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采食野蘑菇一家四口被“毒”倒 抢救4天仍未脱险

2015年08月17日07:1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5034

    巩义山区一家四口8月12日误食毒蘑菇后,至今仍未脱离危险。

  巩义山区一家四口8月12日误食毒蘑菇后,至今仍未脱离危险。

  8月11日下午,家住巩义市涉村镇羊角沟村的农民马洪行和妻子曹鲜玲,到村后的嵩山上采药时,发现雨后的山坡上长出许多蘑菇。夫妻俩顺便采摘了一些,带回家中。第二天早上,他们将蘑菇用开水焯了一下,用油炒着吃。不料,当天下午,一家四口开始呕吐不止,晚上11点被村民送进医院后,一家人已经昏迷不醒。昨天上午,记者到医院采访时获悉,经过医院全力抢救,目前4人仍未脱离生命危险,靠透析维持生命。

  吃了从山上采回的蘑菇一家人呕吐不止

  因家住山区,一家4口人只有5分口粮地,两个孩子都在上学,47岁的马洪行为了挣钱养家,常和妻子到村后的嵩山上采集中药。

  “我们村的后山上,生长着很多的野生连翘。在8月中旬就能采摘到一些早熟的果实。”8月16日上午10时,马洪行所在的涉村镇羊角沟村委会林主任告诉记者,8月11日下午,马洪行夫妇在采摘连翘时,发现雨后的山里,长出了许多小蘑菇,就顺手采了一些带回家。没想到,这些蘑菇险些要了一家人的性命。

  “我们采摘的蘑菇大约有3斤左右,11日晚上下山回家时,女儿已经做好了饭,我们就把蘑菇放到第二天早上才炒炒吃了。”昨天中午12点,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的马洪行,吃力地向记者表示,由于蘑菇的味道鲜美,他和妻子、儿子吃了很多,女儿因食欲不佳,吃的较少。

  “从小到大一直住在山区,我们经常到山上采蘑菇吃,怕认不准哪些蘑菇有毒,哪些没毒,我们一般都不采颜色较深、鲜艳或带有斑纹的蘑菇,只捡那些白色的蘑菇采。”马洪行说,当天他们采的蘑菇大约有3斤。第二天早上炒了2斤左右。吃罢早饭,一家人并没感到不适。中午回家做面条时,他又把早上炒好吃剩的蘑菇,倒进面条里吃了。下午4时许,他开始剧烈呕吐。紧接着,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也开始呕吐起来。

  “一开始,我们都没当回事,以为忍忍就好了。可后来越吐越厉害,两个孩子肚子疼得在床上打滚。一直拖到晚上10点多,一家人实在忍受不住了,才打电话叫村里人过来帮忙。”据马洪行介绍,当天晚上11点,村里人把他们一家送到了乡卫生院,卫生院的医生怀疑他们误食毒蘑菇中毒,让村里人赶紧送他们到巩义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

  为救他们一家,大家已经凑了14万余元

  马洪行一家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为了挽救他们一家四口的生命,村民们主动凑钱送往医院。与此同时,马洪行的亲戚朋友,也纷纷凑钱给他们治病。四天的时间,4个人先后花费了14万余元的医药费,这些钱,都是大家凑的。

  “医生说,马洪行一家目前还没有脱离危险,需要继续透析维持生命。后续治疗需要1个月的时间,隔几天就要透析一次,每个人透析所需的费用一次需要5000元至8000元,总体下来,需要近百万元。”羊角沟村村委的林主任说,为了挽救马洪行一家,村里人和亲戚朋友都拿出了家中的积蓄,可仍杯水车薪。他希望社会的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把这一家人从死神手中夺回来。

