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抓转型、防风险促稳定,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良好态势。经济学家喻新安率领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对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难点,并对下半年经济形势进行了预判,提出了六点建议。
上半年经济运行显现
五大亮点
1
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明显高于全国
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954.90亿元,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8.0%、12.6%和11.5%,分别高于全国2.0个、3.6个和1.2个百分点。
2
主要先行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工业用电由负转正,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累计增长1.8%,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小幅回升,上半年,全省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3.6%和3.1%,其中全省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16.5%。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8%,降幅较1—3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
3
结构继续优化
服务业发展持续加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比去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3%,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3%,比二产贡献率高2.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内部结构优化,上半年,高成长性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六大高载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1%,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互联网+”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速渗透,众创平台、网络约车等新型服务模式在各地全面铺开,极大地激发了经济活力。E贸易爆发式增长,上半年郑州市E贸易总业务量达1560.12万单,货值14.02亿元,单量总数位居全国试点城市首位。
4
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升
一是库存减少,到6月底止,全省的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比去年峰值缩短3.5个月,前5个月全省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下降8.2%,工业企业库存和商品房库存都在减少。二是成本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23元,比去年全年下降0.29元。三是利润增加,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13.67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40个大类行业中,28个大类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居民收入继续提高。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0%。四是补短板步伐加快。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投资8317.44亿元,增长16.4%,比二产高8.0个百分点;全省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927.02亿元,同比增长32.1%,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19.5个百分点。五是新兴供给成长加快。上半年,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3%、12.6%,增速分别快于全省工业1.3个和4.6个百分点,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能。
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效应凸显
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助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大众创业态势向好。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28.2万户,位居全国第6位、中部六省第1位;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由商事改革前的24户提升到36户;全省创业活力指数(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和市场主体总量比率)达到25.2%,较商事改革前提升了2.3个百分点。
当前河南经济存在
五大难点
课题组分析认为,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平稳,但下半年影响经济稳定的因素不少,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1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从我省经济运行周期上看,正处在下行寻底和波动筑底的底部区域。从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经济指标都呈现回落态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回落0.5个、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年底分别回落3.1个、3.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较上年同期和上年年底分别回落0.7个、0.9个百分点。
2
部分传统行业经营依然困难
今年以来,工业市场需求依旧偏弱,部分传统行业受困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等影响,生产经营情况依旧不容乐观。1—5月,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均超过3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盈转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亏损39.19亿元;传统行业生产放缓、效益下降,相应用工人员也同比减少,形成了一定安置压力。重点产品价格低位运行,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3.8%,连续49个月下降,整个市场需求疲软状况没有根本性好转。
3
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压力加大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6%,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下降3.1个和3.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降低。民间投资大幅回落,上半年,全省民间投资累计完成13420.32亿元,增长4.4%,增幅同比回落12.0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比重为78.3%,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动力不足,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8050.41亿元,增长8.3%,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降低5.2个和2.4个百分点。
4
外贸形势下滑压力加大
受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电子信息产业大幅回落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省进口和出口呈双下滑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798.9亿元,同比下降11.4%,下降幅度大于全国。
5
新旧动力转换压力加大
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过渡阶段、竞争优势从低成本向资本和技术转变的关键阶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刻不容缓。但全省新旧动力转换较为缓慢,今年上半年,全省六大高载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增长12.9%,增速高于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同回落11.4个百分点。足见短期内新兴力量还难以对冲传统动力的下行力量。
下半年经济走势
六大预判
1
有能力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
从基本面看,河南仍处在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动力和潜力。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之中,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后发优势比较明显。从经济运行轨迹看,河南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提高,经济增速在向这个阶段的潜在生产率收敛,波动空间收窄。从政策措施效应看,上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效应将继续释放。综合判断,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能够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2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升
一是目前的房地产开发节奏、资金到位情况、库存变化、销售现状表明,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回暖。二是产能过剩将继续抑制重化工行业的投资增长,但消费需求稳定、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等政策,将提高轻工、纺织等消费型制造业的投资意愿,制造业投资会缓中趋稳。三是随着“八大专项”的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全力推进,“1816”投资促进计划的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强力推进等,将推进基础设施投资稳中有升。
3
消费需求基本稳定
多项政策措施推动消费市场升温,夯实了消费基础。电商网购等新型消费模式,降低了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居民的购买力,增加了消费意愿。旅游、休闲、文化、健身等新兴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涌现。如果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切实提高消费品供给的质量,提高诚信水平,居民消费倾向会进一步提高。
