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选】
以郑州等交通枢纽城市为节点,完善枢纽功能,以物流带产业,以枢纽聚产业,培育高铁经济、临空产业,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记者刘江浩
[新词]枢纽经济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新词,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枢纽经济”。
众所周知,近几年,郑州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巩固和提升,“四铁”(高铁、普铁、地铁、城铁)内联外通的网络不断完善,空铁、海铁等多式联运的便利,也初显成效。郑州航空客货运去年均创历史新高……
正是基于以上的基础,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大力发展枢纽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因为,发展交通,不仅仅是为畅通,而是为发展经济提供支撑和基础。
“只有成为枢纽,才能利用枢纽的地位,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说。对于发展郑州的综合交通枢纽,省委省政府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去年,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我省将加快建设郑州国际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一批地区性枢纽,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铁网,有序推进“四纵六横”货运干线铁路网和城际铁路网建设,完善内联外通高速公路网。
对此,谷建全认为,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前并没有,现在更加突出国际性,这种国际性枢纽具有两个特征:一是门户功能,外国人可以从郑州中转国内其他城市,二是枢纽功能,带有物流分拨的性质。
那么,什么才是枢纽经济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认为,枢纽经济应以快速交通为工具和载体,以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新的枢纽经济的表现形态不应再是拘泥于狭小空间的临空经济和临港经济,而应是类似于“航空经济”、“高铁经济”、“海运经济”和以依赖一种交通方式为龙头,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经济体系。
他认为,在这一体系中,中转、集疏和分拨功能起着支撑作用,与全球供应链的连接效率,往往决定着“枢纽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疑问]为何要发展枢纽经济?
纵观历史,城市的发展与交通地位是正相关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繁华兴盛,一般不是由一种交通方式支撑的。在中国传统交通方式下,人们常说的“水旱码头”,往往具有交通运输的枢纽地位,而随着一种交通方式的衰落,有些城市的地位也会随之下降。
张大卫认为,人类社会历经海运、内河航运、铁路、公路等数次交通波,交通方式的演进,在推动经济社会繁荣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经济高度聚集的区域城市。
他说,在历史长河中,城市的繁荣与崛起,都与其交通有密切关系,从北京到南京,从纽约到法兰克福,概莫如此。中国最早的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3750年前的夏王朝时期,城边就出
现了供双轮车行驶的道路。
谷建全认为,由于郑州未来要建国家中心城市,就要体现国际化的一面。而建成国际性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也完全具备条件。比如,郑州航空港是河南对外开放的窗口,全球航空货运中心的地位已初步彰显。再加上已成型的米字形高铁,这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连接非常顺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有了大枢纽,如何才能凭着这个枢纽获得大发展。
“大力发展新的枢纽经济,比如航空经济、高铁经济,并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经济体系。”张大卫说,在交通枢纽中不断植入新的先进交通方式,并使之枢纽作用得到巩固与提升,这座城市就会迎来新的繁荣。
[建议]张大卫提出四个建议
郑州发展枢纽经济,由于区位优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郑州等一些城市发展“枢纽经济”的实践,在张大卫看来,是符合“速度”经济发展规律的。
近几年,不少城市提出做中国的孟菲斯、亚特兰大和芝加哥的愿景目标。“这是认识到了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性。”张大卫说。
但是,他认为,孟菲斯只是一个物流枢纽,缺乏产业支撑,亚特兰大是客运的中转枢纽,芝加哥是商贸中心城市,单做其中任何一个并不是郑州的目标,郑州应该是三者结合,务实推进。
张大卫认为,构建枢纽经济的进程也有其内在逻辑可寻,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基础,以物流业的发展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为目标,最终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都市群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
对郑州实施“枢纽经济”战略,张大卫提出几点建议。他认为,首先要把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枢纽发展的规划,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打通六大经济走廊”规划相衔接,通过网络化交通体系,实现与亚欧主要国家,与中亚、东南亚、西亚、中东等区域的连通。
其次,郑州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定位,及时制订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战略规划并强力推动实施,同时力争在航空货运、航空客
运集疏中转及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等方面形成不可动摇的优势,对北、上、广的部分功能实行补充和替代。
再次,张大卫认为,将各种类型的枢纽用快速交通系统连接起来,并提高连通密度,成为高效转换、功能强大、互为支撑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同时要协调多功能性口岸发挥组合优势,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发展壮大口岸经济。
