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新昌
核心提示|“国际郑”的国际化靠郑东新区来引领,郑东新区以国际化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为引领。随着金融业等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缺乏国际化教育资源成为郑东新区“国际化”道路上的“短板”。昨日,大河报从郑东新区2018年度工作会议获悉,清华附中郑东学校今年开建,上海师大附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省实验中学等项目稳步推进,此举将有助于补齐教育国际化“短板”。此外,会议还透露新建42所学校,吸引4万名大学生落户等具体民生实事。
郑东新区
全市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2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2亿元
●辖区企业全年利用资本市场融资230亿元
名校项目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郑东
学校
●郑东新区西亚斯外籍人
员子女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附中
●河南省实验中学
成绩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领跑全市
会议透露,2017年,郑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2亿元,同比增长13.2%,规模居全市第一;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14.3%,规模居全市第一。
透过数据看发展。2017年,郑东新区金融业和大数据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相继谋划引进了龙湖金融岛外环建筑群等18个投资50亿元以上、总投资突破2400亿元的金融、总部、商业综合体、教育、科研、涉外平台等引领性项目,激发了转型升级新动能。高标准完成金融岛、龙子湖等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招标。持续推动“引金入豫”,新引进金融机构24家,核心区持牌机构达到312家。辖区企业全年利用资本市场融资230亿元,位居全市第一。抢抓智慧岛被确定为全省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重大机遇,吸引以华为、浪潮为代表的60余家龙头企业落地。全年新增大数据及科技信息类企业638家,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郑东新区党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郑东新区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亮点:总部经济和商务服务业快速集聚;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持续加强;民生事业加快改善。
分析
一系列名校项目补齐教育国际化“短板”
大河报记者获悉,2018年,郑东新区将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总目标和“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突出项目带动、项目化推进,坚持以两个转型升级为主线,以18个引领性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导区、示范区、核心区。主要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大河报记者发现,郑东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不遗余力。今年2月初,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郑东学校正式落户郑东新区。该项目今年开建,项目选址在郑东新区区位条件最好、生态环境最优、产业定位最高的龙湖区域北岸,属于中国(河南)自贸区规划范围,与郑州城市地标龙湖金融岛隔湖相望。学校占地面积约307.41亩,地上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4.7万平米。分为小学初中教学区、高中教学区、体育生活行政区三个区域,共设置132个班,其中幼儿园24个班、480个学前生,小学部36个班、1620个小学生,初级中学部36个班、1800个初中生,高中部36个班、1800个高中生,配备教职工444人。此外,“郑东新区2018重点工作”中有“推动上海师范大学附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省实验中学尽快落地”的表述。
郑东新区西亚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已于去年9月签约,此举标志着河南首家外籍子女学校正式进入筹备运营阶段。据悉,郑东新区西亚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河南省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学校由郑东新区管委会投资兴建,委托西亚斯集团管理,位于朝阳路与龙腾一街交叉口西北角,计划投资3.8亿元,设计规模高中12个班,初中12个班,小学24个班,幼儿园12个班,容纳学生1200人左右。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师团队,配备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
此外,在人才引进方面,郑东新区编制高层次人才引进规划,上半年走进清华大学等全国一流高校开展人才引进专题推介,力争全年引进院士2名,高层次人才团队2~3个。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骨干人才150名、高技能人才1000名、实用人才2万名,吸引4万名以上青年大学生落户。完善“智汇郑州”人才新政政策配套,争取5年内落户人才20万名以上。
2017年,郑东新区砥砺前行,交出优秀“成绩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2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5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2亿元,同比增长14.3%。
郑东新区通过平台公司与国内一流企业股权合作的方式,谋划引进总投资1753亿元,计划融资820亿元的11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现场达成融资意向超300亿元,11个项目中,包含上述生活愿望的项目,这些项目预计2020年建成。
启迪郑东科技城将依托于郑东新区地方资源聚集能力,并结合清华科技产业资源优势,引入全方位创新孵化集群、科技创新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科技资源。项目计划引入的重点项目包括未来数字城市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VR/AR技术研发中心、河南机器人产业集团项目等。
2月6日上午,郑东新区召开重大项目发布暨银企对接会,郑东新区通过平台公司与国内一流企业股权合作的方式,谋划引进总投资1753亿元,计划融资820亿元的11个项目进行集中签约。
2月1日,郑东新区心怡路与祥盛街交叉口,绿地原盛国际办公楼外保温材料起火,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事发后,网络流传有多个版本的火灾原因,外墙保温材料是否达标,以及非官方的救援消息等。
本次开工的项目位于龙湖金融岛、龙子湖智慧岛、高铁站西广场、白沙园区等四个区域。
2018年1月22日,郑东新区白沙镇白沙村首套房回迁仪式在白沙村首套安置房配套幼儿园的中心广场内举行。
昨日上午,德勤中国与郑东新区管委会举行签约仪式,签约内容包括德勤中国入驻郑东新区等。德勤华北区副主管合伙人、税务及商务咨询领导合伙人朱桉,郑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牛瑞华等参加签约仪式。
PM2.5排名第一并且被通报表扬的辖区为管城区(2次)、惠济区(3次),PM2.5排名倒数第一并且被黄牌警告的辖区为经开区(2次)、郑东新区(3次)。PM2.5排名第一并且被通报表扬的辖区为荥阳市(1次)、新郑市(1次)、上街区(3次),PM2.5排名倒数第一并且被黄牌警告的辖区为新郑市(1次)、新密市(2次)、中牟县(1次)、航空港区(1次)。
郑东新区近年来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这样一站式的场所正和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发生联系。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认为,“郑东新区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1月1日下午,河南绿色中原环境保护协会公布了4组定点空气实景图,看图了解空气质量。据了解,“郑州空气一目了然”是从2015年1月启动的一个大气质量观察项目,通过每天固定地点的天空拍摄,全面直观地反映郑州市全年的空气质量状况。
日前,全省首个楼宇经济大数据平台——郑州市郑东新区楼宇经济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力争在2018年打造特色楼宇28栋、培育税收超亿元楼宇32栋,持续推动郑东新区楼宇经济提档升级,为郑东新区构筑结构合理、引领未来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载体。
周五早上,跟老伴儿做好交接班,李伟敬准时出现在郑东新区体育公园便民服务中心。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随迁老人”的增多,目前的社区配套服务已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郑东新区智慧岛正在努力为投资者打造优越、和谐、宽松的营商宜业环境,引领推动全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近年来,郑州市在便民服务领域的实践,既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又结合地方实际有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