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张静)为保障一泓清水送北京,先后有40万群众离开故土、外迁安置,1月2日~3日,央视《新闻联播》连续两天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栏目中播出《南水北调——水上拆迁纪事》,记录了我省南阳市淅川县的2万多渔民为了确保南水北调水源清洁,忍痛上岸的故事。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就在工程通水前,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2万多渔民,告别赖以生存的养鱼生活,拆除网箱。几个月前,央视记者来到这里,见证了当地政府动员和帮助渔民们转型生活的曲折历程。
为了尽快净化水质、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期通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各级干部挨家挨户上门,细致耐心地动员着库区2万多渔民上岸,同时决定,在财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由县财政贷款一个亿,补偿渔民们的网箱损失。
淅川县在帮助渔民开拓销售渠道的同时,还出台了扶持渔民转产的十条意见,根据这一方案,上岸后的渔民,将由政府出资,进行驾驶员、炊事员等专业技能培训,并负责安排就业;愿意自主创业的渔民,由政府贴息发放3到5年的小额贷款;同时,扩大当地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吸纳渔民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2014年4月,淅川县贷款的一亿元补偿资金,以专户专卡的形式,发放到了渔民手中,而专门针对他们的就业技能培训,也开始分批启动。
淅川县的这次水上拆迁,共涉及8000多户2万多渔民,全县各项渔业损失超过15亿元,但因为基层干部细致入微的工作,加上全体渔民的理解与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工作得以如期进行。
库区渔民舍小家为大家,弃小业为大业;库区干部做群众工作入家入户,情到理到。库区干部群众,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40多万搬迁移民,为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表示敬意!
位于毛堂乡玉皇顶景区内,满山红叶,如霞似锦,层林尽染,每一个角度都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非常艳丽的红色,每种颜色融合在一起,在秋霜的沐浴下尽显秋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
据统计,为保护一库清水永续北送,近年来,淅川县累计关停并转企业380多家,否决大型建设项目30多个,凡是可能给丹江口库区造成污染的项目,不论投资再大、效益再好,淅川一律实行最严格的一票否决制。
淅川地处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三大经济圈的生态核心,环境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在我省生态产业发展大局中举足轻重。
喝水的人们啊,我是丹江口的一滴水,却不是普通的一滴。在你打开水龙头,见到我的那一刻,请不要忘记我来自何处。因为这滴水珠里,凝聚了太多人的悲喜、艰辛、付出和期冀。
截至目前,刘裴村已有农家乐20多家、客栈7家。除开设农家乐外,县人大扶贫驻村工作组还帮助村里设立了电商服务站,实现山货出山,将山区群众的土特产等通过网络推介售卖。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11月8日,淅川县召开燃煤散烧管控工作推进会,县政府领导秦振才出席会议。
11月9日,淅川县污泥处理中心拿到排污许可证并开机生产,标志着全省首个县级污泥处理中心投入运营。
56座巨石就屹立在丹江南岸的青山绿水之间,每块的重量达20多吨,上面工整地刻满了人名,有16.5万之多。
今年来,淅川县电业局扎实推进配网创新发展战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注重用科技打造坚强配网,大力提升配网科技水平,制定年度创建目标及任务分解倒排计划,重点督促项目进展,确保了配网配套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感人的事迹,动情的讲述,热烈的掌声……11月4日上午,水利部移民局四楼会议室座无虚席,全体党员干部齐聚一堂,倾听淅川移民精神报告团作宣讲报告,在倾听中感受移民精神,在报告中学习移民精神……
日前,淅川县农口系统在县农业局举行贯彻全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集中宣讲报告会,特聘市六次党代会精神集中宣讲报告团成员化月凡教授授课,农口系统十一个单位的班子成员集中参加了学习。
10月29日,淅川县盛湾镇陈庄村村民王茂荣老人高兴的说。
近日,一篇名为“请大家帮帮我的爸爸”文章传遍了淅川县各界人士的朋友圈。文章作者是一名淅川籍的、硕博连读大学生,文中详细介绍了父亲的重病给全家带来的不幸和作者父亲病情好转的迫切之情。
10月24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环库生态与水质保护绿色公路通道正式开工建设。
今年1月~9月份,淅川县城区空气优良天数270天,较2015年同期增加10天,该县优良天数及上升幅度均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