最后,他认为,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互联、跨境E贸易、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金融合作、能源发展与合作等对外开放的重大措施为动力,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体系再造,把河南的经济深刻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新工业革命,使中原城市群特别是郑州这一中心城市成为全球经济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城市。
什么是枢纽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认为,枢纽经济应以快速交通为工具和载体,以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是类似于“航空经济”“高铁经济”“海运经济”和以依赖一种交通方式为龙头,实现多种交通方式融合配套的经济体系。
什么是综合交通枢纽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说: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一是门户功能,外国人可以从郑州中转国内其他城市;二是枢纽功能,带有物流分拨的性质。
2016年以来,郑州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等每个领域都有诸多创新实践,这些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肉类、水果等7个功能性口岸运营良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二期开工建设,新郑综保区三期、南阳卧龙综保区封关运行,郑州经开综保区获批。
去年以来,郑州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交通枢纽、对外开放等每个领域都有诸多创新实践,纷纷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他强调,郑州要发挥优势、真抓实干、重点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龙头作用、引领作用、支撑作用。对于郑州下一步的发展,谢伏瞻要求,郑州要把龙头作用、引领作用、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来到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郑州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来加快发展, 做大总量,提高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占比,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郑州的首位度。
出台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26条措施,帮助民营企业稳定发展预期、增强投资信心,民间投资突破3万亿元,非公有制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84.4%。在扶贫方面,今年将实施12.4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异地搬迁,确保10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十个贫困县摘帽,继续做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
1月13日上午,我国铁路最大直径盾构机“中原一号”成功始发。⑨7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本报讯(记者杨凌)1月13日上午,目前国产铁路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中原一号”在航空港成功始发,标志着豫机城际铁路工程一标正式开始盾构掘进。
普通干线公路计划投资150亿元,重点实施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城镇过境段建设,完成新改建普通干线公路680公里,危桥改造168座;农村公路计划投资150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危桥改造1万延米。
今年,我省高速公路计划投资157亿元,将开工建设南太行、大别山、伏牛山、黄河滩区,以及省际通道、郑州洛阳辐射中原城市群互联互通等20个、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项目。
到2020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比例、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均完成国家指标。在他看来,现在大气污染治理,难点是跨省的联防联控,而中原城市群的这一机制打通了渠道。
陈润儿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稳定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省领导叶冬松、邓凯、翁杰明、赵素萍、任正晓、夏杰、李亚、陶明伦、许甘露、马懿、穆为民、刘春良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谢伏瞻强调,推动明年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着力把握好五个方面重大问题。
国务院确定支持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喜讯传来,人们在高兴之余,也有专家学者表示,这并不是说郑州已经成了国家中心城市,而是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中给予这个目标。在郑州生活的人,都对生活生存现状不满意:到处挖沟、修路、拆迁,交通拥堵,这就是典型的城市病。
国务院正式发文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喜讯传来,在高兴之余,专家学者也表示,郑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但不是郑州已经成了国家中心城市,而是要在国家的战略规划中给予这个目标。这在王永苏看来是悖论,因为大城市不一定会有城市病,小城市也会有大城市病。
根据规划,河南自贸区以郑州为主,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个片区,网内网外相结合,一区多片分层推进,总面积140.24平方公里,其中郑州片区81.9平方公里,洛阳片区27.8平方公里,开封片区30.54平方公里。
今日,映象网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已经编制完成,这意味着,位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有望正式跻身国字号,成为第七个获批的国家级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