  “小儿子该上初三了,8月13日学校开学,却因吃了毒蘑菇,到现在还没清醒过来。女儿是郑州大学的,暑假过后该上大四了,真希望她能在开学前把病治好。”马洪行流着眼泪说,因为家里穷,除了5分地外,再无其他经济来源,为了挣钱让两个孩子完成学业,他和妻子经常上山采中药和蘑菇,没想到因缺乏识别蘑菇的常识,险些要了全家的性命。

  “我现在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下床到外面筹钱了。两个孩子还小,求好心人帮帮他们吧!”马洪行说,一家人能撑到现在,多亏村里人和亲戚的无私援助。由于每天要花费高昂的医药费,乡亲如今很难再筹到钱,他们一家面临停药治疗。

  据巩义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孟秋丽介绍,8月12日夜里11点多,马洪行一家四口被送进该院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不能排尿排便,病情十分危重。在急诊室抢救了一夜后,第二天转入该科的重症监护室。当时,4人的肝肾功能都出现衰竭,生命垂危。经过连续四天的抢救和透析,4人的病情虽有好转,但仍未度过危险期。

  医生说,有些毒蘑菇靠肉眼很难辨别,一般人很容易误食。因此不要盲目到山野中采摘蘑菇食用,以免“尝鲜”变成“服毒”。(记者 李岚 文/图)

文章关键词:农民;生命危险 责编:王文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农民到城里租房就有户口 买房有补贴

    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会面临不少门槛。而首个难题是户口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意见出台四大举措。

  • 农民城里租房就有户口

    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会面临不少门槛。而首个难题是户口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意见出台四大举措。

  • 柘城:引导农民种辣椒 富民兴县奔小康

    柘城县是被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三樱椒之乡”,已有40年的栽培史。全县三樱椒种植面积达40万亩,几乎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辣椒年交易量50多万吨,年产干椒10万余吨,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 柳河镇张庄村农民编织小康生活

    柳河镇西部的张庄村人多地少,当地政府根据扶贫调查摸底情况,决定对张庄村实施产业帮扶脱贫。经多次沟通协调,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使新鹏泰塑编厂与张庄村成功“联姻”,采取“公司+农户”的扶贫模式,由政府牵头,负责加工项目的组织、宣传和实施,企业负责技术培训,村委会优先选择有一定劳动能力、积极性高的贫困户与塑料编织袋厂对接。

  • 虞城:“四辆马车”助民奔富

    虞城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实施四大产业扶贫模式,“四辆马车”助民奔富,成效明显。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

  • 农民兄弟乐队

    “建业足球是河南体育的一面旗帜,作为河南本土音乐人,我们也一直期待为自己的家乡球队写歌。足球与摇滚,二者本身有很多相似之处。”谈及创作《永不言别》的初衷,蒋立炜这样说。实际上,前不久,农民兄弟乐队就曾改编《手榴弹之歌》致敬建业队长戈麦斯。

  • 农民网购假货 法官帮助维权

    时下,网购势头强劲。但是,火爆的背后,消费纠纷也层出不穷,如果与卖家协商无法解决,不少消费者最终想到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农民书商在宝丰县开办公益图书馆 24小时不打烊

    10万册图书免费看,阅览室里安静舒适有茶水,还24小时不打烊。如果说这样的“高配置”来自县城里一个农民开起来的图书馆,你相信吗?昨天开幕的宝丰县首届读书节里,承办活动的24小时公益图书馆成为最大亮点,而它的背后,是一个普通农民书商不普通的公益“书香梦”。

  • 国务院释放重要信号 这类人要暴富了!

    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不再迁户口了,一部分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农村户口人员,已经完全具备落户城市的条件,却还是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而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大整合,或许可以看作是房地产业的“前十年”,经过大整合后,也许未来最赚钱的行业不是做房地产,而是做“农民”呢?

  • 好心的车长您在哪儿?十年前您救助的新乡大爷来送锦旗啦

    10年前,一名新乡的农民在郑州坐公交车时发现钱包丢了,公交车长不仅帮他投币,还送他路费让他回家。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