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方化祎刘红涛
盛夏时节,中原大地再次传来夏粮丰收的佳讯: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7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夏粮总产量722.74亿斤,继续居全国之冠,仍处于历史高位,属收成较好年份。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回顾整个夏粮生产,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表示,面对频发多发的自然灾害,我省夏粮生产立足抗灾抓生产保丰收,积极推广优质专用小麦,多灾之年夏粮取得较好收成,既稳固了“中国粮仓”,又实现提质增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描绘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更高效:12天收完8600多万亩小麦
以前麦收有五忙,割拉碾晒藏。提起今年麦收,新蔡县李桥回族镇狮子口村村支书李新瑞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快!“过去收麦怎么也得10多天,今年不到4天全村的麦子就都收完了。”
与往年轨迹一样,中原大地从南到北“机收会战”依次展开。与以往相比,今年有更多的收割机在麦田飞奔。
中原大地麦收忙,但闻轰鸣难见人。今年麦收从5月28日开镰,到6月8日基本结束,全省8600多万亩小麦,仅用12天就全部收获完毕,创造了麦收历史最快的纪录。特别是6月1日至4日的麦收高峰期,4天就收获了全省近一半面积的小麦,2日至4日连续3天日收割面积超千万亩。
“麦收进度快、效率高,离不开现代农机。”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介绍,我省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型高效、大喂入量收割机保有量持续增加,机收效率和作业质量明显提高。“麦收期间,全省收割机投入总量18万多台,参加跨区作业的大喂入量收割机占比七成以上。”
不仅仅在广阔的平原,近年来我省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轮式收割机、履带式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等现代农机高效衔接,前收小麦后播玉米,让传统夏收夏种夏管模式提速降挡为“两夏”。一场由新型经营主体“主演”的“麦收大片”,正在悄然开启农耕方式转变新篇章。
更优质:围绕优质小麦提质增效
老百姓有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朴实的语言道出了粮食的重要性。小麦是重要口粮之一,我省夏粮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
夯实粮食之基,方能筑牢百业之根。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四优四化”持续发力,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立足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动优质专用小麦持续健康发展,产粮大省闯出了发展优质小麦新路径。
麦收期间,长垣县豫长种植合作社的苗寨镇黄河滩区基地,4000多亩麦田一望无际。合作社理事长祝山记说,包括该基地在内,合作社承包的9000多亩地全部种的是优质小麦“新麦26”,实现了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质小麦不愁卖,比普通小麦每斤价格高1毛5,这边收完直接送到收购企业,当天过磅当天结账。”
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优质小麦正成为我省夏粮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亮点。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40万亩,较上年增加40%,通过多种渠道产销衔接,订单率达到88.2%,实现了优质专用小麦价值最大化。
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军介绍,全省840万亩优质小麦中,一千亩以上单品种片区达1769个,面积756万亩,占全省的90%。“新麦26”“郑麦366”“西农979”“扬麦15”等6个主导品种种植面积679万亩,占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的80.8%。“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将成为我省优质小麦发展方向。”
更绿色:万顷田畴唱响绿色发展曲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
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从备耕培训,到春耕生产,再到春季田间管理,绿色农业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无人机作业、物联网监测、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绿色生产逐渐成为我省夏粮生产中亮丽的底色。
张甲庚是唐河县禾健植保合作社负责人,今年对农药使用“减量化”深有体会:“现在无人植保机一亩地只需500毫升农药,比人工打药农药利用率提高25%~30%,用的全是低毒高效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效果非常明显。”中科院在河南实施STS项目,封丘县黄陵镇庄呼村农民赵振强家的5亩多小麦,在去年秋播期间因阴雨天气造成晚播,春季又遇倒春寒等不利影响下,通过测土配方减少化肥增施有机肥,亩产没有降低反而增加100多斤。
减量控害、减肥增效,绿色发展正在逐渐引领小麦生产方式,成为粮食生产的新动力。目前,我省已建立多层级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核心面积66.5万亩,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效果达9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增产率15%以上,辐射带动了全省小麦病虫害防治。
河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院长赵鹏说,尽管我国农业在过去的2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粮食生产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带来了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耕地退化等问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走出绿色生产的道路,实现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年,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发展。”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朱攀峰认为,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我省不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农业大省在迈向现代农牧业强省的征途上步履铿锵。
7月17日,记者从郑州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外贸增速由负转正,进出口总值达2128.5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2.1%。上半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658.7亿元,增长18.5%,占同期我省外贸总值的30.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63.3亿元,下降4%,占59.4%;国有企业进出口205.8亿元,下降2.6%,占9.7%。
7月11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进一步维护全省道路客运市场秩序,我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客运市场打非治违异地联合执法行动。根据安排,在豫北6市联合执法的基础上,我省将逐步将专项行动向全省铺开,形成异地联合执法的常态化、制度化。
昨日,河南省社会治理方面的系统研究报告——《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发布,《报告》表明,河南省社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社会矛盾化解平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显著改善。
昨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上半年,我省下发生活补助资金近70亿元,救助保障了1000多万困难群众。据介绍,2018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级共下达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69.89亿元,救助保障了1000多万困难群众。
“有了电子汇总征税保函,原本要十多天走完的通关流程,变成秒通关。当天,由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开出的首张电子汇总征税保函,标志着我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开跑”。
7月6日,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商务部日前下发《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统计工作的通知》,公布调整后2018年全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统计范围,全国共113家园区入围。
从近日举行的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贯彻实施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7月1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在我省正式实施。测算结果显示,基金省级调剂制度能够较好地均衡地区间养老保险负担。
2017年河南启动净土行动,开展土壤质量状况详查,加快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加强治理与修复,给中原父老一方净土。截至今年6月3日,全省农用地详查共采集土壤样品21751件,占设计土壤样品数的92.75%;制备土壤样品18314件,占需制备土壤样品数的93.10%。
针对城市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我省正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促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同时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推动工业节水。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最北端,而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也达到全年中的最长。这之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也渐渐缩短。
治霾,须从源头抓起。我省坚持精准治理,从源头上遏制大气污染问题,自2016年开始重点实施控尘、控煤、控排、控车、控油、控烧“六控”。
(记者 赵柳影) 11日,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我省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并经省政府同意,提出贯彻意见。目前居民与非居民门站价差低于每立方米0.35的市县,今年一次理顺到位;高于每立方米0.35元的市县,今年按每立方米0.35元理顺,2019年6月10日全部理顺到位。
6月10日,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端午小长假出行攻略,河南境内有哪些高速公路免费、哪些节点易堵,记者进行了梳理。豫C牌照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且安装有中原通ETC设备的,行驶洛阳绕城高速公路实行免费通行。
凉爽天气伴随着周末结束了,本周“热力”将持续升级。本周主要天气过程,周二(12日),西部、北部晴天到多云,傍晚到夜里局部有短时阵雨、雷阵雨;其他地区晴天间多云。
截至2018年2月,我省累计扣缴空气和水环境生态补偿金近2.6亿元,奖励近2.1亿元,调动了市县政府加大污染防治的积极性。据统计,一季度全省环保税应纳3.74亿元,依法减免1.18亿元,实际征收2.56亿元,少排污少缴税激励效应初步显现,企业节能减排动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