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俺查查低保金到了没。”“这是俺的照片和身份证,请帮俺办个老年证。”10月20日,记者在济源市邵原镇刘腰村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看到,该中心刚刚建成投用就开始热闹起来,群众将需要办理的事项一个个当面交给了村干部。
这些事以前都是要到镇里或市里才能办成,现在为什么都交给村干部了呢?济源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天顺释疑:“教育实践活动自开展以来,济源市全面推进‘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群众办理事项实现了三级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精细化的为民服务制度,使得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据了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济源市突出联系群众多样化、服务群众常态化和制度保障长效化,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为了保持与群众越来越紧密的联系,济源市采取蹲点调研、走访座谈、民意调查、在线访谈等形式,不断开拓更多沟通渠道。记者了解到,该市已经常态化的在线访谈,群众可以“面对面”地跟干部交流;蹲点调研制度要求市级党员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0天,基层干部不少于60天;各级干部建立起803个基层联系点。
为真正做到以制度保长效,该市在市级层面制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行政审批代办服务等13项服务制度,整合市、镇、村三级服务资源,建设了市民之家、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和基层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基层镇、村已建成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107个,“市、镇、村”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已经成型。记者在刚刚建成的市民之家看到,可审批和服务的事项多达580项,使群众办事从原来的“满城转”变成了如今的“隔窗办”。
教育实践活动中,“帮村爱民”也成为济源市和群众联系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细的制度性探索。帮扶单位引导各村大力发展种养植、商贸、物流等产业。克井镇枣庙村在市农科院的帮扶下,从2006年开始试种冬凌草,目前种植规模已经达到5000亩,成为该村农民致富的“拳头项目”。据统计,帮扶单位先后帮助各村编制发展规划90个,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园30个,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家庭农场等100多个帮扶项目遍地开花。(记者 王小萍 成利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