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披“五彩外衣”赚足眼球
河南博物院披“五彩外衣”赚足眼球
□记者游晓鹏文许俊文摄影
这几天郑州很多地方都是灰蒙蒙的,不过,记者在郑州农业路航拍时发现了一件“五彩外衣”,煞是醒目。
12月5日下午,大河报记者在河南博物院看到,原本以灰为主色调的主展馆外表蒙上了黑、白、黄、棕等色的真石漆,犹如披上了一件五彩外衣(如上图),也让雾霾中的路人多了几分好心情。
记者询问得知,这些涂料一方面是对主展馆的防水处理,另一方面也是为迎接12月9日开幕的“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本届双年展的主体展为“黏土之约”,主展馆的五彩外衣其实蕴含“五色陶土”之意。而到了夜间,在射灯的照耀下,这件外衣更显华丽。
据了解,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将于12月9日晚在博物院开幕,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届时,不仅主展馆内有包括“黏土之约”“前世今生·五大名窑古代精品及当代创新展”“马约里卡千年陶瓷精粹——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等多个展览。
三年潜心探索,河南博物院的一个重头戏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据悉,“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将于12月1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3个月。
1月25日,记者从河南博物院获悉,尽管遭遇农业路修路和主展馆封闭维修等实际困难,但河南博物院的展览不仅不会停,反而更加丰富。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20多个王朝建都或迁都于此,地上地下文物十分丰富。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
昨天起,河南省博物院主展馆的5000多件文物走上了浩浩荡荡的搬迁之路,这也是6年来河南博物院最大规模的一次文物动迁。
7月7日,记者从河南博物院获悉,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将闭馆,对主展馆实施维修,预计工期18个月。与此同时,西配楼一楼临时展厅举办“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宝展”于同天免费对外开放。
7月7日,记者从河南博物院获悉,从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将闭馆进行维修,工期预计18个月。
由魅力881河南第一音乐广播独家广播媒体支持,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倾情演出的《上元灯月》情境古乐剧,将于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月十七(2015年3月5号、6号、7号)元宵佳节期间和您相约河南博物院。
望着兴奋的孩子们,一直负责“历史教室”的河南博物院外联科科长刘璐感慨地说:“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从单一到多元,‘历史教室’5年的成长实在不易。“陈列展览的延伸、互动教育的平台”是河南博物院打造“历史教室”的宗旨。
1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旗袍与时装艺术展上欣赏旗袍展品。当日,“百年风尚——旗袍与时装艺术展”在河南博物院对公众免费开放。
1月6日,在河南博物院2015新闻项目评审会期间,河南博物院最神秘、最重要的地方——文物库向省会媒体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记者也有幸亲手触摸了距今3000多年的历史遗存。忙碌的空隙,东莞展览馆策划部主任王飞对记者说,此次文物点交是与河南博物院合作,要在东莞举办《礼乐之邦——夏商周文物展》。
属国家一级文物,价值超过2亿元。
戴上白手套,记者小心翼翼地捧起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角(左图)。1月6日,在河南博物院2015新闻项目评审会期间,河南博物院最神秘、最重要的地方——文物库向省会媒体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记者也有幸亲手触摸了距今3000多年的历史遗存。
昨晚,郑州,当很多人早早进入梦乡的时候,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却灯火通明,正在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文物搬迁。
以展示中国秦汉时期以及塞浦路斯罗马帝国时期社会风貌的《中塞文化对话展》近日在塞浦路斯利马索尔考古博物馆精彩亮相,并持续展出的今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