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十一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国际会议在河南大学商学院召开,老杨作为该会议的邀请嘉宾,也来到河大商学院,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组织方给我布置的题目叫:“一带一路”与供应链,说实话,这个题目很大,而且要求的视野很广,我个人主要是研究产业集聚,更偏实践一些,所以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很难。
但这半年来,我先后成为了咱们开封市和开封自贸区的“双料”顾问,也算是半个开封人,咱们开封的活动,就像回家一样,必须参加,我也要尽力为开封的发展献计献策。
所以,今天的活动,我就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来谈一谈这个题目。有不到位的地方,大家会后可以多批评交流。
具体到今天的话题:“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
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前,我想先把这个话题拆解一下:先说说“一带一路”,再说说“供应链”,最后,再谈谈我心目中两者之间融合的走势和方向。
1
|一带一路|
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
首先,“一带一路”。
其实今年两会期间,我先后写过两篇专栏,分别解读了我国“第三次开放”的总趋势,以及“一带一路”未来发展的四个新维度,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今天我想谈一谈,“一带一路”倡议出炉的背景。
从十八届五中全会,到十三五规划,我国未来发展逻辑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
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在深度调整,复苏动力不足,增长分化加剧,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由于经济形势趋紧和利益分化,地方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变得空前复杂与多变,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
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立足于高科技的全球分工体系更加明晰,各国需要重新定位自我在全球生产和消费体系中的位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那么,如何将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落到实处呢?
我国给出的答案是: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和亚投行等机构,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中国国内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体系的良性健康互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所说,“一带一路”的目标,是要为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提供的解决方案。
而这种解决方案,得到了实际发展成果的检验:
“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三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倡议已经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 和沿线国家签订了将近50份的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议和70多份和包括一些国际组织在内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议,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投资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等等。
最重要的是,一带一路的核心价值理念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和人民所共识,就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也越来越被沿线国家各方面所认同。
2
|全球供应链|
主导权
▼
谈完了“一带一路”,再来谈谈“全球供应链”。
其实,全球供应链就是一个词:主导权。
经济新常态以前,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在西方发达国家,在跨国企业。无论是产业链的布局,还是有关配套,都是由它们决定的。
这点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尤其是在中国制造的发展之路中,十分明显。我们走过了一条,从劳动密集型的代加工,到深加工,再到自主研发,最后走向产业链高端的完整过程。
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一直是全球供应链的参与者,是所谓全球供应链中的初级、低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过程中,累积着一些改变的因子:包括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更宽广的技术选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我国工业化进程能在时间上被大大压缩,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落地实施,我国产业和企业,不断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塑造自己的环境、升级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标准,并最终系统、科学的打造出中国自己的工业4.0体系,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正在加速。
而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对于话语权,对于发声的需求,越来越大。
3
|两者融合的未来|
需要更多“中国标准”
▼
分别谈完了“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最后再来谈谈,我对这两者融合未来发展走势的判断。
先说结论,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题目:“一带一路”供应链需要更多“中国标准”。
为什么这么说?前面,我分别从两者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接下来,谈谈我在实地调研中的一些感受。
我在佛山南海考察的时候,当地制造业企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有在全球配置生产资源的意识,并且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尝试和应用。
我经常说,未来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国际思维,具备“一带一路”合作思维,而以佛山制造业企业为代表,未来非常有希望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
我个人创办了一个栏目《老杨会客厅》,上个月我们走进厦门,对话了当地一家新制造企业松霖集团。
聊到新制造的未来维度时,松霖集团董事长周华松说,“过去的全球化,是有西方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在一带一路的起点,我们应该做这样一个思考,中国企业如何做全球化的企业。”
周华松还建议,“我们中国的企业,应该站在更高的维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全球化是什么,用中国的全球化的思想,去融入当地,变成当地的一个品牌。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输出产能,卖卖东西,而是以中国企业、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企业家的智慧去思考,如何做好全球化的思考。”
这两个例子,听起来都挺远,我再举一个咱们河南的例子:过去一年,许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6.86亿元,增长95.6%,这些新增出口市场,为许昌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调整市场结构,开发多元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同时在更深层次上拓展了企业的发展思路,提高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这三个例子都在说明,我们的企业和产业,在参与、影响全球供应链方面的意识,已经觉醒了,而且在不断的切实行动中。
为什么要说是“中国标准”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等。
今年上半年,我在参加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牵头的活动中,走进了中国交建,感受很深。
我给大家举几个数字:
中国交建为例,过去几十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交建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中国交建产品和服务遍及150多个国家,海外业绩综合贡献度达30%,具备了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和能力。
可以说,以中国交建为代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也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标准”的角色转变。
而且中国标准的背后,带动的则是整个产业生态。标准输出是对产品输出的巨大升级,将会带动技术、产品、服务、金融、文化等为一体,不仅能将我国一流的技术、制造以及设计施工、运营带到世界,更能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中国制造的全新形象,带动我国更多的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最后,回到我今天的题目,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带一路”供应链需要更多“中国标准”。
谢谢大家。
上周河南金融扶贫现场会上上,河南省长陈润儿强调,要在全省推广金融扶贫的卢氏经验,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对“卢氏经验”的认可。
老杨今天跑到辽宁觉华岛,多了几个佛缘,一是和“失散多年的兄弟”延参法师再次组团参加活动,另一个就是这次活动的主题:菩提文化。结合上午的考察,我觉得咱们觉华岛菩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阶段还存在着两个短板: 第一,菩提文化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郑州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郑州航空港又连接着全球资源和市场优势,对于许昌来说,正是可以“借力”的重要的窗口和机遇。另一方面,许昌优秀的产品和企业,也能借助郑许一体化的通道,更深入的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将好的产品和产业输出到国外。
在《老杨会客厅》的“牵桥搭线”和见证下,双方经过数周沟通和对接后,达成共识。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产业发展和项目投资,进一步提升开封文化旅游品牌,助推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6月11日《第一书记邀您来看看》河南广电全媒体走进大别山 光山篇,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新落成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进行。对于当天河南广电全媒体主办的活动,杨建国认为,河南广播电视台为光山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仅是宣传,还提供了巨大的营销平台。
5月12日下午,河南省副省长舒庆向媒体介绍河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情况。
10号上午老杨参观考察了开封片区综合服务中心,现场感受了下被总理点赞的“二十二证合一”创新,随后老杨与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肖文兴好好聊了聊。
李克强总理今天在开封考察时说,开封过去以“古”闻名,今天通过自贸区要以“新”出彩。
“考核工作必须较真碰硬,要严肃严谨,要公平公正,还要突出问题导向。”杨建国说,河南广电全媒体的这组评论一针见血,敲响了身边的警钟,舆论作用就要警醒不作为、不落实的干部。
杨建国认为,河南广电全媒体一次次的迅速有效“反应”,本就是主流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应有的“落实”。
前不久,河南省召开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对河南产业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了解孟州产业发展后,杨建国结合之前参加的“全省重点项目暨转型发展攻坚集中观摩活动”,他总结目前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日子不好过突出的三个问题。
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后,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河南自贸区”)的战略目标、定位、片区功能划分也正式公布。
在3月28日下午进行的“中日知名媒体人对话会”上,中日嘉宾围绕“两国关系持续改善期的媒体责任与作用”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3月27日,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日本站正式开启。参与此次活动的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河南广电全媒体特约评论员杨建国介绍,活动开始的第一天,他们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听取程永华大使介绍中日关系。
河南广电全媒体特约评论员、产业集聚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