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晓玮刘海涛卢松
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河南深化改革足音铿锵。
这一年,中共河南省委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解决河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发展动力活力的根本途径,以主动作为的担当,促成全省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以蹄疾步稳的推进,激起千帆竞发的改革热潮。
这一年,一项项中央出台的重大改革举措在河南落地生根,一个个省委确定的重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一批批务实创新的改革亮点耀眼全国……
全面深化改革,以破竹之势在河南各个领域遍地开花,凝聚起雄浑壮阔的改革合力,激发出蓬勃昂扬的前进力量,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一跟进、两聚焦”总体思路,着力打好“四张牌”,连天接地科学谋划,时不我待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系统谋划,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持续强劲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对河南来说,2014年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当年5月,在河南调研指导的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并殷殷寄语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四张牌”,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
谆谆指导,殷殷嘱托,既抓住了河南发展的关键问题,又为河南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绘出了“路线图”,同时赋予河南广大党员干部沉甸甸的责任。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河南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周边的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你追我赶竞争激烈。河南慢不得,更等不得;到2020年,带领一亿中原父老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留给河南的时间紧、任务重。
国内外形势和现实省情,倒逼河南以稳中求进的精气神、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崛起。
全面深化改革,伟大时代的勇毅之举,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对河南来说尤其如此。全面深化改革,河南抓好了就是机遇,就能创造体制机制优势,否则就会错失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新的差距,落于人后。
2014年河南全面深化改革开篇破题,2015年全面发力,2016年引入纵深。一年来,省委、省政府从事关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宏图大业入手,从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美好生活出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既全面跟进中央改革部署,又紧密结合河南实际,聚焦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深化改革,聚焦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狠抓任务落实,坚决主动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省委书记谢伏瞻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突出问题导向,增强改革动力,保持改革韧劲,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省长陈润儿强调:“要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奋力推动改革发展。”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实践表明,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扎实落地,关键在人,关键在责任主体。
过去这一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改革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全局、议大事,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谋划河南深化改革,共召开6次领导小组会议,
审议34项议题,其中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改革方案20个,有力推动各项改革工作全面展开,确保中央改革部署在我省不偏向、不走样、能落地。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全省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拧紧了责任螺丝,提高了履责效能,与时俱进推出新的改革举措,使各项改革任务一步一步往前推,一层一层往下落。
“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不含水分的实干苦干,而不是浮在表面、停在纸面的空干假干。
过去这一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实招、想实策、重实效,以动真碰硬的作风做好督办督察,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使改革措施直透基层,改革成果直达百姓。
去年上半年,6个专项小组对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等10个改革事项,进行了重点督察;年末,7个督察组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察,既查找不足、发现问题,又总结经验、示范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督察效果。
中原大地,一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正砥砺前行,蓄势勃发。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具有结构支撑作用的重大改革,全力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河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正拔地而起
安钢集团筹备的1550酸轧联合机组今年年底投产后,将填补河南生产高端冷轧产品的空白。“我们去掉中低档的、无效的产品生产,满足市场用户对中高端钢材产品的需求。”安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利剑说,得益于深化改革,去年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
安钢集团转型升级的探索,是我省深化国企改革的缩影。
随着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关头勇者胜,越是“深水区”“硬骨头”,越要迎难而上。谢伏瞻在去年6月召开的全省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识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化改革有效应对挑战,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更好地推动我省经济持续较高速度、较高质量发展。”
推动“三煤一钢”转型就是我省国企改革重点啃的“硬骨头”。以“三煤一钢”为代表的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和营业收入都占省管国有企业的“大块头”。然而与巨大体量不相称的是,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仍不尽如人意,机构臃肿、层级过多等“大企业病”依然存在。
改革“奔着问题去”,国企才能焕发更多活力。从规范政府行为入手,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困扰企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入手,我省出台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1+N”系列文件,“刀锋”直指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国企实现“瘦身健体”、消肿解缚。去年前11个月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倍,郑煤、平煤四季度当季实现盈利。
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一年来,以国企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农业转型升级等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河南全面铺开。
——大刀阔斧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产业浴火重生。我省去年关闭矿井100处、退出煤炭产能2388万吨,压减炼钢产能240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因城施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2.1%,去化周期缩短至14.1个月。
