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村民看耳疾被误打化疗针 因医生用电脑输错药名

2014-11-14 06:5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化疗之后张兰大面积掉发

  化疗之后张兰大面积掉发

  因耳聋住院治疗,医生开电子处方时却将消炎针误开成化疗针。6天,12针,耳聋减轻了,头发却没了……在平顶山鲁山县,曾发生了这样一起罕见的医疗事故,大河报记者前往调查回访。

  被误打化疗针,获50万元赔偿

  今年11月11日,56岁的鲁山县农民王中(化名)来到鲁山县人民医院,想让医院协助为妻子张兰(化名)办一张慢性病卡,“有了卡,她以后有啥慢性病了,治疗方便些,她又去深圳了,那里暖和对她身体恢复有好处。”王中说,他们家现在并不缺钱,但他主要担心妻子的身体,“怕她会不会有啥后遗症。”

  因为王中的妻子曾被误打过12针化疗针。

  在王中手上的一份医疗纠纷调解协议书上,大河报记者看到有这样的描述:患者张兰于2014年1月18日因“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鸣5天”为主诉入住鲁山县人民医院,诊断1:突发性耳聋、2:分泌性中耳炎、3:高血压病。住院治疗期间,因医生误把“长春西汀”针应用为“长春新碱”针发生医疗纠纷,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给患者造成肠梗阻、脱发等严重伤害,现经双方友好协商,自愿达成协议。

  据悉,长春新碱是一种化疗药物,因误用药物,今年10月18日,鲁山县人民医院一次性赔偿张兰误工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共计50万元。

  耳聋就诊,打了针却病得更重

  57岁的张兰喜欢跳街舞,还因此上过深圳的一家报纸。“她刚开始自己跳,后来义务教别人跳。”王中说。

  老家在鲁山的张兰与丈夫一起在深圳做生意,2013年的年底,张兰突然感觉耳朵“听不清,里面老嗡嗡响”。2013年12月26日,张兰独自一人坐车赶回老家,到鲁山县人民医院检查。医生检查之后,说要住院治疗,张兰便办理了住院手续。入院第一天,躺在病床上的张兰一直在输水,晚上还自己坐车回了趟家,她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一个小山村里。

  接下来几天,仍是输水,但输到第六天的时候,张兰开始感觉到“不得劲,肚疼,大小手都解不下来”。张兰回忆当时的情况。接下来,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再后来已无法下地走路了。得知情况的丈夫王中从深圳赶回鲁山,猛一见妻子着实吓了一跳,“浑身肿,不能动弹,眼看快不行了”。

责编:王文静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