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目前已运行一个多月。在此《条例》推动之下,在大力倡导和呼吁之下,您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是否有所改变?
就拿身边例子来说,在平时出行乘坐公交地铁时,您是否留意过那些特殊的座位,是否为需要帮助的人让过座呢?
郑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希望每一名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也希望省会郑州的窗口单位如公交公司等也从细节抓起,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精神,更好地服务乘客,引领省会城市文明建设。
郑州公交晒文明建设答卷
9日上午9时许,郑州紫荆山立交东侧引桥下115路公交厂区(省人民会堂南侧),郑州公交总公司在此举行《条例》推进会及宣传服务活动。
现场,来自郑州公交系统的志愿者们利用发放宣传页、宣传册以及展板的形式,向郑州市民宣传礼让斑马线、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等文明出行行为。
据了解,作为城市窗口单位,郑州公交在引领城市文明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自《条例》实施以来,郑州公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贯彻《条例》行动,共发放《条例》宣传册1万余册,开展基层宣传600余次,参与专题培训职工1万余人,在1200座公交候车亭、300座公交站牌、700台公交车载LED屏发布宣传《条例》的公益广告;组织公交志愿者利用党员活动日、排队乘车日、周末等节点到公交站点、社区、福利院、学校等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向市民宣传解读《条例》内容,引导排队乘车。
此外,郑州公交围绕文明素养提升,相继开展了星级车长、星级线路、精品线路、品牌车组评比,礼让斑马线、服务品质提升等创建活动,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引导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做文明风尚的引领者。
作为窗口行业,郑州公交在城市文明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
会上,公交车长代表庄严承诺:带头开文明车,做文明人,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礼让斑马线;保持车辆干净整洁;服务中做到仪表、语言、行车文明,以优质服务引领文明新风;尊老爱幼,用行动体现关怀,用真情照顾需要帮助的乘客,促进车厢和谐。
身边的不文明现象是否改观?
郑州的公交车上都设有“老弱病残专座”,专门留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乘客,但此前,却有健康乘客占据特殊爱心座椅,不积极主动为抱小孩乘客让位的不文明现象。而作为公交车长,在出现这一情况后却也无动于衷,不仅没有口头提醒,也没有及时播放语音提醒。
对于之前公交窗口存在的此类不文明现象,郑州公交总公司安全服务督察处处长安丽君说,他们已经严厉整改,今后还会加强这方面的整改,督促提升。同时也会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和措施,呼吁并倡导市民乘客文明乘车,遵守乘车规则,提升自身素质。
同样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郑州地铁,8月9日,记者观察发现,地铁站内,有的站台设有排队小脚丫,倡导引领乘客乘地铁时先下后上,依次排队上车。但即便有这些黄色的明显标识,在上下车当中,仍有一些乘客不排队、挤着上车的不文明现象。
此外,前几天,还出现有乘客在地铁车厢人少时,脱鞋伸腿,一人占两座的不文明现象。
地铁车厢内每一排座椅靠头的位置,均设有黄色的爱心座椅,但也有看到特殊人群不积极主动让座的情况。地铁车厢还设有黄色的供残疾人士依靠或抓取的扶手,但这些细节,在记者随机采访中发现很少乘客会主动留意。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目前郑州各行业尤其是一些窗口单位,还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作为城市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的市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链|接|
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
郑州市文明办副主任姬月莲说,希望郑州公交职工做《条例》贯彻落实的先行者;希望郑州公交建立健全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让更多的郑州公交人引导广大群众知差距、明是非、重细节、强素质,以行业新风引领社会文明;希望郑州公交科学运用公交媒体、媒介,开展广覆盖、立体式、常态化宣传,增强市民的文明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推动实现全民知晓、全民践行、全民监督。
姬月莲说,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贯彻落实《条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每位市民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因此,也希望广大市民能从现在做起,从自我文明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努力把全国文明城市这张靓丽名片擦得越来越亮。(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宁田甜文图)
7月27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河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法规保障。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决定(草案)》。国家统计局执法监督局局长徐晓海介绍,根据《统计法》,参与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对统计调查对象拒报、迟报、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的,特别是情节严重者,可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计划,城管部门将围绕重点路段、重点部位,特别是车站、机场、商场、市场、学校、医院等人流量密集区域进行巡查整治。记者从郑州市交警部门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周日,交警部门在市区多个点位组织了专门的执法活动。
昨日下午,郑州市召开文明委全体会议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联席会议,传达省文明委有关会议精神,研究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部署《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贯彻实施工作。郑州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市文明委第一副主任靳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俊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法建强,副市长黄卿及省直文明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郑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郑州市交警部门下一步仍将继续加强对“非机动车、行人违法”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整治力度。郑州市交警支队上述人士说,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整治,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条例规定,限制种植易产生飞絮的林木、花草,并实行城市绿化永久保护绿地制度,永久保护绿地确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
省政府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和省辖市饮用水水源地的评估及监督考核,省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对辖区内县(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的评估及监督考核,县(市、区)政府负责对辖区内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的评估及监督考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遵守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广受关注的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终于有了结果。条例首次明确,我省将启动集中供热分户计量,根据市民所用热量收费。业内人士告诉大河报记者,集中供热按照热量收费有利于降低消耗、推进节能、减少污染。
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快递员是否可以拒绝送货上门”“快件丢失后如何索赔”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昨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贯彻实施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新修订的《河南省节约能源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六章四十八条,主要规定了条例的适用范围、节能管理和服务、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和激励措施、法律责任等。
3月3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听取并审议了《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驾驶非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人行横道时,未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的,处以50元罚款;等待交通信号指示时,越过停止线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元罚款。
近日,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寄件人隐私保护、快件丢失后如何索赔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扬尘污染防治方面,《条例》明确建设单位应当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具体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备案。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这是十九大后中共发布的首部“条例”,也是党务公开领域的首部基础主干法规。党务公开的主体分为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此外还包括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以及党的工作机关、党委派出机关、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党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