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郏县交通运输局客运公司就有这样一位被称为“大块头”的爱心人士——安全科科长王国珍,他从1999年4月开始首次献血至今,17年如一日坚持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40次,献血总量达15000多毫升,是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3倍多。而在他的带动下,包括他的妻儿、同事在内,至少有180多人也开始义务献血。他是如何走上义务献血路的?这么多年的坚持对他意味着什么? □东方今报记者 王俊生 通讯员 宁建鹏
为献血他戒掉了喝酒的嗜好
6月11日,记者在郏县客运公司见到了现年49岁、被同事们戏称为“大块头”的王国珍。1.8米的个子,近100公斤的块头,完美诠释了“大块头”三个字。
谈起首次献血以及自己“大块头”的外号,他哈哈大笑。
17年前的1999年,当时的王国珍在郏县客运公司客运南站任副站长。3月底的一天,公司通知说,要组织职工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希望参与者近日不要饮酒、注意睡眠,确保以最好的状态参与其中。接到通知后,当年刚三十出头的他便率先报了名。献血的前一周,向来喜欢喝两杯的他,靠自己的毅力戒酒水、禁荤食、早起早睡,充分做好了各项准备。当年的4月12日,王国珍和公司的其他同志一道来到郏县人民医院,第一次献出了自己的200毫升血液。
“献血前,我和很多同事一样,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点紧张,担心身体能否受得了。但献血后感到和平时没啥差异,同事们就开玩笑说我是大块头、壮小伙、身体棒。自打那天起,我就常想,人本身有造血功能,一年献几次血,就会催发自身的造血能力,就好像鱼缸里的水经常更换一样,对身体一定会有好处。既然对人体没有伤害,还能挽救他人于危难,为啥不坚持下来?”采访中,王国珍说到此处微微一笑。
“没有献血前,他爱喝酒,一天不喝就着急。自从第一次献血后,他就戒掉了自己的喝酒嗜好。他说,既然献血,就要献出最优质的血,让血站放心,让病人有用。”曾经长时间和王国珍在一起工作的职工李明灿,提起王国珍戒酒一事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个汉子!”
17年的坚持
从第一次献血后,隔三差五去一次医院成了王国珍的习惯。用他的话说,参加无偿献血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病患者来说,则是生的希望,“我觉得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17年,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无比漫长,很多人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总是无所谓地摆摆手。不是不屑说,而是他内心真实想法的流露——把一件事当真了,不自觉就会走下去,所以说这种背景下的坚持是出自本心,何必对外人反反复复地解释?王国珍说,以前,郏县街头没有爱心献血屋,他总是利用出差去平顶山客运总站办事的时间,顺便到市中心血站或停放在街上的献血车里无偿献血。后来,郏县经二路建起了“爱心献血屋”,他就经常到这里无偿献血。每次准备献血的前一周,他就会主动进入状态——不吃油腻食物、不服药、不抽烟。
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当天中午,王国珍利用午间休息时间,来到郏县经二路中段的爱心献血屋,再次献出了自己的400毫升血液。而之前的一周时间,他已经提前在饮食、睡眠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
7本献血证的重量
为何选择5月12日献血?“这天是汶川地震纪念日,我觉得这一天献血更有意义。”王国珍如是说。
在王国珍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满载着一次又一次无偿献血记录的7本献血证。仔细翻看这7本献血证,记者粗略计算后发现,17年来,王国珍共计无偿献血40次,累计献血总量达15000多毫升。如果按一个健康成年人全身血量4000毫升来计算,他献的血是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3倍多。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已能够挽救18个病人的生命。
王国珍无私奉献的拳拳爱心得到了社会和上级卫生部门的充分肯定。2010年12月,他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5年11月,他又被以上三个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180多人受其影响参与无偿献血
17年来,无偿献血已成为王国珍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如此,他在自己奉献爱心的同时,还经常以亲身经历去劝说身边的亲友及同志们参与其中。
“很多人并不是不愿献血,而是对献血不了解,甚至认为会伤害身体。”王国珍告诉记者,自己17年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佐证,“所以我经常利用工作之余、私下聚会等场合,向身边的同事、朋友解释无偿献血的流程,告诉他们献血对身体没有伤害。”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了进来,先是他的妻子、儿子,之后他所在的郏县交通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纷纷加入到义务献血的行列。
“之前的确不了解献血,但老王经常在我们跟前说,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提起王国珍,该单位职工老侯感慨不已,“受他的影响,我参加义务献血已经5年了,我身边的不少人也因此加入了义务献血的行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郏县交通系统已先后有180多名干部职工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比如我所认识的李振松、张晓军、王克军三个同志,他们已分别无偿献血5000毫升、4600毫升、4000毫升。”采访中,郏县交通运输局一位负责人提及王国珍的示范作用连连赞叹,“单位的很多年轻人都有过献血经历,少则三五次,多则一二十次。用他们的话说,‘大块头’17年都坚持下来了,咱身体也不差,总不能落后啊!”
