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河南文艺犹如一座芬芳的百花园,向国人、向世界展示着河南人的精气神儿,而民间文艺则是这座百花园中散发着泥土清香、延续着民族根脉、根植于民族基因的花朵,看似普通实则厚重,蕴含着迷人的魅力。在公元2015年的岁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迎来了新主席,他,就是59岁的程健君。他说,他将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一起,把根留住,让大家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
【印象】
他身着中式服装,背后是大部头作品
走进程健君的办公室,一排高大的书柜散发着幽幽书香。 和一般人不同,这份书香里,夹杂着一股陈旧中不乏清新的泥土味儿。
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味道?看看这些书的名字,就找到了答案。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县卷、《中国民俗志》河南县卷、《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滑县卷)、《中国泥彩塑集成》浚县泥咕咕卷、《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河南老字号》、《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系列丛书》……
这无数部作品,是2007年以来我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出版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如果要量化这项成果,有这么几个关键的数字:为了抢救民间文化,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带领全省各级民协,深入全省的河湖山川,田间地头,仅文本资料就积累了约8000万字,图片资料2万张,影像光盘资料近1万分钟,录音资料7000多分钟。
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入围“河南十件文化大事”,成为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外人看来,工作量这么庞大,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一定付出了大量工作。而实际上,这项工作,只是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众多工作的一项而已。
再来看程健君,这位在省民协副主席位置上默默工作了7年的中原汉子,高高的个头,一身灰色唐装,还有那一副比黄土地还要厚重的面庞,恰恰是这位长期从事田野调查、记录工作者的最佳写照。
【工作】
无论社会怎么变革,都必须把根留住
2007年,程健君担任省民协秘书长。次年,他增选为省民协副主席。2013年,省文联换届时,他又被选举为省文联副主席。如今,在这样一个冬日,程健君不负众望,当选省民协主席,成为全省民间文艺工作者的领头人。
在程健君看来,他们所从事的这项工作,是一份把根留住的工作。
习主席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程健君说,中国梦不是空想,原因之一,其梦有根。
程健君说,无论是民间美术、民间技艺,还是民间传说,它们传承在人们的集体记忆里。民间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今天看来,将其在中华民族推进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然为人类恰逢其时的新的文明复兴,提供宝贵的精神资源。
“此次省民协换届,新一届主席团的人员构成很全面。在10位副主席中,有在基层工作20多年的专家、业务骨干,有在民间工艺美术领域造诣颇深的大师级人物,还有在大学工作的教授、研究者,他们在理论层面能给协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当然,这当中还有基层文联的主席,在举办活动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纵览世界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程健君说,这是一份留住文化根脉的工作,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除了根、丢了魂,在民族复兴的进程里,都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根深才能叶茂,根脉切断不得。
【经历】
当年讲授民间文学,如今成了领头人
熟悉程健君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走上省民协主席的位置,其实早在大学时代就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56年,程健君出生在许昌市襄城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那是个能看得见山、触摸到水流的小村庄。和很多孩子的童年一样,程健君也是在奶奶、妈妈所讲的故事和传说中长大的。
高中毕业后,也就是18岁那年,程健君在家乡的一所中学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3年后,传来了恢复高考的好消息。
1978年,程健君考上了开封师院中文系(今天的河南大学中文系)。这段大学生涯,让程健君和民间文化结缘。
“大三那年,我们开了门课,名字叫民间文学。”程健君说,直到上了民间文学课程,他才知道,小时候奶奶和妈妈讲过的故事,就是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的一种,陡升了一份敬畏和崇敬。
让程健君倍感幸运的是,教授这门课的老师,恰恰是非常有名的张振犁教授。
“从1977级到1980级,一大群年轻人跟着张教授学习民间文学,我们还成立了民间文学研究小组。1977级的组长是孟宪明,我是1978级的组长,而现在的河大教授高有鹏则是1980级的组长。”程健君说,他们在学校的时候,跑遍了全省的山山水水,从事田野调查,编纂出版了《河南民间故事(增订本)》。
1982年,程健君要毕业了。“那个年代,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其他单位,都很缺人,我自己也有很多选择。不过,学校提出,要选几个学生留校,承担民间文学的授课任务。”
对于发自内心喜爱民间文学的程健君来说,这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一留校,我就开始教课,很多比我低一届两届的学弟,竟然成了我的学生。”
【感受】
干好这工作,要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
在河大,程健君一干就是8年。
1989年,国家启动了《中国文艺十大集成》的编纂工作,河南省文联承担了其中三卷本的“民间文学”的编纂任务。在民间文学方面已经颇有成就的程健君,从河大调到了省文联。1991年,他担任省民协副秘书长,主持省民协的日常工作,同时,还担任编委会的副主任。
此后的1998年,程健君下派挂职,先后担任濮阳市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委副书记。2002年,又担任省文联刊物《传奇文学选刊》主编。
