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总平面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高陵陵园出土的瓦当 任潇聂凡摄影
高陵陵园发掘区航拍 任潇聂凡摄影
□记者李岩实习生李奕青
核心提示|作为东汉晚期唯一一个正被完整揭秘的高等级陵园,安阳曹操高陵陵园考古发掘的一举一动,历来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月24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该陵园的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其中高陵墓葬区原有上千平方米庞大地上建筑群、地上建筑群疑似被有计划拆除、陵园内仍存有高等级大墓等诸多新发现、新论断,颠覆、刷新了学界和坊间的认知。
针对相关热点,大河报记者昨日专访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曹操高陵陵园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周立刚博士,为您一一揭秘。
考古发现
热点1
比高陵早的那处墓葬为啥被回填废弃了?
A发掘情况
考古人员发现,高陵陵园此前发现了两处墓葬,其中较大墓葬为主体(M2),以北数十米远处为较小墓葬(M1)。
其中,M2的周围平行环绕了内外两圈夯土基槽,其中东、南、北三面保存完好,西面被取土坑破坏无存。根据内外基槽的形状、结构及填土特征判断,内圈基槽应为陵园垣墙基槽,外围基槽应为垣墙外壕沟。
B专家解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曹操高陵陵园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该发布文章的作者周立刚博士昨日接受大河报记者专访时解释说,通过发掘,曹操高陵陵园的主要结构首次得以明晰,那就是内墙外壕结构。
据他分析,高陵陵园整体规模不大,与洛阳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相比明显较小,说明陵园在当时显然不是按照帝王的规格修建,但目前已发现并认定的东汉诸侯王墓葬中,都未发现陵园遗迹。相比之下,高陵就比较特殊。
周立刚还说,通过发掘,他们还确认了M2即高陵陵墓位于陵园中心位置,排除其北侧不远处的另一处较大墓葬M1与M2的同时性。
据他介绍,M2墓道中心大体处于陵园南北中部位置,说明陵园是以M2为中心修建的。确认陵园北墙西端打破M1墓坑北边,说明M1的年代要早于陵园整体。M1墓葬内,后室自上而下全部为夯土填实,没有真正的墓室,也没有发现葬具和墓主人的遗骸,加上两处墓室的早晚关系,可能表明修建陵园之前M1被有意进行了清理回填,被废弃。
至于M1被回填、废弃的原因,周立刚表示,仍需要进一步考古发掘研究,目前还难以定论。
考古发现
热点2
曹操交代要薄葬高陵却曾经有上千平方米的地上建筑群曹丕为啥不听父亲的话?
A发掘情况
发掘显示,M2大墓内外基槽东门南北侧各有一列9个方形柱础自西向东延伸。从布局和尺寸看,这些柱础不属于东部建筑的柱网,而是将建筑分成南北两区,且两列柱础向东延伸形成一条通道。这一通道位于墓前地面上,与墓道位置相对应,根据上述特征判断此处应为高陵神道。
其中,外围基槽以东分布有建筑遗迹,仅存方形夯土柱础构成的柱网,被神道分为南北两区。
在M2与内圈南部基槽之间有另一组建筑。根据柱础的平面分布特征看,建筑由自东向西四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由14个方形柱础组成东西向长方形结构,以及由14个大的方形柱础和6个小的方形或圆形柱础组成东西向长方形建筑。
陵园东部及南部建筑均只存柱础,柱础内填土有明显夯层,厚度在0.15米左右。南部建筑的夯土柱础中部都有柱洞,柱洞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填土结构疏松,内含有炭屑等,少部分发现有残破的板瓦及筒瓦碎片,未发现柱础石或者柱子残留。
B专家解释
周立刚博士说,高陵内建筑遗迹的发现,成为此次考古发掘的重要成果,引发学界和坊间广泛关注。
据他介绍,以陵园外围基槽以东的柱网判断,仅陵园内神道单侧的建筑占地面积就达到了700多平方米,双侧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加上周边其他柱础所在的不少建筑,高陵陵园曾存有较为庞大的地上建筑群,但建筑形态,包括墓葬区边角是否有阙,因缺乏出土文物而暂时无法得知。
“之前,广为所知的是,曹操崇尚薄葬,过世前更有不封不树的要求,这与现在的考古发现明显不符。”周立刚说。
“出现这种情况,经过专家讨论,有可能与曹丕的‘忠孝’有关。在曹操过世后,曹丕可能不想让父亲的墓葬过于寒酸,没有完全遵从遗训。”周立刚说。
考古发现
热点3
地面建筑残存少高陵很可能曾被有计划地拆除拆下来的建筑构件放哪儿了?
