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爱心市民张玉东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在山东住院的29岁白血病人送去了点燃生命的“火种”,成为郑州市第237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张玉东今年37岁,在郑州从事销售工作。2006年,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张玉东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盼望着有一天能够成功配型,救人一命,而这一等就是11年。
今年2月9日,张玉东被告知自己与一位白血病人初步配型成功。之后,张玉东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捐献前体检等流程,捐献日期定于5月中旬。然而由于患者病情出现了变化,捐献日期一再延后,在此期间,张玉东工作计划也多次被打乱,他却从无怨言:“救人要紧,时间你们定,我这边随时准备着。”
最终,捐献定于6月19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
就在准备打捐献前动员剂的当天凌晨,张玉东突发急性肠胃炎,疼痛难忍的他到医院去打点滴。病情稍稍得到缓解,当天早晨,救人心切的张玉东坚持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在医生确认捐献不会伤害身体后,他按计划注射了捐献前动员剂。
张玉东最终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全国第6557位、河南省第622位、郑州市第237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记者 邢进 谷长乐 通讯员 张予 文/图)
9月1日,我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郸城一高教师王雪涛收到一份由中华骨髓库颁发的特殊荣誉——个人肖像纪念邮票。据悉,为褒扬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推动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工作,中华骨髓库将8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的肖像制作成“大爱无疆、生命相髓”纪念邮票。 在这本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制作的纪念邮册中,包括一枚纪
一身健硕的肌肉,精神的寸头,43岁的刘旭躺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精气神儿十足。
不久前,医生告诉王珊珊,药物只能缓解一时,如果想要疗效,必须做骨髓移植,而骨髓移植首选就是亲属骨髓移植。
一对80后夫妻,为了拯救身患重症地中海贫血的女儿,连续生了3个儿子来给女儿配型。
一对80后夫妻,为了拯救身患重症地中海贫血的女儿,连续生了3个儿子来给女儿配型。第3个弟弟的脐血与李海童配型全相合,弟弟出生时便将脐血采集保存到了广东省脐血库,在-196℃的液氮环境下保存了一年多后,终于在6月24日出库,由广东省脐血库的工作人员从广州送达深圳儿童医院。
要想给妹妹做骨髓移植,就得先堕胎,一边是自己的亲妹妹,一边是自己的亲骨肉,张迪陷入两难,最终还是决定,先救妹妹。这时,张迪的丈夫李振兴也陷入了两难,他和张迪同岁,是家中独子,他的父母听到儿媳怀孕后天天盼着抱孙子。
要想给妹妹做骨髓移植,就得先堕胎。
要想给妹妹做骨髓移植,就得先堕胎,一边是自己的亲妹妹,一边是自己的亲骨肉,张迪陷入两难,最终还是决定,先救妹妹。这时,张迪的丈夫李振兴也陷入了两难,他和张迪同岁,是家中独子,他的父母听到儿媳怀孕后天天盼着抱孙子。
小女儿患重度地贫,苦等配型无果后,母亲5年内连生3胎。
至此,河南远超江苏、山东等省(区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达到400例的省份。截至目前,我省有400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人数稳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其后是江苏,捐献360多例,第三名是山东,刚超过300例。
赵长永当裸模“脱衣救子”经河南商报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昨天上午,河南省肿瘤医院为他的儿子赵鹏做了骨髓配型检测,配型成功后将择日手术。双桥乡政府也派出了工作人员,帮助赵长永的妻子照顾老人,并包揽了他家15亩农田的所有工作。
昨天上午,郑州爱心“的哥”陈桂林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如上图),为上海一位年仅2岁的白血病患儿送去生的希望,成为河南省第594例、郑州市第228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给人希望的是,罗训与女儿的骨髓配型成功,在医生的建议下,2015年11月,小罗琳转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准备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不能与双胞胎哥哥和朋友痛快的玩耍,也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安心在学校里读书。无情的白血病不仅把这个16岁的阳光大男孩推到了命运的临界点上还摧残着这个不幸的家庭。
平西府中心小学的11岁女生群群(化名),患白血病缺钱医治。” 在无菌舱的护士长眼里,群群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自己能做的决不麻烦别人,像个小大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