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持续关注中原城市群发展
中原城市群规划获批,郑州机场今后的作用将随之更加突出了。记者洪波摄影
□记者刘江浩
核心提示|中原城市群,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历经10余年时间。从九个城市到30个城市,一步步发展壮大,集体抱团,升级为“国家队”,这是中原城市群发展史上的新高度、新标杆、新境界,并将主导未来中原地区发展。有专家表示,14个城市的核心区和16个城市联动辐射区的提出,颇有新意,未来可实现1加1大于2倍增效应。
中原城市群的五个战略定位
第一个定位是: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第二个定位是: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第三个定位是: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先行区。
第四个定位是:内陆地区双向开放新高地。
第五个定位是: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溯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原城市群已现雏形
中原城市群犹如一颗钻石,在经历不断的打磨和雕刻后,在全国大的发展战略布局中,越来越璀璨夺目。
2003年,中原城市群首次被提出来。在该概念提出前,中原城市群已经有一个早期的雏形,这个雏形就是我国较早的城市群概念——沿黄河城市群。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南省提出建设沿黄河城市群,包括沿黄河8省区,分别是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这是国内首次提出的城市群概念。”省政府参事、原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说,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后来中原城市群的“开枝散叶”。
2003年,河南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战略构想》,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六个城市基础上,范围再次扩大,最终定下9个城市,又增加了漯河、平顶山和济源。
2006年,河南省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这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举措。随后,郑新一体化、郑许一体化的建设,也进一步加快。
两年后,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原城市群”的表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也首次明确提出“一极两圈三层”的总体布局。中原城市群的概念从9个城市,再度扩大到18个省辖市。
如今,距离中原城市群概念首次提出,已经过去十多年。去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继长江中游、长三角、成渝、哈长等城市群之后,国家批复的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规划。在该规划中,中原城市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涵盖我省18个省辖市,还包括周边四个省份的12个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原城市群是实现中原地区崛起的柱石,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基石,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和县域经济推动,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区别|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是什么关系?
从中原城市群范围可以看出,与中原经济区范围大致相当,有人将其看成是中原经济区的城市版。对此,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认为,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历史上出现多个版本,而且都具有官方背景,要将不同的概念放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发展基础和条件下看待。
宋向清认为,中原经济区有大区和小区两个概念:一个是只涵盖豫北晋南冀南鲁西的小概念,基本上只是相关地方政府自主协调发展的区域性策略,至少发挥了密切各方联系、融洽省际关系、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一个大概念即涵盖豫冀晋鲁徽五省三十个城市的大概念,这个属于国家战略,是对地理接近、文化趋同、习俗一致、发展水平接近、但产业重叠较多、资源浪费严重、需要进行整合的情况下进行规划实施的。
然而,中原城市群也有一个小概念一个大概念。宋向清说,小概念即只包括河南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平顶山、焦作、许昌、漯河、济源九个城市的小群,也是这几年河南省发展最快、成就最丰、口碑最好、贡献最多的城市群。
“大概念就是此次批复的中原城市群,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群。”宋向清说,这是基于新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基于中原五省三十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之实际需要提出的,是基于对城市功能和效应的高度期待和充分信赖而提出的,具有高度的统合性、引领性,是中原城市群发展史上的新高度、新标杆、新境界。
他告诉记者,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既不矛盾也不冲突,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原城市群将大大方方地走向中国发展的前台,主导未来中原地区发展,引领未来中部地区发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欧亚大陆桥发展。
观点|核心区和联动辐射区可实现1加1大于2效应
长期关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对于此次的规划内容,他觉得14个城市定为核心发展区,具有新意。
宋向清告诉记者,在核心发展区中,将河南境内的城市扩容到12个,尤其将商丘,周口和鹤壁纳入,将使这三个城市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周口河港,商丘高铁枢纽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同时,兼顾安徽亳州和山西晋城,使中原城市群更具省际融合发展的战略价值和历史意义。
他认为,14个核心区和16个联动辐射区,共同构成中原城市群的主体发展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将有助于实现1加1大于2的倍增效应。
“规划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问题揭示得准确全面。”宋向清告诉记者,比如说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低,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和高端要素服务功能不足等。他认为,这点到了中原城市群的命穴,因为与东部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的国际化程度确实是短板。
另外,规划还讲到部分城市存在雾霾天气,这是老百姓目前诟病最多的社会问题,规划不回避,直面问题。“规划对存在的问题,有这样清晰的认识,将有利于中原城市群下一步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和发展。”宋向清说。
对于远期目标,提出到2025年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宋向清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实现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由此,作为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地位有望就此奠定。
在宋向清看来,规划提出郑州大都市区概念,这在国务院批复的正式文件中应该是第一次出现。他认为,这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相对应,可以说基本坐实了郑州中西部领头羊的地位。
规划再次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宋向清说,这五项国家级战略,有望构成郑州乃至中原城市群未来发展的顶级战略高地,其战略价值和含金量将有望超越其它战略,并被赋予更多的政策内涵和产业项目。
这将进一步凸显我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郑州也将成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领头羊”《批复》中提及的省份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东五省。
12月21日上午9时,“郑州造”首列地铁列车在荥阳下线,标志着“河南车实现郑州造”,也预示着荥阳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又迈出了标志性一步。
12月21日上午9时,“郑州造”首列地铁列车在荥阳下线,标志着“河南车实现郑州造”,也预示着荥阳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又迈出了标志性一步。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还有中原城市群,还有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集齐这些“王牌”,将为河南未来发展“召唤”充足动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亿河南人民发挥滚石上山精神,向着既定目标坚定攀登,我们一定能早日把中原腹地筑成开放高地!
●2013年6月,中国民航局在安阳召开安阳机场选址评审会,认为首选场址瓦岗机场选址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并提出了修改意见。●2013年12月,中国民航局印发《关于河南安阳民用机场场址的批复》,同意瓦岗场址作为安阳机场的推荐场址。
瞄准“四港联动、三网融合和多式联运”的大交通格局,郑州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郑州市将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步伐。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外开放工作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秘书长 王海平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对外开放的总开关,也是影响河南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河南对外开放的过程也是融入国际化的过程,也是融入全球化的过程。
10月21日上午,市委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究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我市城市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工作水平,更好更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我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此次批复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包括两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四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上海、河南、重庆、沈阳),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
目标定位: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在国家京广深港和徐兰快速客运通道的基础上,建设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快速铁路~
10月11日下午3点,由中原云大数据集团和投实金服共同主办的“2016首届中原大数据应用论坛”在郑州开幕,这是河南首次聚焦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专门论坛。朱夏炎还透露,河南申报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已经上报国家,正在等待审批,未来几年,河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将进入“黄金快车道”。
近年来,郑州按照“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城市群”的发展思路,围绕“枢纽+通道+口岸”,强力打造郑州枢纽功能和物流中心功能,抢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高地。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王晓萍,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吕新华,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副省长赵建才,省政协副主席张亚忠出席论坛开幕式。
从5月27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亮相,到这两个重要文件出台,短短三个多月时间,我省加快建设郑洛新示范区迈出实质性一步。举全省之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治国理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 要求我们必须发挥思想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