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张静/文图
“自贸区代表着我国第三次开放”“ 自贸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有三大重点”……今年,是河南自贸区的落地年,对于自贸区未来的发展,不光需要制度创新,更需要明确发展方向,需要大量的人才。河南自贸区的核心使命是什么?未来会怎么发展?想要为自贸区建设和河南发展尽一份力的学子们该朝什么方向努力?3月16日,在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广电全媒体特约评论员、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和该校的师生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交流,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自贸区代表着我国第三次开放
在杨建国看来,中国对外开放分为三个重要阶段:1970年代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起点,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二次开放”的开端,而2015年起,随着“一带一路”、“自贸区”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我把这个阶段称为:第三次开放。”他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了我国‘第三次开放’的大背景和大趋势。”杨建国说,贯穿今年政府报告的主线之一就是“开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他认为,这个提法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十三五规划、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宏观导向中强调“开放升级”的延续和深化。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杨建国认为,这也是我国“第三次开放”面临的大背景。“我认为,这个背景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说,挑战在于,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在深度调整,复苏动力不足,增长分化加剧。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保护主义抬头;机遇在于,与此同时,在经过长期经济低迷之后,世界正在为下一轮全球化做准备,中国扩大开放有助于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另外,杨建国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还透露出了“第三次开放”的大趋势:未来将会更加开放,而不是走向封闭。政府报告中提到,“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 这也是‘第三次开放’的主基调:开放、合作将只会往更深入、更多元、更立体的方向发展,而不能倒退、封闭。”他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经济全球化遇到波折的背景下,唯有更加持续、深入、更加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才能捕捉发展新机遇,创建发展新优势。
河南自贸区的核心使命是要推动河南经济体制转型升级发展
面对着这些机遇和挑战,河南自贸区的核心使命是什么?
“我认为河南自贸区的核心使命,就是和河南的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结合起来,推动河南经济体制转型升级发展。”杨建国说,在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自贸区建设,重点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我认为,这里提到的贸易转型升级,是和河南经济提质转型发展相匹配的”,他说,自贸区的战略红利,最关键是和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结合,全省推广。河南自贸区只有和河南的180个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优化河南产业结构和提升河南发展层次、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等作用。
自贸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有三大重点
(杨建国受聘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研究员和洛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院长梁留科为杨建国颁发聘书)
2016年10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在洛阳师范学院举行揭牌仪式。这个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洛阳师范学院共同建立的研究院,双方将发挥官方智库和高校智库优势,在学术交流、学科发展、课题调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特色高端智库。“在服务河南自贸区全面落地方面,咱们洛阳师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杨建国说,这个研究院在河南自贸区落地中的具体操作上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贸区研究院会在河南自贸区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河南自贸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重要的切入点。“我认为,河南自贸区未来发展有三个重点:服务业开放、升级版走出去,以及软环境升级。”杨建国说。
首先,服务业开放将在我国自贸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产业机构、消费结构、开放结构,都在从传统的工业主导、物质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今天,我国在服务业开放程度方面相对滞后,在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创新服务贸易开放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将会拉动我国对外开放迈入新的水平和高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战略、跨境电商和自贸区战略的结合,将成为助推我国服务业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支撑。
其次,将迎来升级版“走出去”。作为“第三次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企业和产业也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成为了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来,我国企业和产业,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通过自贸区的平台,迎来升级版‘走出去’”,他举例说,从强调基础设施等硬件,到强调人才、资本、配套。人才方面,有经验的建设者、管理者、运营者;资本方面,产业园的运营维护、企业创新创业的资本需求;配套方面,服务企业员工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等;从强调企业到强调产业集群,过去传统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模式,将逐步升级为以产业链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从强调大企业,到强调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会有越来越多中小企业也将踏上国际化的路程。
此外,软环境升级了。杨建国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这其实是在强调要统筹开放型经济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经济行为市场化。”
河南广电全媒体特约评论员、产业集聚研究专家
研究产业集聚的杨建国,从前年开始,创办了一个融媒体栏目《老杨会客厅》。一年多的实践中,杨建国不仅对产业集聚领域有了新的见解,对融媒体发展这个主题也产生了思考和总结。
1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了解到,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对郑州迈入国家中心城市的具体“方向”指明了道路。
我们听陈泽民历数,这些年,河南错过了华为、错过了格力,千万不能错过新一波的新兴产业,语气里是满满的遗憾和期望;我们听张瞭原提醒,新豫商不仅仅是河南的,还是中国的,是世界的,是让豫商群体勇于跳出护城河,勇于改变;
今天讲的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为什么搞产业集聚区越来越难?第二,为什么产业集聚区越来越重要?第三,产业集聚区未来该怎么办?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一带一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一伟大的战略之上,并以此作为再次腾飞的机遇。
任何方便与快捷的背后都反映着强大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正如河南这次大会上的“新鲜物”,代表们的便捷是依托了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基于移动安全智能终端和移动安全体系,依托河南广电打造的“中原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为党代会“量身定制”了全套的移动信息化服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战略思想,神州大地吹响了消除贫困的雄浑号角。身为扶贫创客计划推广大使的杨建国,不“喊破嗓子、不做样子”,不做旁观者、局外人,开设微博话题,身体力行帮助果农,推广脱贫经验,这份不变的敢担当、能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探索发展新路。
9月19日,2016“创响中国”巡回接力郑州站活动中,郑州航空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信息,得到了进一步的确定和公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郑州航空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范围已划定,包括航空港实验区和郑州经开区全域,共计573平方公里。
当前,产业转移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
20日,陕西渭河宝鸡峡水库开闸泄洪,造成下游16人被困河道。杨建国后来被冲到2公里远的金渭湖拦河橡胶坝,那里是下游,水流平缓了很多,消防队员又下水将他救上来。
机遇在河南叠加的同时,中原也面临着新挑战。不同的战略平台如何联动?如何互补以爆发最大能量?3月18日,《河南日报》公布了一则消息,明确了这些问题的答案,给出了重点方向的部署。
全国两会渐入佳境,《老杨会客厅》也顺势而为,在北京搞了好几场大事。比如,我们正式和环球网达成合作,老杨成了环球网特约评论员,《老杨会客厅》也正式入驻环球网……
融媒体平台《老杨会客厅》新年新开辟的主题沙龙环节就将主题聚焦在了“国家战略+县域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