——快马加鞭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去年全省减少各类行政职权70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181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入运行,市县两级政府权力、责任清单编制完成。企业登记“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全面实施,新登记各类企业增长29.8%。
——精心培育创新动力,推动供给水平再上新台阶。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后,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吹响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号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相继获批建设,推动河南加快向科技创新高地嬗变。
——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扩大有效供给。我省制订实施制造业、服务业、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方案,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提挡加速。种养业结构稳中调优,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制造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0.6%,高技术产业增长15.5%;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
——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发展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我省发展的最大潜力。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国家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启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接连出台的利好政策和有效举措,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更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落户,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5%。
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对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河南来说,改革开放双轮驱动显得尤为重要,更加迫切。
“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郑州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45万吨……去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和河南对外开放的最大品牌。更令人振奋的是,去年8月,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获批,不仅为广大中西部地区探索开放发展经验,更为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插上有力翅膀。
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到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再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落地,蹚出的是一条开放路,承载的是一亿人的腾飞梦。
改革开放是决定河南发展前途的关键一招,不仅拓展了发展空间,培育了竞争优势,更赢得接连不断的发展机遇。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郑州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战略平台相继在河南落地,并且正在形成1+1>2的叠加效应,为中原更加出彩注入勃勃生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奋斗目标。
一年来,省委推进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
去年5月,谢伏瞻在洛阳调研时语重心长地对乡村干部说:“党中央非常关心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人口牵挂在心,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未来几年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切实把脱贫攻坚这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过去这一年,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制。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完善顶层设计,出台比较完备的“1+N”精准脱贫政策体系。
省委书记谢伏瞻19次、省长陈润儿17次到贫困地区及所联系县调研指导,其他省级领导干部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合计百人次以上。2.6万名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每个家庭都有脱贫计划。
兰考、滑县奋力打好“先遣战”。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转、扶、搬、保、救”举措,去年两个县大批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经省政府批准,兰考县率先脱贫摘帽。
脱贫之战,承载着人民之福、凝结着百姓之梦。2016年我省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又有110万农村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路,提升了获得感。
过去这一年,我省在积极推进脱贫攻坚战的同时,顺应人民群众由“求生存”向“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的新转变,全面打响了另外一场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计民生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作为并不发达的中部省份,河南的大气污染状况一度很尴尬:环境监测污染指数持续上升,污染浓度在全国排位持续靠前,一些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和潜在风险隐患。
重拳出击,解除一亿群众“心肺之患”。我省出台“史上最严”的“1+6+7”治霾策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省共立案环境行政处罚案件4682起,罚款金额4.4亿元;治理不力、出现污染反弹者,当地政府、企业负责人被公开约谈,被媒体曝光。各级党政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从严执纪,严肃查处生态环境损害典型问题。全省共查处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违规违纪突出问题909个,责任追究1499人。
上下同欲者胜。覆盖全省的环境风暴,让河南一举扭转了大气质量持续恶化趋势。数据显示,去年7月打响攻坚战以来,PM10、PM2.5平均浓度与上半年相比分别下降21.7%和10.4%,优良天数增加26天,被群众称为“攻坚蓝”。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攻坚蓝”回应百姓关切,点亮美好生活,实现美丽与发展同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我省出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7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打工效应加快向“一人创业、带富一方”的创业效应转变;加强社会保障,城乡大病保险全部实行省级统筹,全面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350万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维护社会稳定,深化重点行业领域治理整顿,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让老百姓感受到改革发展既有速度又有温度,正日益成为我省改革的度量尺。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河南改革注重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不仅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也凝聚起众志所趋、勠力同心的磅礴力量。
既积极跟进上级推出的各项重大改革举措,又注重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凸显了“河南经验”,厚植了跨越发展新优势
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的关检合作“三个一”新型通关监管模式,去年又实现了新提速。“试点的通关实测能力已由最初的每秒2单提高至每秒100单。”郑州海关驻经开区办事处主任兰磊说。
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破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间的藩篱,企业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E贸易)实现“秒通关”。这种关检合作“三个一”新型通关监管模式(1210监管模式),曾获李克强总理点赞,并被海关总署面向全国推广。
