会更加与众不同。

  首先从运动员角度来说,在国内参加奥运会感觉会大不相同。我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到最后参与的过程,从中感受到全国人民的热情。奥运会作为世界最高水平比赛,对城市的影响力是其他大型活动很难比拟的,对运动员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其次我认为上海也有能力办好一届奥运会。上海已成功举办世博会并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同时上海也成功举办过很多大型赛事。此外,空气、交通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现在就必须开始去改变的。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空气质量是几个月来最好的,因为作为申办城市是要符合绿色环保概念的。

  上海已经吸引世界 不必再搞大型赛事——上大社会学系教授顾骏

  上海的国际影响力是需要的,但在我看来并不一定就要通过申办奥运会的方式来让世界知道上海。搞不搞奥运会与上海的国际影响力有多大关系?是不是不搞奥运会全世界就不认识上海了?当年北京搞奥运会是圆了中国人的一个奥运梦想。而今天对于中国来说,申办奥运会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有些东西是雪中送炭,有些只是锦上添花。

  中国体育是不是已经走上了一条转型的道路?伦敦奥运会上,国民对于拿不拿金牌已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地位正在弱化,现在讲究的是群众体育,是健身强体与城市休闲生活。奥运会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中国形象化的奥运地位已经在下降。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争抢一次奥运会。上海为了办奥运会又要进行一次大动员,尽管这个大动员目前还看不见。但从上海城市的发展规模来说,人口拥挤这一问题与城市功能太复杂有关。因为功能越复杂,来的人就越多,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会派生出很大需求,造就了大量人口向上海的积聚。上海本身就已经为人口集聚而头痛不已,我们有必要在原有的城市功能还没完善之前,继续增加其他功能吗?

  其次,上海办奥运会对经济转型有什么帮助?对改善民生有什么帮助?对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管理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没想明白,就别谈空的国际影响力!巴黎是世界文化之都,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伦敦虽然办奥运但办得很节俭,这些上海都能去学吗?我认为与其办一场奥运会,还不如做更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再谈谈未来的情况。2028年距今是14年之后,目前上海最大年龄群体50后到那时就要进入80岁了,60后进入70岁,70后进入60岁,上海就要从老龄化社会变成高龄化社会了。到时候养老费用将会成为一笔很大的开销,那时再办一场奥运会这笔经济账是否能够算得过来呢?

  所以综上所述,上海应该靠核心技术、靠品牌来提升城市的实力。用申奥的方式来吸引世界影响力是可以理解的,而上海现在已经能够吸引世界了,所以可以从搞大型赛事的轨道上转变过来了。

责编:李宜馨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