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骅是一位24岁的上海小伙。
自他与F1扯上关系,意味着他红起来的速度也“快”了。约他做访问,被告知需要写一份英文邮件给他签约的英国经纪公司申请,一切看起来都很国际化,一如申请F1上海站的采访证件。
他就要做“F1中国第一人”了吗?或许真的快了。
在我们失去了NBA的姚明、乒乓界的王励勤和前途未定的刘翔之后,马青骅作为一位马上国际化的上海男人,变得“弥足珍贵”起来
见到马青骅,是在“十一”长假前的一个下午,他刚刚结束F1新加坡站的比赛回到上海。或许因为知道有采访,他穿了件车队T恤,印着车队和赞助商的LOGO。他看起来比电视上小了一号,脸很小,是上海男生的那种秀气,但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十分显眼。他不太爱笑,说话不快,但很有条理,记者提一个问题,他可以自己边想边说上一大段。
人生变化?
学会在最短时间内倒时差
《申》报:你名字中“两个马”,难道是为了做车手故意取的?
马青骅:没有,是我爷爷起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结果因为名字里有两个马,现在“马力”特别大。
《申》报:现在生活与半年以前,应该变化巨大吧?
马青骅:我自己的变化其实不大,还是每天训练,有比赛就出门。最大的不同是现在日程很紧,要比赛要训练要试车,还要兼顾采访和活动,老是飞来飞去的,让训练没办法很规律。所以我第一个学会的就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倒时差!而且现在的训练强度跟以前也完全不一样。F1车手体能非常重要,我现在在一个储备的阶段,加入车队前没有接受过专业F1车手的训练,比赛等级也不如现在的高,各方面强度肯定没现在的大。
《申》报:说说现在的训练强度?
马青骅:每天8点起床,上午做准备活动,下午会有强度较大的训练,包括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和局部性的针对训练,有时候两三个小时,有时候四五个小时,不训练的时候还要研究赛车的性能,制定训练比赛的计划。
《申》报:从5月份知道自己可以进入F1开始,经历了几个“第一次”?
马青骅:今年的发展对我来说真的非常快,很难想象从5月加入车队到现在,我已经完成了两次周五试车。所以现在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每一件事情都又新鲜,又很有挑战性,每件事都让我印象深刻。所以我现在一直在学习,如何享受这种挑战。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