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省内新闻 > 正文

《鉴史问廉》里面藏着的“警世名言”(四)

2015年01月17日09:31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5034

  现在,我们买东西有使用说明,参赛有赛事须知。古代官员初次上任,也喜欢买些“官箴”之类的必读书籍,它类似于“当官须知”,原是规劝为官者的一些原则与规范,后来逐渐演化为带有自我约束功能的修身准则。《鉴史问廉》有哪些值得当下官员学习的 “官箴”呢?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

  【典出】《桐城县志》所载张英家书

  【评论】身为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那是多牛的官啊,但人家张英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还不仅是肚量的问题,更是道德修养的问题,现今有多少官员能达到张英的境界?现在不少的腐败案例,有人说是“儿坑爹”,有人说是“爹坑儿”,不管咋说,都是“爹”的问题,当爹的没廉耻,管不住自己的权力之手,又怎么管得好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

  【典出】(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原文】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释义】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避免犯罪,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

  【评论】司马光儿时就“不喜华靡”,“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当了官还是十分俭廉,“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还要求儿子“以俭为美德”。看着儿子穿一领葱绿长袍,有“坑爹”的迹象,就写了一首劝诫诗,还不放心,又写了《训俭示康》。司马康读了很感动,以此为镜鉴,终成大器。司马康没坑成爹,终究是“爹”的门守得牢。天下既当官又当爹的,有必要再当一当司马光。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

  ——《鉴史问廉》第五集《文化之力》

  【典出】《礼记·哀公问》

  【原文】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正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释义】哀公问道:“请问什么叫做‘为政’?”孔子回答说:“所谓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国君行得正,那么百姓就跟着正直了。国君的所作所为,就是老百姓的榜样。国君不会做的事儿,老百姓自然不会去做。”

  【评论】孔夫子的“为政之道”就是“领导先”。这个“领导先”不是遇大火时的“领导先走”,不是吃花酒时的“领导先来”,是做堂堂正正的事时的“领导先”,是做正人君子时的“领导先”;只有这样的“领导先”,才会有光明正大的“百姓从”。如果领导白天满口仁义道德,晚上一肚子诲淫诲盗,咋还好意思谴责百姓的道德有问题呢?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鉴史问廉》第五集《文化之力》

  【典出】南阳市内乡县衙对联

  【评论】这副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写的对联,生动地写出了地方官的定位与责任。对于地方官员而言,虽名曰“父母官”,须要明白百姓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不是随便捏的软柿子;你更要明白自己所承担的中国最基层治理的重任,既然“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别等走了之后鞭炮齐鸣骂声阵阵。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鉴史问廉》第六集《律令之矩》

  【典出】宋太祖缩写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颁令箴》

  【释义】你们所领取的俸禄,都是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天底下的老百姓好欺负,但上天是难以欺骗的。

  【评论】宋太祖夺了孟昶的江山,却发现《颁令箴》很有价值,将其浓缩为4句16字,刻在各州府县的大堂前,用于警诫官员。两个皇帝,互为仇敌,却有如此的共识,何等的胸怀!相比我们的某些官员,可是十足的下三滥了,且不说来自“民膏民脂”的“尔俸尔禄”,还要掘地三尺,大肆搜刮,莫道百姓可欺,上天不可欺。那个“上天”,就是法律。那些欲伸手者,好好读读这个“戒石铭”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鉴史问廉》第五集《文化之力》

  【典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释义】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评论】范仲淹看到朋友送来的一幅《洞庭晚秋图》,就能整出一篇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范公此举虽然有点“客里空”之意,但他的人格境界和政治抱负却是真的。此心千古,后人除了学习,夫复何言?(李长需)

文章关键词:鉴史问廉;上天;领导 责编:安文靖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被王岐山点名表扬的《鉴史问廉》再登央视

    1月11日,记者获悉,1月11日晚8点,八集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将再次登录央视在央视记录频道(CCTV-9)播出,此后每天同一时段均将播出一集。

  • 今年首批优秀国产纪录片 河南《鉴史问廉》等入围

    9月9日,记者获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公布了2015年第一批优秀国产纪录片名单,我省《鉴史问廉》、《永远的焦裕禄》、《淮河船家》等3部纪录片榜上有名。

  • 《鉴史问廉之七——制度之重》观后感

    2015年反腐将进入“升级版”,编制科学、有效、实用的制度“笼子”,把官员的权力牢牢关进制度这个“笼子”,是反腐的重中之重,是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局面的关键。

  • 《鉴史问廉之五——文化之力》观后感

    ——“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今天的“意见箱”就是从“诽谤之木”进化而来。后来,华表被历代王朝立于皇宫、皇陵等重地,用以警示当权者——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欺,人民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

  • 观《鉴史问廉之道德之择》有感

    央视九套推出的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全片围绕一个以廉政为核心的为官之道。《三国志.魏志.李通传》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从此,清,慎,勤便用于官箴,也是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清,慎,勤,就是为政做事要清廉,谨慎,勤勉。

  • 《鉴史问廉之一——兴衰之思》观后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看罢《兴衰之思》,李商隐的这句诗蹦了出来,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这就是“历史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明鉴。

  • 这个“人”--观《鉴史问廉》有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行进在今朝,再看中国老百姓的“清官情结”不难发现,老百姓之所以对清官念念不忘千呼万唤,正是对清明政治和社会正义的强烈期盼。而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持续以高压态势运行的整风肃纪反腐倡廉恰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满足了百姓许久的心愿。“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77606起,处理党员干部102168人”数以万计的数字令百姓拍手称快,贪者为之变色。

  • 观《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看罢《兴衰之思》,李商隐的这句诗蹦了出来,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这就是“历史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明鉴。

  • 《鉴史问廉》写进代表建议

    据昨晚《河南新闻联播》报道,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播出后,一直受到各界的好评和热议,记者在两会采访时发现,《鉴史问廉》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也成了不少代表关注的热点。两会期间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引起了她们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说,在两会期间,每天晚上,她都收看《鉴史问廉》。

  • 中纪委宣传部领导点赞《鉴史问廉》

    近日,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后,又在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等多个频道进行了播出。中央党校教授王杰认为,《鉴史问廉》以勤政、清廉、为民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中国五千年廉政文化的精华。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