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部分收藏品,就摆满了一桌。
□记者韩景玮实习生赵环环文记者吴国强摄影
核心提示|“免费送您一枚有收藏价值的钱币。”一大早,家住郑州的刘大爷便被电话叫醒,对于这样的“把戏”,刘大爷已不感冒。他曾为领一个价值十几元的纪念币,买了几万元的“收藏品”。刘大爷说起遭遇,欲哭无泪。从2014年7月,刘大爷先后被3家收藏公司忽悠买了50万元的邮票和钱币藏品。3家公司均称2年后回收,最少收益30%。但到回收日期,3家公司却全跑路。7月26日,记者调查刘大爷的遭遇时发现,投资收藏品已成老人被骗重灾区。目前,和刘大爷有同样遭遇的十多位老人,感觉被骗后报警。郑州市公安局未来路派出所已对此展开调查。
老人注意!刘大爷是这样被骗的
公司打电话推荐收藏品,称有活动,免费获得纪念品,吸引客户来公司参观。
去参加活动,业务员蛊惑买收藏品,不但可以升值,两年后公司还会回收这些邮票和钱币,收益率在30%以上。
快到藏品回收日期,公司早已关门“跑路”,电话没人接听。有些藏品只值几百元。
民警提醒
老人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投资心理急切。全国各地类似诈骗很多,受害者大多是老年人,不法分子抓住部分老年人有收藏爱好,但不具备识别收藏品真伪的特点,以“高价回购”、“溢价回购”等口号作为招揽顾客的“制胜法宝”,进行诈骗。
事件|领免费纪念品,却买了几万元邮票
刘大爷今年67岁,退休后一直在家闲着。两年前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刘大爷并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知道自己电话的,电话中的女子除了耐心询问他的生活爱好外,一再向他推荐收藏品,称升值快,能挣钱,还说周末公司搞活动,去参加活动的人,将免费获得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
周末闲着没事,刘大爷决定去领免费纪念品。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为了区区十几元的纪念品,他在业务员蛊惑下,买了几万元的邮票。业务员声称做的是国家支持的新兴文化产业,公司把邮票和钱币抵押给客户,他们拿着客户的钱来炒作这些邮票和钱币,这些藏品不但可以升值,两年后公司还会回收这些邮票和钱币,收益率在30%以上。
从2014年至今,刘大爷先后在三家公司,购买了价值50万元的收藏品。由于家人反对,他买藏品的钱,大多是以10%的高息借来的。当时想着藏品至少获益30%,还10%利息,自己还有20%的收益。刘大爷认为这投资划算。
被骗|承诺收益30%,到期3家公司全跑路
买藏品时,这些公司均承诺两年后会回收藏品,收益在30%以上。从今年7月开始,随着藏品回收日期临近,刘大爷决定卖藏品,回笼资金,还高息。但随后他发现,这些公司全关门“跑路”了,电话也没人接听。就在刘大爷六神无主时,又一家公司表示,愿帮刘大爷出手藏品,但刘大爷必须花8000元买一套剪纸成其会员。由于拿不出钱,在对方的建议下,刘大爷拿其价值6万元藏品,换了对方一幅价值6万元的画,对方表示将在今年9月,帮其在北京拍卖藏品。刘大爷对自己是否被骗心中没底。
刘大爷透露,其投资最早的一家公司,是位于郑州未来路名为鑫宝德的收藏公司,第二家是位于金水路名为生源的收藏公司,第三家是位于郑汴路与英协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收藏公司。
记者昨天跟随刘大爷先后到3家公司走访,发现这些公司全都大门紧闭。其间,不时有老人前来询问情况。
在郑汴路与英协路交叉口西南角一大厦门前,两位大妈得知刘大爷的遭遇后,立即围上来告诉记者,她们受蛊惑后也在该大厦25楼一收藏公司内,购买了十几万元的藏品,现在该公司已关门跑路。在该大厦门卫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公司是租的房子,都是突然跑的,这两天一直有老人来询问此事。
调查|藏品价值几百元,老人报案
在该大厦另一家收藏公司内,摆放了很多邮票钱币字画。一老人拿着几幅字,称是自己的收藏,要出售。该公司业务员看后,要求老人先买幅画成为会员,再帮其拍卖。该公司业务员告诉记者,公司与国内多家拍卖公司有合作。
记者询问其是否有相关资质时,该业务员表示有。随后拿出营业执照让记者看。记者看到,该营业执照显示,其公司经营范围是销售礼品,注册资金为10万元,并没有拍卖业务。
刘大爷告诉记者,他就是在这家公司,用价值6万元的藏品交换了一幅画。几经交涉,该公司业务员答应归还刘大爷的藏品。随后,该公司业务员归还了刘大爷的8件藏品。
刘大爷告诉记者,这样的藏品他有30多件,有邮票、钱币、纪念币、字画等,其中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邮票,一套是3.98万元,刘买了5套;一套港澳台珍藏钱币,价值9999元,刘买了4套;而每套价格4980元的第四套人民币大全套,刘大爷买了13套。
记者咨询刘大爷买的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大版邮票得知,中国邮政于2015年7月31日特别发行《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邮票1套1枚,面值1.2元,现在该邮票单枚价格为5元。该套邮票的珍藏册(含单票1枚、大版票1张、个性化票1张、首日封1枚)目前为600元一套。几位老人感觉被骗,马上报案。
苦衷|老人被骗,不敢跟儿女说