4
进出口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
下半年我省外贸形势依旧严峻。一是传统贸易优势逐渐弱化,而新的贸易竞争优势形成缓慢;二是传统市场增幅已经有限,而培育新市场的步伐相对缓慢;三是传统的刺激外贸增长的政策效应递减,而新的外贸增长更加依赖长期的自主创新;同时,国际贸易摩擦频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将对我省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5
CPI微涨 PPI跌幅收窄
下半年,价格总水平将延续偏弱走势,在低位平稳运行。一是宏观经济环境趋于改善。去年下半年以来,稳增长政策加力增效,效果正逐渐显现,价格总水平运行的宏观环境趋于改善。二是房地产市场有望延续回暖势头。三是部分农副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在国家调控政策作用下,小麦、稻谷等主粮品种价格将保持总体稳定;受周期性、季节性因素等影响,生猪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蔬菜价格涨幅可能略高于上年,禽蛋价格也可能稳中趋升。四是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低位企稳。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价格运行态势将低位企稳回升,CPI同比涨幅将高于上半年,PPI同比降幅将低于上半年。
6
三大攻坚战成为亮点
一是扶贫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头等大事,下半年有望深入推进。二是国企改革攻坚战。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市场化选聘经营者、员工持股等试点将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坚定目标、依法治理、突出重点、标本结合,确保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取得新进展。
保态势稳增长
六策并举
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对“十三五”目标的实现关系极大。课题组认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六策并举,同心协力保态势稳增长。
1
坚持项目投资带动
坚持招商引资添增量,以项目为抓手扩投资,发挥项目投资在扩内需、调结构、补短板、稳增长、控风险、惠民生中的综合效应。根据建设“四个大省”和保护生态、治理污染的需要,上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项目。以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构建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推动“十三五”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开工建设,落实并启动“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清单,开工建设一批道路、轨道交通等项目。
2
坚持结构升级带动
把加快新旧产业动力转换作为中心任务,以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趋势为导向,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四个大省建设。增强“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优化区域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深入推动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促进“两区”升级,发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由贸易区、创新试验区、郑东新区等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
坚持多极协同带动
以全球视野推进郑州国际商都建设,推动“四港联动”,增强融入世界城市体系、服务中西部发展和辐射带动全省的能力。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示范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以点带面、点面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一极”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三圈”和“八轴带”的互联互通互动。促进县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合作,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按照一核带动、轴带支撑、圈层推进的思路展开区域内合作。
4
坚持创新创业带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信息经济、智能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高成长服务业、时尚消费等为重点,培育发展壮大新经济增长点。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抢占发展制高点。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依托“互联网+”,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促进新动力成长。
5
坚持扬长补短带动
充分利用我省拥有四大国家战略、国家级城市群、米字形高铁、举省融入新的三大国家战略等新优势,努力赢得不断向好的区域发展新态势。想方设法弥补存在的短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破解扶贫脱贫短板。持续实施“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承载能力,破解城镇化滞后短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转变、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破解服务业发展短板。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为我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破解科教发展短板。
6
坚持改革开放带动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完善改革推进的思路、工作机制、方式方法,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改革。进一步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推进各类功能性口岸建设。扩大开放招商,依托科学发展载体开展链式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持续优化开放环境,推动招商由主要靠优惠政策向主要靠优质综合服务转变。
策划:孙德中郭津芦瑞执行樊霞 课题组成员:喻新安杨雪梅张舰王威刘战国刘玉玲杜文娟
通知指出,支持洛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科技研发、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区域性生产服务基地。支持开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产业,强化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定位,打造与郑州紧密衔接的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区。
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管理局了解到,截至8月10日,北京市累计接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来水超过15亿立方米,供水水质均符合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
至8月10日,北京累计接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来水超15亿立方米。
春风化雨润中原,坚定信心谋发展。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呈现光明前景。
1-4月,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53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第二产业5.1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7.7%,高于第二产业17.9个百分点。一季度,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营业利润增长19.8%;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增长10.4%。
今天,已试点4年的营改增全面推开,昔日地方第一大税——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将这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最深刻的财税改革推向高潮。营改增的全面推开,成为重塑中国财税制度的新起点。
刘曙光代表:主动“瘦身健体”,才能让发展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做产业规划时,什么新鲜上什么,导致风电、光伏、海洋工程等朝阳产业很快又陷入过剩。
必须看到,尽管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制造强国建设,不仅是时代赋予制造业的历史使命,更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战略抉择。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必须进行重大战略和政策安排:第一,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了系统阐述。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后,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相应转变。
在做减法的同时,各地纷纷出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快布局相关项目,在调结构上努力做加法。” 这个成功案例是近年来各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促经济升级的典型“缩影”。
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一降一升”诠释出鲜明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
记者从财税部门获悉,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积极研究包括生活服务业在内的相关行业的“营改增”试点方案。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专家表示,接下来有可能几个行业一起推进,财税部门已经开始着手对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行业进行营改增调研。
日本实力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全球都居于垄断地位,牢牢把控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的汽车核心零部件市场。 在澳大利亚,今年6月份,日本精工就因同另外两家日本轴承制造商组建卡特尔联盟,密谋在澳大利亚市场对轴承产品的价格进行操纵,日前在澳大利亚被处以300万美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