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以往有个大病小病,都喜欢往大医院跑,却又常常面临着诸如“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状况。平日里能不能有一些“随叫随到”的大夫,头疼脑热等小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重病、大病还能得到相对精准的就医指导和分流?而今后,这样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记者从近期召开的省政府县域综合医改及健康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在巩义、兰考、中牟、宜阳、郏县、安阳县、睢县、息县、郸城、泌阳等10个试点县(市)率先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到2018年率先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电子健康档案,到2020年将实现城乡家庭签约医生全覆盖。
那么,什么是家庭医生?他们会提供哪些健康服务?全面推广开来,当前还面临哪些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寻常百姓家里的健康“守门人”
在家庭医生得到大力推进的时代,我省已有部分县市进行了先期探索。洛阳市涧西区珠江路社区是全市首个开展“家庭医生负责制”的社区,记者切身体会到这里的“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的便利。
5月23日下午,珠江路社区82岁的李淑贞老人突然发烧、咳嗽,儿子随即拨通了家庭医生李红芳的电话。不到10分钟,李红芳和护士郑妍就带着药箱上了门。
“自从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了约,一有事我们就给李大夫打电话。”据李淑贞的儿子介绍,母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慢性病,前两年又因右腿烧伤住院,出院后一直行动不便。李红芳得知老人的情况后,就坚持每天上门换药,还对老人的饮食、肢体活动等进行健康指导,从未间断。
珠江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6个,他们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巡诊、家庭健康指导、家庭护理、家庭出诊、家庭康复指导及个性化的按需签约服务,尤其是为大量特殊人群及孤寡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如今,该中心已签约服务近千人。
“家庭医生,又称为全科医生,是由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的医生,以团队服务形式为签约居民家庭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这种服务是全面的、持续的及个性化的,他们是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省卫计委科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家庭医生制度在发达国家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较为成熟。如今,家庭医生群体也在悄然走进了我们的寻常百姓家。上世纪80年代末,家庭医学理念传入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国务院在2011年印发的《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家庭医生制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省自2010年起大力推进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主要通过在职医生转岗培训、医学院校学生“5+3”模式(“5年本科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培训”)培训全科医生。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39个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从“陌生”到“熟悉”的转变之困
目前,国内对家庭医生的定位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不可否认,一方面政府在大力推进,而另一方面,家庭医生在当前存在着“人才紧缺”的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累计有17.3万人,但真正注册者仅有6万余人,即有三分之二的可注册全科医生者并没有将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具体到河南,目前我省共培训全科医生2.7万人,但真正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仅有1万余人。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全科医生仅占医生总数的6%,而这一比例在美国是30%—40%,在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则接近50%。按照“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目标,我国还需要28万—42万名全科医生。
“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对全科医生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影响了岗位的吸引力和信任度。”谈及全科医生“人才紧缺”的原因,相关人士这样说到。
三门峡市黄河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刘戈告诉记者:“全科医生要经过全方位的综合培训,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急症的多面手。即便这样,但多数患者心中仍然信赖专科大夫,认为大而全不如专而精。”他告诉记者。
“在参加全科医生培训前,我在内科工作,培训后还是回到内科,工作环境和模式基本没有变化。”鹤壁市淇县黄洞乡卫生院岳秀文医生结合工作实际谈到,目前从村卫生室到城市的三甲医院,现行医疗服务模式仍然以专科为主,真正的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除此之外,由于家庭医生对待遇、职称晋升、职业发展空间等问题的担忧,也成为一些医学院校学生不愿将这个职业作为最终就业上岗的第一选择。
“从陌生到熟悉,还需要过程和时间的考验。”一位社区家庭医生这样说到。
打通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
自国家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一直在大力推进构建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有序就医格局。
“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进,可以让更多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诊治,助推分级诊疗模式的真正建立,两者之间是相互支撑的体系建设。”省卫计委科技教育处处长王金河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医生不仅方便居民就近看病,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居民的求医需求进行科学合理分流,进行健康管理和教育,切实将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打通了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
看病就医需要建立在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基础之上。谈到当前家庭医生人才紧缺、公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王金河表示,下一步不但要加大对全科医生政策和理念的宣传,还要增加全科医疗服务平台的建设。
根据部署,我省试点县将采取“签约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的层级化契约服务模式,签约服务团队以区域内医疗资源作支撑,以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作后盾,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在近期我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科医生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健全全科医生职称晋升及注册制度、加强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加快推进全科医疗服务等,多方推进全科医生制度的尽快落地。
此外,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全科医生今后除了院校阶段享受的“两免一补”政策外,在三年规培期间还将享有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的每人4.2万元的专项补助经费,同时政府对从事全科医生岗位的人员还特设了岗位津贴计划。
相信随着这些好政策的深入推进,“拥有一个家庭医生为自己打点健康”的梦想将会触手可及。
确保到2020年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2~3名全科医生,我省“十三五”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将从三方面发力。
昨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五一”过后,湖北武汉市居民可以和家庭(全科)医生团队签约,享受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服务,一年费用为95元,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医保基金支付。有专家认为,人头包干的服务费用支付方式有待改进,否则医生很可能会为了增加服务量,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
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在职学历提升计划,为县级医疗机构资助研究生学历教育600人(含中医100人),为乡镇卫生院资助本科学历教育5500人(含中医500人)。城市二级以上医院新进的医学类毕业生,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3年内须到县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连续帮扶半年以上。
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类似,美国的全科医生是其国民健康最重要的“守门人”。2010年在中国培训全科医生的波克雷尔(中)已在美国担任20多年全科医生,图为他同两位中方的全科医生交流。
今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海波在广东团全体会议上呼吁,加快培养儿科、全科医生最重要的问题是增强医生岗位的吸引力,否则培养了大量的医生,没有岗位吸引力还是没人去。
据法国《20分钟报》12月4日报道,法国一名医生被指控在工作期间利用工作之便性侵多名女性,并拍摄录像。
《意见》明确,实施基层骨干医师培养计划,为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培训业务骨干9600名、2.5万名、1.5万名。在编制人事管理上,《意见》规定,县级公立医院的空余编制要优先用于急需的紧缺医疗卫生人才和长期到乡镇卫生院帮扶的医疗卫生人才。
以全科医生制度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改革,被寄托了中国医改星火燎原的希望 刘利群: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医疗卫生改革,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的任务。
昨日,记者获悉,根据《河南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健康指标,到2015年,我省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或接近74岁。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就近享受方便又放心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多的百姓形成了“常见病慢性病就近看病”的就医习惯,“全国人民上协和”的就医观念开始有了变化。为方便异地就医的患者报销医药费,国内信息平台已经与16个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的衔接机制在探索中逐渐明晰,百姓就医的“接力”保障初步形成。
映象网讯(记者 曾岩 胡倩 通讯员 王辉)他是一名“老检修”,自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从事变电站检修工作,22年来,有18年时间都是在检修工作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