据受理此案的郑州市公安局未来路派出所民警透露,这两天,该派出所已接到十多位老人报案。这种诈骗案件首先是通过打电话吸引客户来公司参观,赠送小礼品,紧接着便开始一步步地进入诈骗团伙的圈套中。全国各地类似诈骗很多,受害者大多是老年人。
让记者意外的是,接受采访的几位老人,均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他们告诉记者,他们搞投资家人并不知道。担心家人知道被骗后被家人埋怨。而警方之所以一直不能立案,原因也是好多老人被骗后不愿报案,警方无法及时掌握证据。
对此,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赵连河认为,很多老年人因生活单一,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也更强烈,而伪劣收藏品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们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有所下降,容易被蒙蔽。很多老年人和子女在一起时间少,缺乏关爱,在群体活动时易受影响。工商部门应加强对商家虚假宣传的惩处;警方需加大对诈骗、信息泄露、假收藏品违法产业链打击力度;政府、社区和家庭应加强对老年群体和个体的精神关怀,防止老人和现实生活隔得太远,陷入孤单无助的精神状态,从而上当受骗。
从2013年开始,孙淑君和老伴通过电话营销的方式,购买了超过10万元的“收藏品”,包括各种“金币”、“银币”、“纪念章”以及所谓的书画“真迹”。老人的等待从来没有结果——两年来,收藏品公司所言的上门回收藏品,始终只是一个美好的承诺。
很多收藏爱好者都认为,年代越久的收藏品就越值钱。收藏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就很值钱的东西,现在仍会很值钱;当时不值钱的东西,现在还是不值钱。由于各地的收藏氛围、购买能力不尽相同,一件藏品在不同场合的“身价”可能会有很大差距。
收藏品作为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项目之一,已经逐渐进入普通市民中。而近期,有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假冒收藏品公司员工,以低价销售高价回收为诱饵,忽悠市民上当,公安部门发布提示,揭露了这些骗局。
昨天上午10点,河南商报记者陪同张先生来到河南省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他的和田玉玺进行检测。同样不放心的还有市民赵先生,几天前,他老伴花了900多元从郑州一家收藏品公司购买了一套银卡收藏册。
曾在郑州一收藏品公司工作过的袁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曾明确要求推销人员不准向客户承诺回购期限。河南舒展律师事务所律师杜昃声认为,“收藏品高价回购”,主要问题不在于“回购”,而是因为有些商家承诺高价回购后携款潜逃。
内幕人士详解邀约话术 来看看销售人员是如何把藏品推销出去的 该公司负责招聘的主管程先生称,销售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前来免费领取银币的客户推销公司的收藏品。小方说,在销售心理学中这叫“从众心理”,就是当客户拿不定主意时,他会盲从其他人的消费。
每逢10月到来年2月销售旺季,各种骗子也大幅增多,投资者必须小心辨认。广东粤宝钱币分析师王超宇提醒,“大全套”是非专业的通俗叫法,并没有出现过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各类贵金属币的正式名称上。
近年来大众收藏品市场的火爆,使得很多居心不良的骗子也把“捞一把”的希望瞄上了这个市场,他们利用很多人对收藏市场的一知半解,打着“高价回购藏品”的大旗,坑骗收藏品市场的投资者,投资者应引以为戒。
百余名中老年人投资收藏品,被销售人员承诺的加价回购迷惑,被骗1200余万元。检方认为,王文胜、李进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两人的刑事责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先生接到一个电话,让这个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于是,从8月21日开始,一直到9月5日,刘先生不断收到这些公司寄来的收藏品,承运方均为顺丰快递公司。
如果你是一位收藏品爱好者,有电视购物或网络购物的经历,且经常收到陌生电话、短信、邮件,内容都是以高额回报为由推销其收藏品,那可真要小心了。因为,你很可能被骗子“盯”上了。
烟标与火花是卷烟与火柴的商标,位列国际流行的四大收藏品(还包括邮票、钱币)之中。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有1904年至1952年的烟标及图样113枚、1920年至1952年的火花及图样22枚,反映了这一时期卷烟、火柴工业的状况和产品设计风格。
迷信收藏品 老人被骗倾家荡产
相信销售员“一年后溢价回购”的承诺,郑州老太张英花光存款、抛光股票甚至借外债,花49万元买下51套收藏品,结果“回购”承诺难以兑现。
一个特大电信诈骗团伙,假装电视购物回访赠送礼品,一年时间骗取受害者钱财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于某交代了两人自2015年以来组织他人以“电视购物中奖需支付额外费用”的方式,骗取受害者钱财共计2014万余元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