A考古发现
让考古人员诧异的是,虽然考古发掘显示高陵曾有庞大的建筑群,但现场发掘却很少发现建筑残存。
已经揭露的陵园内部出土遗物稀少,除了南部发现一块较大的绳纹板瓦残片之外,仅在部分柱洞中发现有少量碎小的绳纹板瓦或者筒瓦残片。
另外,考古人员在外圈南基槽(南壕沟)附近发现有较多的板瓦、筒瓦残片及部分卷云纹瓦当。
同时,整个陵园揭露的垣墙和相关建筑都只剩基槽和柱础部分,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无存,且基槽和柱础表面都比较平整。基槽及柱础附近也未发现建筑废弃堆积如夯土块或者砖瓦等建筑遗物。柱洞中的基础石和柱子全部无存。
B专家解释
周立刚博士说,出现这种反常情况的一个很有可能的原因是,高陵陵园曾存在“毁陵”行为,但这种对园区地面建筑的损毁是有计划地拆除,而非恶意损毁,“因为恶意损毁的话,建筑残片会遗留较多”。
佐证这个论断的一个例证是,在现有发现的大量柱础部位,夯土层柱洞形状以圆形或者椭圆形居多,往往形成椭圆形的坑,这是人为撬动立柱而采取的开挖施力方法所留。
“种种现象,都从侧面反映了陵园并非自然废弃或者报复性毁弃。”周立刚说,《晋书·礼志中》记载,黄初三年,曹丕下诏要求“高陵上殿屋皆毁坏”,目的是“以从先帝俭德之志”。出于对其父曹操的尊重,不大可能在“毁陵”之后留下大片残垣断壁,应当会进行清理活动。
周立刚分析,高陵陵园发现的这种所有建筑只剩基础以下部分,并且几乎无建筑废弃堆积的现象正符合这种特征。同时,陵园壕沟内填土大部分也是经过仔细夯打,尤其是北部及东部壕沟十分明显,显然不是自然废弃形成的堆积,与曹丕主导的这种性质比较特殊的“毁陵”行为也是吻合的。
“所有的建筑构件,有可能在拆除之后,存放于附近别处,或者用在了其他建筑上,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他说。
考古发现
热点4
高陵主墓旁边又发现一处规格相近的大墓墓的主人是谁?
周立刚博士说,在陵园东北部存在的大片夯土,与陵园外壕沟内填土有明显区别,前期一直未能确认其性质。本次通过发掘及再次勘探,确认其属于一个东西向大型遗迹,长33米、宽7米,具有墓葬的特征。
“我们判断,这是一处与高陵陵墓主体规格相近的大墓,包括其墓室砖都是同样大小,且都是大砖。”他说,在通往墓室的斜坡两侧,还有向下的台阶,周边还没有发现有明显的盗洞。
“那个时期,一般这种大砖很少使用,在现有出土东汉大墓中也不多见。因此,这个大墓的主人是谁,很值得关注。”周立刚说。
不过,根据该大墓年代已经确认稍晚的情况,据周立刚博士猜测,该大墓有可能会是曹操的家族墓葬,比如王后、王子在曹操过世后陪葬于此,但因目前此墓大面积发掘尚未展开,相关谜团还不得解。
考古发现
热点5
“高陵依闸门沟而建”之说不靠谱
周立刚博士还说,除陵园内曾有建筑群、曾有过毁陵行为外,此次发掘还颠覆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另一个认知——曹操高陵依几十米宽、几米深的闸门沟地势而建的说法。
据他介绍,否定该说法的依据主要是,经考古发掘确认,从漳河引出的闸门沟年代比高陵晚。
经发掘,考古人员已经确认,陵园东部闸门沟遗迹虽然与陵园在同一个开口层位,但是打破了陵园壕沟东北角,说明其年代较晚,与陵园结构没有直接关系。同时,本次发掘确认陵园东部的柱网遗迹明显被闸门沟打破,也说明沟的年代要晚于高陵陵园。
“闸门沟和高陵应该没有关系,不搭界。高陵依傍闸门沟修建的说法,不靠谱。”他说。
最新动态
曹操高陵博物馆建设将与考古发掘同时进行
周立刚博士透露,安阳曹操高陵陵园的考古发掘,自从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抢救性发掘以来,陆续取得了不少考古成果,当地政府也正在紧张进行展示保护工程,筹建曹操高陵博物馆。
“在这种情况下,高陵今后的考古发掘,不可避免要与博物馆的建设同时进行,而这种诸多谜团待解的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陵博物馆的看点,吸引公众继续关注。”他说。
另据他透露,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共在高陵陵园内发现了一男二女三具遗骸。其中,一个男性遗骸比较完整,被判定为60岁左右,另两具遗骸分别为老年女性和年轻女性,但因其中年轻女性的遗骸不完整,是否女性仍有待认定。此前曾热传的DNA鉴定,目前也没有结果。
