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平萍张建新)2月29日至3月1日,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形势,研究安排城市工作,进一步更新理念、把握方向、明确任务、完善举措,更好更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城市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领导邓凯、李克、尹晋华、吴天君、赵素萍、夏杰、李文慧、陶明伦、刘春良、蒋笃运、徐济超、王铁、张广智、李亚、王艳玲、张维宁、史济春、靳绥东出席会议。
郭庚茂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市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继2013年首次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去年底又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对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形势、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全面阐述和部署。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又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四个更加”的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部署要求上来,深入领会、认真落实。
郭庚茂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好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传统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进入了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但河南城镇化水平低、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推进城镇化、发展壮大城市,能够有效改善供给、创造需求、带动周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有利于集约配置资源、促进分工协作、产生规模效益,加快实现现代化;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加快知识传播、推动技术创新、延续历史文脉,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我们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好城市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郭庚茂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委对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理,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一发动全身”的综合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集约节约、生态宜居、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城市,更好更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强力支撑。第一,更好更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一要摆上突出位置。把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一发动全身”的战略举措,作为“十三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任务,更好发挥新型城镇化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积极作用。二要自觉遵循规律。立足省情,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过程。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规律,推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人口和用地相匹配,推动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三要注重科学推进。突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实施“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常住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突出产业为基,通过产业集聚带动就业岗位增加,通过就业岗位增加带动劳动力转移,以产业集聚的程度来决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形成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突出交通先行,加快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完善内捷外畅公路网,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多式联运的大交通格局,以成熟便利的交通体系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形成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引导城市产业和功能的合理布局。第二,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我省人多资源少的客观实际和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着当前城镇化的主要方向是集聚而不是分散,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市空间格局。一要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推动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提升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二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优先发展大中城市。把发展大中城市放在优先位置,实施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做强做大郑州这个核心龙头,推动地区性中心城市和县级城市发展壮大,有重点地发展一批小城镇。三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前提下,按照局部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产业复合和功能复合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分批推进的基本思路,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四要构建“一极三圈八轴带”空间格局。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增长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培育形成辐射八方的米字形现代城镇产业发展轴带,构建放射状、“葫芦串”、集群型、网络化城镇空间布局,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第三,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一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创新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全过程。坚持协调理念,从中原城市群和城乡整体协调的高度确定城市定位、谋划城市发展;坚持精明增长和紧凑城市建设理念,根据城市的人口变化、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大城市中心区和产业特性具备条件的中小城镇要贯彻复合城区建设理念,实行一二三次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布局。创新城市规划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提高规划的公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革规划体制,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的协调衔接。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的严肃性,依法批准的城市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凡是违反规划的行为,都要严肃追究责任。各类城市规划的修改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从制度上防止随意修改。二要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统筹好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协调推进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新旧结合,以新补旧,以旧促新。统筹地下建设和地上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加快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和综合管廊实施,解决“逢雨必涝”“马路拉链”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矛盾和问题。统筹建设速度和质量安全,遵循建设规律,严把安全关、质量关,落实安全责任终身追究制,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加强城市防灾应急管理,切实保障城市安全。三要强化城市管理和服务。实行人性化管理服务,从城市居民的需求和感受出发,寓服务于管理和执法中,简化办事程序,最大限度便利群众。完善治理机制,健全城市基层治理机制,落实市、区、街道、社区管理服务责任;健全公共服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公开,推进城市治理阳光运行。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晰化,实现城市管理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第四,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推动产城相融、方便群众生活、强化生态建设,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现代化宜居宜业之所,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第五,增强城市发展动力。一要加快改革步伐。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管理机制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重点解决“钱”“地”“管”等问题,向市场要资金,向创新要效益,向改革要服务。二要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让城市更智慧、运行更高效、生活更便捷。三要提升城市品位。充分挖掘和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独特优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和利用,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完整交给后人。牢固树立中原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品质,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努力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富有个性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郭庚茂强调,要提高统筹推进城市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省各级党委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把好方向、统筹指导、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取得新成效。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推进依法治理,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下大气力抓依法治市,促进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要建设高素质城市干部队伍,要强化科学态度养成,强化先进理念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培训,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城镇建设的需要;要凝聚发展合力,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使之同心同向行动,汇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市民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中的主人翁意识。结合文明河南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以个体文明素质的提高促进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
谢伏瞻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放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谋划推动,积极探索符合河南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城市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城市作用显著提升,有效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已成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同时,我省还不同程度存在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形态和规模结构不够合理、城市规划重视不够、城市建设水平不高、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等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做好城市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城市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大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目标的战略高度,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强化举措,齐抓共管,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谢伏瞻强调,要统筹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一要全面提升城市规划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组织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城市各层次规划。全面推行城市设计,争取三至五年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加快实施“多规合一”,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要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扩容提升,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和棚户区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和质量。三要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破解城乡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拆除“信息墙”,打通“信息路”,编织“信息网”,推动形成用大数据说话、用大数据决策、用大数据管理、用大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强化城市安全管理,抓紧编织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安全网。大力传承培育城市文化,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培育城市精神,提升市民素质。加强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城市“脏、乱、差”等问题。
谢伏瞻强调,要创新体制机制,为做好城市工作、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强保障。创新城市依法依规治理机制,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城市。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做到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全面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广泛吸收各类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队伍,加强规划师、建筑师等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规划院、建筑师事务所和智库研究机构,为做好城市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创新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考核评价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优者奖、劣者罚的生动局面。
李克对会议进行总结,并对2016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许昌市、郑州市、开封市、漯河市、鹤壁市、长垣县等6家单位在会议上先后发言。
在推进城镇化精神层面建设时,普及现代城市文明不仅表现在培育富有现代品格的城市精神,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发展环境,还表现为充分尊重乡村文明。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农民进城的意愿已从最高时期的80%降低到目前的30%到50%。
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主持召开市政府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筹备、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市领导杨青玖、乔学达、宫松奇、魏超杰出席会议,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邀列席会议。
据报道,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靠行政命令、搞运动式,但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存在人为推高城镇化率数字乱象。
据报道,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靠行政命令、搞运动式,但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存在人为推高城镇化率数字乱象。
未来三年,我市都市区发展战略格局形成,城乡基础设施质量过硬,空气质量逐步好转,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解决“垃圾围村”现象、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郑州给未来画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2016年~2018年,郑州各县城、组团有安置房项目共计118个,打造市政道路158个,投资66.93亿元。
2016年~2018年,郑州各县城、组团有安置房项目共计118个,打造市政道路158个,投资66.93亿元。
参与城镇化的是人,而不是户口,人口往城市集中的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农村户口“含金量”在提高,乡村越来越有吸引力,应该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随着各地新城规划的兴起,全国进入了一轮新城规划热,一些地方在新城规划中纷纷扩张规模,扩大人口容量。
只有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才能打破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才能让社会发展的潜力充分涌流。
只要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之间找准了平衡点,就能够顺利地进行鸟枪换炮和战略腾挪,实现“三化”的同步发展,而在这同步发展之中,改变最大、受益最大的还是农民。
中央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到2020年把一亿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变成市民,“人地钱”挂钩政策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具体举措。
根据目标,我省每年实现100万人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接近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