如今,王国珍还在继续着他的奉献之路。采访中,他憨厚地笑言:“我是一名党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值得夸耀。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只要自己符合国家献血的要求,我就会将献血一直坚持下去。”
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及运送营养物资的能力增强,降低血脂,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癌症发病率。
黄群、黄辉兄弟二人喜获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的事儿,当地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9月21日,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河南电台FM90.0 My Radio 、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承办的“我为祖国献热血——无偿献血周”启动仪式在河南广播大厦举行。
扶沟市民姜先生连续多年无偿献血,6月10日,其父从郑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医院治疗出院后,他拿着献血证、身份证等到扶沟县人民医院直接报销了父亲的临床用血费用,不用再到周口市中心血站报销。这一切得益于2015年1月1日起我市新增了13家拥有临床用血费用直报资格的医院。
什么是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就是指健康适龄公民自觉自愿献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而献血者不要任何报酬。
一家三口热心于公益事业,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三人均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牌获得者。“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今后,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献血后会不会头晕?
(霍发林 申芳兴 吴兆军)“这些奖项是对我无偿献血的肯定。他的家里珍藏着24本全部写满的献血证,上面记录着15年来他无偿献全血4200毫升,捐献机采血小板一份共10次折算2000毫升,捐献机采血小板双份共66次,折算26400毫升。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近来出台加分新规,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者,其直系子女参加中考可获得加分。消息一出引起广泛议论。无偿献血本值得鼓励,但与中考加分进行捆绑,让无偿奉献变成“有利可图”,显然是一种拿利欲熏“爱心”的荒唐之举。
无偿献血的制度要求,献血者必须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且不得超过60周岁(经常献血者可延长至65周岁),女性体重必须超过45千克,而男性体重在50千克以上
6月13日下午,世界无偿献血日来临之际,郑州快速公交公司B12路20名公交车长下班后来到郑州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当天下午共采血8000毫升。血液中心的医护工作称,目前对血液的需求远大于无偿献血量,如果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挽救更多的生命。
45岁的孟增军,因为曾经在险境中被陌生人搭救而立志帮助他人。” 孟增军现在有14本献血证,邢台市给他颁发了3枚无偿献血金质奖章和一个银质奖章,还有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2008年至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奖铜奖的荣誉证书。
45岁的孟增军,因为曾经在险境中被陌生人搭救而立志帮助他人。” 孟增军现在有14本献血证,邢台市给他颁发了3枚无偿献血金质奖章和一个银质奖章,还有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2008年至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奖铜奖的荣誉证书。
无偿献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开封市红十字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协助政府进行无偿献血表彰工作”的职责和要求,积极协助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表彰工作,推动了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无偿献血宣传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人物。金宏霞就是市红十字会开展无偿献血宣传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