与“1210监管模式”一样,叫响全国的河南改革探索,还有省委巡视办在市、县两级全部建起巡察机构,实现巡视巡察全覆盖。
在反腐倡廉逐步深入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打虎拍蝇”格外关注,而巡视工作不仅承担着省委的重托,也受到群众的殷切期待。2015年以来,我省探索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明确市、县党委对巡察监督负主体责任,省辖市巡察县级、延伸到乡级,县级巡察乡级、延伸到有问题的行政村,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谢伏瞻评价说:“巡察工作虽然开展时间短,但已形成有力震慑,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一批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贪腐等突出问题,有效填补了基层党内监督短板,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政治生态。”一年多来,全省巡察基层党组织9721个,移交问题线索29683人次。
坐言起行,善做善成。作为发展中的大省,河南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出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既有利于为推动自身发展破除机制性障碍,也有利于服务全国改革大局。一年来,中原大地改革浪潮风起云涌,呈现出一批有创新、有力度、有影响的重大改革:
在中部地区,许昌引入社会企业推进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及资源化利用,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平顶山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双向对接”,既把国有企业二、三级子公司推向社会吸引民间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又把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民营企业推荐给国有企业参股控股,去年平煤神马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项目28个。
在黄河以北,新乡就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估;鹤壁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创新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和运营管理机制,已开工建设项目110个;濮阳成立全省首家房产超市,设立房管、公积金、金融等服务窗口20余个,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在豫东平原,开封探索推行“基金+PPP”,即由基金作为资本金投入PPP项目公司,使PPP项目从“单个逐一落地”走向“批量有序落地”;商丘率先出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激励干部“为官有为”。
在豫西大地,焦作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与精准扶贫结合、让困难群众看病就医吃上“定心丸”,这一做法入选2016年《全国改革案例选编》;洛阳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去年积极探索“互联网+养老”特色服务,营造10分钟“智慧养老”服务圈,相关做法受到中央有关部门肯定。
在河南南部,南阳探索建立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推行并联审批“一章通”,制定限时办结通知单“一单清”,对审批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基金实行统一征收管理“一费结”,压缩了项目审批时间;驻马店建立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实和党员党性档案记实“双记实”制度,强化结果运用,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生活有迹可循、党员党性档案有案可查。
……
磅礴春潮正涌动,扬帆再启新征程。2017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是我们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让我们以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改革,奋力在中原大地上描绘下一个壮阔的改革画卷。③4
3月17日,省委常委会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关于统筹推进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类是专题性战略,包括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专项战略。
而目前正在积极争取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的,至少还有沈阳、南京、西安、长沙、杭州、青岛、宁波、厦门等城市。从区位看,目前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位于东部地区,重庆和成都位于西南内陆,武汉和郑州则填补了中部地区的空缺。
3月2日,记者从全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推出第一批A类重点项目1056个,总投资2.54万亿元。
3月1日,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了《201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张富禄说,私人轿车增长较快,说明市民的经济水平在提升,而目前基础配套建设没跟上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施开放招商,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有效途径。开放招商工作的水平决定着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化开放招商是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的具体体现。
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我市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化推进方案确定898个重点工程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1453亿元。推进机场至郑州南站,郑州南站至登封、洛阳的城际铁路建设,打造以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为主体的区域交通网络。
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6号线二期、7号线一期……今年,郑州新开工8条地铁线路。郑州还将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全年开工安置房项目85个,回迁群众34.8万人,累计实现回迁人数突破100万人
在阿里巴巴,打印机与复印纸是稀罕的,BOSS门外是没有等候签字的排队,办公区入口是没有考勤打卡的设备,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是随时随地的…… 这让陈航颇娇傲。钉钉因中国企业而生,帮助中国企业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微应用),全方位提升中国企业沟通和协同效率。
2月9日至1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带领省四大班子领导调研观摩示范区建设,深入郑洛新三市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工作推进会。
继中原城市群规划通过后,2月7日,国务院批准开封、南阳城市总体规划。
会场内,各先进代表身披绶带,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与会人员着装整齐,精神饱满、情绪高昂,洋溢着蓬勃向上、奋力赶超的浓厚氛围。何雄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展现了各条战线、各个单位的良好风貌,倾注了广大干部的心血汗水,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智慧力量。
自贸区获批是河南对外开放的重头戏,但国家红利“好戏连台”,则是让河南人的幸福感贯穿了整个2016年。而“从选择性开放向系统性开放,从被动型开放转向主动型开放,从政策性向制度性开放”,预见2017年,河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价值即将被重塑、重估、重识。
12月2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郑州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推动对内对外开放联动,不断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1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了解到,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对郑州迈入国家中心城市的具体“方向”指明了道路。在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壮大中原城市群,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利好】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动郑州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补齐创新发展和高端功能短板,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