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谈营商环境
以博鳌论坛主旨演讲为标志,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大幕,进入了一个更高质量开放的新时代,而这其中,营商环境成了关键决定性要素之一。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说,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新一轮开放中,如何真正把营商环境改善做到实处呢?
为此,老杨将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营商环境的观点整理成了10条,供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的营商环境培育及招商引资工作有所启发。
◎ 本文来源杨建国(ID:yangjianguonm)
1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要求,始终把企业、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为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有力支撑。
2
使数据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优化营商环境,要认真倾听服务对象的感受和诉求,在单项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整体全面优化,让市场主体有更大获得感。
要大力推动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使数据成为科学决策、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
3
政府要习惯多让用户找找茬,提意见
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打响独具特色的上海品牌,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着力构筑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在当今世界发展洪流中勇立潮头。
我希望浦东在这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中之重是找到企业、用户、市场主体,去问他们的感受。
政府要习惯多让用户找找茬,提意见。用户才是上帝、他们最有体验感、最有发言权。
4
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增强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总的目标,就是要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成为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感觉,把这“三化”做强了,就是上海营商环境最吸引人的地方。
5
打造上海营商环境不可替代的新标识
当前营商环境培育,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已有强项要更强更优。上海政策公开透明、办事规范,法治环境总体水平较好。要看到自身优势,继续努力;更要提升标杆,不断追求卓越,把长板拉得更长;
二是短板弱项要提升补齐。要对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短板做一次全面梳理,尤其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实施革命性流程再造,排出补短板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补齐补好;
三是特色亮点要打响品牌。要围绕效率优先、创新优先等进行积极探索,打造上海营商环境不可替代的新亮点、新标识,真正使特色更特、亮点更亮,形成强大的“引力场”,不断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6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切实增强紧迫感提升城市软实力。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才能赢得新优势、掌握主动权。
要切实增强紧迫感,着眼于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抓铁有痕抓落实让企业有获得感。要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举措的落实,让企业有更大获得感。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让市场主体、服务对象提出意见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帮助我们改进不足,提高效率。
7
该放的权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
该放的权要放得更彻底、更到位,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
该管的要管得更科学、更到位、更高效,以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事前审批为特例;
服务要更精准、更贴心,政府公务员要强化服务意识,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8
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政府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要强化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加快推进网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用公务员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
9
打造营商环境需要各部门主动跨前
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全市所有部门的事,各单位需要主动跨前,不能满足于底线要求,不能等着别人来沟通。
要把政府部门纵向、横向的数据共享,视作检验协同的试金石。
上海一定要做到数据共享,我们不缺技术,不缺思路,现在缺的就是下决心整合。
10
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基础和重要保障
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政法部门要找准定位,把制度创新作为主攻方向,着力降低执法司法制度性成本。
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及时跟进法律服务手段,积极营造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市场主体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4月13日下午,河南省在外交部南楼举行河南省全球推介活动,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发表致辞。“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真实反映了河南产业提质转型发展的过程,反映出河南的外贸经济交易方式的迭代升级。
杜中兵将所有的“现代”,落脚在了“初心”上。就像他在现场做出的一个比喻:要像艺术家一样,用巴奴来完成人的表达。
在“一带一路”倡议从快速成长迈向深度系统的新阶段的过程中,也涌现出来了一些共性的难题:包括部分省市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和布局趋同,产业支撑缺乏差异,有同质化竞争的倾向等等。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如何总结、梳理过去改革开放的经验,确定下一步开放的方向,成了大家瞩目的中心。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脱贫自然也是本次两会关注的核心主题之一。
从领先中西部布局的广东、江浙,到2017年的河南,再到上周刚刚“刷屏”的山东,以及可预见的更多地方的效仿和跟进,历经2017年的少数、局部“尝鲜”后,越来越多的地方意识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紧迫性,以及当前高质量窗口期的重要性。
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先行军,同时也是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成为了各个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衡量标准。事实上,河南省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在2017年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1月23日,由农业部和扶贫办指导、人民日报、新浪和微博县域 联合主办的"金梧桐"县域论坛上,老杨会客厅举行了特别专场:县域品牌培育圆桌对话。
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一直是过去几年平顶山发展的主题。而随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旅程”开启,平顶山转型发展的主线也更加明确。
结合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下招商引资工作开展,需要注意“新时代”以下几个特点。
可以说,对于县域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县域经济,当下这个阶段,正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关期。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上,县域经济该如何做好提质发展?
2015年“首创”的中国创客领袖大会,来到第三届,天明双创生态圈也已满三年。笔者看来,某种程度上,这代表着对三岁的中国创客领袖大会,走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新节点上。前面说的是中国创客领袖大会,谈的是三年节点,对于平台和载体的意义所在。
作为鄢陵产业发展顾问,老杨参加了博览会的招商推介环节,助力鄢陵广结四海“康养+”良缘,并做了题为《康养产业风口期下的鄢陵机遇》的主旨演讲。
这两天,笔者应邀参加了由人民网山东频道和淄博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淄博陶瓷·当代国窑”融媒体山东行活动,收获颇丰。
主持人杨建国和两位嘉宾梅绍华、陈泽峰一起,为县域招商,创造了一个“绿色招商”样本,把绿色发展与精准招商无缝对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