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他提出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求各地都从“6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阐释说,脱贫攻坚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
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职责使命,纪检监察机关要“修好内功”,在精准扶贫上多下功夫。
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要做成也必须做成一件实事,才能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检验。摆脱贫困的发展窗口并不会一直敞开,抓住机遇、积极破局,奋发有为,才能走出一条稳定有效的精准扶贫之路。
7月31日上午,实践团为家长、志愿者、孩子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宣讲,介绍儿童常见疾病识别、家庭防护以及危重疾病预防,帮助家长和志愿者早期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
7月1日上午,在太康济民骨科医院的广场上,众多来自省内的知名骨科专家齐聚在此,举办当日义诊讲学的启动仪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解决了思想上的懒惰问题,再辅以资金支持和劳动技术,才能真正做到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穷。
要在精准扶贫中让腐败“见光死”,必须推动扶贫资金阳光化、规范化运行,一定要强化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越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谋划好各项工作“施工图”和“时间表”,以务实高效、扎扎实实的工作举措,确保如期实现可持续脱贫,让脱贫实效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脱贫致富才有希望,扶贫的目的才可能真正实现。
精准扶贫工作,当前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扶贫工作的人力保障、贫困人数的调整、基层群众的思想认识、扶贫工作的方法等问题上。精准扶贫的顺利推进和完美收官,需要充分掌握实际情况,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免发展成大问题。
脱贫攻坚要被动输血,更要主动造血,需要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因此干部要勤换胶鞋,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可以围绕选种育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开展培训辅导。
从2015年8月到现在,2年的时间让杜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道路更畅通了,农田水利设施更加完善。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村内有了自己的文化广场,平生第一次用上了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