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生态改善后曾有野猪等动物出现
郑州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惠济区邙山生态园区已成为郑州西北的一道巨大的生态绿色屏障,实现了邙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两季有果”,营造出生态、经济、社会效 益相结合的开发防护体系。
邙山生态园区形成了一专(满足水土保持功能,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恢复生态平衡)多能(建设生态防护林带,改善郑州市区气候;建设园林景观,为郑州市民提供一 个休闲观赏的好去处;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建植经济林,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希望市民能够做到全面保护、合理开发这里的自然资源。
2009年,郑州晚报曾报道邙山生态园第三工程区附近曾有野猪在林间觅食,林业专家称该区域植树100多种,生态环境已大为改善,大量林木的存在也使得该处成为郑州市的“ 绿肺”之一,而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和谐统一了,很多以前消失的动物才会出现。
(郑州晚报)
渣土车什么时候经过哪条道路、有没有多拉乱倒、有没有超载超速,今后将被GPS系统全程监控。据市“渣土办”负责人李建华介绍,长期以来,中心城区一些渣土车司机不按规定线路行走、污染马路逃之夭夭等行为时有发生。
郑州二七区樱桃沟景区管委会黄龙岗社区,地处金水河源头附近,但是最近每天有大批渣土车在此倾倒建筑垃圾。
今天(12月16日)早上7点左右,有车友爆料:郑州北环文化路一层西向东最左侧车道,一辆红色渣土车撞到一辆自行车,自行车被碾压成碎片。自行车主是一名女性,躺在渣土车左后轮处,一动不动。
昨天凌晨2点半,郑州黄河路与经七路交叉口附近,疑因一辆渣土车闯红灯,撞上了一辆快递物流车,导致快递物流车上一人重伤、一人轻伤,被及时送到医院治疗。
在警车上后座上,坐着一名戴眼镜的肇事司机,年龄约30岁左右,他表情平静,一言不发。
据统计,此次异地用警共出动警力2416人,组织异地执法小分队62个,与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动执法,突击检查城市工程运输(渣土)车2771辆,查处渣土车违法行为695起。省交警总队副总队长苗雨露说,类似的查处行动今后将是各级交警部门的常规动作。
据统计,此次异地用警共出动警力2416人,组织异地执法小分队62个,与住建、城管等部门联动执法,突击检查城市工程运输(渣土)车2771辆,查处渣土车违法行为695起。
上述10市支队分别抽调30名警力,共组成10个异地执法组,由一名支队领导带队,自带车辆、单警装备和执法记录仪到检查地开展工作;总队抽调30名警力成立机动队,参与郑州市异地互查统一行动。
上述10市支队分别抽调30名警力,共组成10个异地执法组,由一名支队领导带队,自带车辆、单警装备和执法记录仪到检查地开展工作;总队抽调30名警力成立机动队,参与郑州市异地互查统一行动。
上述10市支队分别抽调30名警力,共组成10个异地执法组,由一名支队领导带队,自带车辆、单警装备和执法记录仪到检查地开展工作;总队抽调30名警力成立机动队,参与郑州市异地互查统一行动。
一是市区多举措严查黄标车上路行驶。三级响应期间24小时加强重型货运等车辆管理,禁行区内严控重型柴油车行驶。
惠济区邙岭大道,因周边大量的林木和沟渠而充满魅力,但一处占地近百亩的大型建筑垃圾倾倒点,使得这里的林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夜间呼啸轰响的渣土车更是打破了沿路居民的美梦。11月8日22时许,记者来到邙岭大道,路面上几乎不见其他车辆的影子,只有上百辆渣土车亮着刺眼的灯成群呼啸驶来。
11月5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在郑州市中原路杏湾路交叉口偏西约四百米处,中原路赵坡新村44路公交站牌附近,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渣土车,在突然变道时将一辆同向行驶的五菱面包车撞翻。
22时3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碴土车的挡风玻璃与车头零件散落一地,后半个车身压着白色轿车,车里的渣土倾泻而出,堆积在白色轿车上。
11月1日也是郑州市进入“冬防”的第一天,当天,郑州市大气办在全市进行夜查,河南商报记者全程跟踪。” 督察人员说,不间断的夜查下,一些工地明知道违规,考虑的不是怎样把防治措施提上去,而是藏缺点、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