“跑了一大圈儿,最终于2007年又回到了省民协,担任秘书长。”程健君说,2007年以来,他全力配合省民协主席夏挽群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夏挽群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民间文化守望者、研究者、整理者,对省民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那些日子,程健君配合夏挽群主席,一起开展了“河南民俗经典”、河南“老字号”、首批古代暨近现代民居民间建筑三大专项的普查、记录、申报和评审工作,启动了“河南民间美术遗产普查”、“河南古村落紧急调查”,实施“中原贡品”的普查申报和认定工作。另外,还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包括“我们的节日——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民间文化惠民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省民协的努力,目前,河南省的“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已经多达46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程健君说,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正在接受现代市场经济考验和洗礼的中华民族,不会离别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增强我们民族内心的动力、强身壮体的抗体和慎终追远的定力。
“要做好这项工作,要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程健君感慨。
【心声】
我们要让人们能望山见水,乡愁可寄
作为民间文化的守望者、整理者,程健君对乡愁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
“我们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便人在都市,远在他乡,心中也少不了那一缕淡淡的乡愁。”程健君说。
乡愁是什么?是孩童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中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的一片屋瓦,是世代传承的共同记忆。
很可惜,如今论乡愁,许多人却欲说还休。每次回家乡,都有越来越强烈的陌生感。青山在减少,绿水在变浑,土不土、洋不洋、大同小异的水泥楼,让人不小心就迷失了家的方向。
程健君认为,以现代化为特征的城镇化,自然不能拒绝高楼大厦,但也绝不是冰冷灰茫的水泥森林,绝不是割裂历史的横空出世。将城市融入大自然、接续传承,既有现代元素,又有历史文脉的城镇化,才是高水平的城镇化。
“我们常说,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一方面,要尊重人的选择,呵护民生诉求,体现以人为本,不能造成被上楼和被城镇化。另一方面,也要实现适合居住、留有记忆的城镇化,让城市天人合一、勾连古今,让人们能望山见水,乡愁可寄。”
习近平主席曾说,“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一句“记得住乡愁”,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也给城镇化规划者、建设者提了个醒。在程健君看来,各级决策者,更应成为专家型管理者,科学合理规划,多听百姓意见,多听专家建议,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一个个更美丽更现代、有传承有记忆的新城市。
在中原大地上,河南文艺犹如一座芬芳的百花园,而民间文艺,则是百花园中根植于民族基因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位于宝丰县城西15里地的王堂村,是一个只有560人、980亩土地名不经传的平原小村。
“三识别”能为判断传统社区旅游模式的优与劣、“能否留住乡愁”提供“标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社区“基因”,有利于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观、发展观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逐步实现传统社区的再生和复兴。
事实上,清明时节回乡祭祀先祖只是外在仪式,更多萦绕心头的是那动人的乡愁。清明,蕴藏着浓烈乡土味,散发出亲和乡音,流露了真切乡情,堪称人世间最珍贵纯洁的情愫。让我们带着童年怀想,伴着春风回家乡,把对亲人最醇厚的思念化为一滴眼洒在故乡。
3日下午,“在京豫籍专家学者、优秀学生代表座谈会”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
所谓乡愁,本质上是离乡游子对乡土与青春的回望与关怀,而非农村和农民现状的自拍。
2月27日下午,大象融媒七里河畔名家公开课如约在郑州市图书馆上演,于建嵘、焦波等5位大家联袂登陆郑州,拉开大象融媒全媒体聚焦乡村乡土乡情乡愁的大幕。
德宝·方顶杯“镜头里的乡愁”摄影大赛介绍。
公元1205年,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刚刚起帅浙东的辛弃疾任镇江知府。被迫归隐田园,并不意味着辛弃疾总是心绪难平,更不意味着乡村就不能承载一个人的美丽人生。不只如此,即便有些地方勉强划出一些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很多时候,也徒有其名,很难承载当代人的乡愁。
” 从那时开始,张又新废寝忘食地苦寻鼓岭老邮局信封。张又新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收集了31个从鼓岭进出的信封和明信片。让张又新感到得意的是,他识别出了1910年由鼓岭寄往美国纽约封的赝品。
羊年春节,纪录片《记住乡愁》的热播及《一位博士生的返乡日记》在网络的走红,引发了大家对“乡愁”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认为,“要通过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更像农村。
吉炳伟,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
对乡愁要有一个恰当的理解,就必须放在中国文化的家国情怀中来看,中国文化中家、乡、国三者是一体相通的。片子里面讲中国农耕文化,很强调它是一种“耕读文化”,至少一千多年以来“耕读传家”是我们村落文化里面共有的传统。
中央电视台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一季)研讨会,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等部委相关负责人,有关部门的思想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家,新闻媒体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放置每个人的乡愁?对此,民革河南省委建议,在“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在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数量急剧减少的背景下,要加大对村庄所承载的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