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凤虎
3月2日,元宵佳节。郑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案件侦办大队会议室里,郑州市管城区的吴先生终于见到了失散24年的亲生儿子,父子二人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事情还要从24年前说起。1994年,吴先生带着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吴峰(化名)来到郑州,租住在管城区一小区内,以卖菜为生。
1994年5月25日,5岁的儿子在家门口玩耍,吴先生出来叫儿子吃饭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人。万分焦急的吴先生报了警,多方查找却一直未发现吴峰的下落。24年来,负责此案的民警们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随着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技术的不断发展,DNA等技术手段在打拐查找失踪人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尽快寻找到吴峰,2016年11月,商城路分局案件侦办大队民警再次采集了吴先生和妻子的生物检材信息,并录入警方的打拐系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2月初,郑州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局打拐办反馈一条信息:一名周姓男子与失踪多年的吴峰比对结果接近,但仍需进一步确认。获知这一线索后,商城路分局案件侦办大队大队长刘成晓立即安排民警负责落实。为确保百分之百准确,民警又找到身居外地的周某采集检材信息,并第一时间录入系统送检比对。2月23日,比对结论确定周某就是吴先生失散24年的儿子吴峰。
吴峰紧紧拉着父亲的手说:“爸,我会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您。”“儿子,我盼望这一天盼了24年!”吴先生哽咽着说。
看到父子俩的灿烂笑容,商城路分局民警们的内心格外欣慰。“惟愿天下再无拐,骨肉之亲不离分,这是我们警察的职责与使命。”刘成晓说。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