(图片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2015年7月,洛阳一村民迁坟时意外发现一座大墓。安阳曹操墓发现之时,60多块“魏武王常所用”刻铭石牌,是将该墓定性为曹操高陵的重要依据,也是随后曹操墓真假之争的关键所在。
墓地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考古人员说,仅在墓口一看,就可以发现葬制规格非常高,墓主人的身份也是非常显赫。
早在2006年,田金汉和三子田超奇历经周折,在尉氏县发现了一个可以用于复制石铡的大石磙,便花重金购回。
早在2006年,田金汉和三子田超奇历经周折,在尉氏县发现了一个可以用于复制石铡的大石磙,便花重金购回。
孙宝富:这个墓坑我们不是第一批进去的了,前面进去的人都没有死,应该是安全的,所以没点蜡烛,直接打着手电就进去了。孙宝富:我们几个人在里面把这个大石头往外挪,往盗洞的洞口地方挪,还有就是在里面抽烟,聊天。
半为苍生半美人》李依晓王建新接受冰桶挑战 时长:1'41''在电视剧《半为苍生半美人》中,三国枭雄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回老家谯郡,被华佗所救,结为推门之谊的好兄弟。” 王建新坦言,能够在电视剧《半为苍生半美人》中扮演曹操,要感谢该剧主创人员对自己的信任。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的曹操,中国人可谓妇孺皆知。曹操身后的形象,经历了戏剧性的诸变,他的墓葬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一个千古疑问。
近日,河南许昌曹丞相府景区曹操藏兵洞工程完工。传说曹操曾在许昌挖了长22.5公里的藏兵洞,但至今仍未得到证实。景区负责人表示,属于曹丞相府景区二期工程的藏兵洞,总投资2000万元,以“汉风魏韵、梦幻相府”为主题,以曹操藏兵洞的传说为依托,利用高科技手段,营造出四维的奇妙梦幻氛围,再现了汉魏历史风云。
由此看来,认亲只是敲了声开场锣,接下去,该有各式英雄人物要登场了,围绕这曹操血脉,该有一番激烈的争斗,人类的创意是无限的,永远不要低估了个别地方要发展的决心,大戏刚开锣,真正的主角还未上场,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近日,复旦大学确定曹操家族DNA的消息一出,让沉寂了许久的河南安阳曹操墓真假之争再次跃入公众的视野。期间,曹操高陵发掘第一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就曾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接受过记者的独家专访。
课题组专家李辉告诉北青报记者,对曹操家族DNA研究并没有立项,花费也不太大。回应:课题组专家李辉告诉北青报记者,对曹操家族DNA研究并没有立项,花费也不太大。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100%确定曹操家族DNA。
复旦大学确定曹操家族DNA的消息,再次让我们想起了2009年河南安阳对外宣布发现曹操墓引起的巨大争议。如今,安阳曹操墓是否要利用DNA技术证实自己的“身份”呢?昨天,新安晚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
2012年底,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库房杂物堆找出曹鼎牙齿古DNA与今人染色体相同尽管根据现代曹姓后人的基因,复旦大学课题组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DNA,但研究并未结束。
有了数千年前曹操叔祖父的牙齿,通过古DNA测试,隐藏在这颗牙齿中的时空记忆也逐渐展现。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
有了数千年前曹操叔祖父的牙齿,通过古DNA测试,隐藏在这颗牙齿中的时空记忆也逐渐展现。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