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区的拦车乞讨者
在机动车道乞讨、散发小广告,既违反交通法,又造成交通安全隐患。9月1日起,平顶山市交警部门针对此类行为展开清理整治,首次发现先劝离,对反复纠缠、强行讨要者警告或处5日以下拘留。
大河报记者注意到,在整治过程中,拦车乞讨者常常与交警“打游击”。对此,专家建议,对于这种行为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突击式整治治标不治本。
A 现象
等红灯时上前乞讨、发广告屡见不鲜
“大白天,我行驶到建设路与开源路交叉口时,一脸上有伤疤的男子突然趴在我的车前,不给钱不让走,还用手去掰雨刷……”这是平顶山市民王女士近日遇到的惊心一幕,无奈之下,她给了20元钱方才脱身。“这完全超出一般的乞讨了,跟抢钱有什么区别?”王女士说,随后检查车辆时,发现雨刷已经被掰坏了。
市民丁女士告诉记者,几天前,她与朋友开车行至市区建设路与中兴路交叉口,正等红灯时,一老太太突然趴在车子引擎盖上,不给钱不让走,“当时都晚上11点多了,把我们吓了一跳”。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平顶山市区看到一中年男子,趁过往车辆等红灯时拦车乞讨,该男子面部有明显疤痕,走路有些跛,他走到一辆黑色轿车前,用手中的抹布擦拭了几下前挡风玻璃后,敲窗示意司机给钱,在司机递出一张纸币后方才离去,然后继续朝后面的车走去……
除了强行行乞外,在车辆等红灯时发传单的现象也很普遍。在一个路口,有几名年轻女子手中拿着一沓小广告分发给行人,当行人不接受时,她们会瞅准时机往车篮、后座上投,有的甚至在等红灯的间隙直接跑到机动车道上往车窗里塞。
B 清理整治先劝离后采取强制措施行动
这种在路口拦车乞讨、散发小广告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为此,平顶山市交警部门决定从9月1日开始对其进行清理整顿。
该市公安交管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四款规定: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第四十一条规定: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此次清理整顿中,由辖区派出所交巡大队负责对路口区域的拦车乞讨和发放广告人员进行劝离,劝离无效者将按照法律法规处理。发现确实生活窘迫的乞讨人员,值勤民警将及时联系民政部门予以救助。对职业乞讨者坚决予以警告制止,有影响道路安全行为的,依法处理。
C 观点
“无奈的爱心”会助长交通违法
“他们并没有拦住车的去向,时常在我们等红绿灯的时间一个挨一个敲车窗要求施舍,为了息事宁人,我就随手给了他1元钱。”车主蔡先生对记者说,“我们一般很无奈,我们都有父母兄弟,看着他们上年纪或者残疾很可怜,就会忍不住给他一点钱,但也有很多车主不开窗不搭理的。”
“在机动车道上行乞、散布小广告,有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有的可能是商业利益驱使,但不争的事实是,这些行为虽小,但极大地扰乱了交通秩序,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运行,还会导致交通拥堵。最重要的是,对行乞者及散布小广告者自身的安全有直接危害。”平顶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传科一位民警表示,全社会需要热心公益的人士,但做公益的方式和途径有许多种,在路口、机动车道上表现自己的爱心,其实是在助长交通违法,并可能诱发交通事故。
河南恪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葛瑞表示,不管有什么样的苦衷,也不能带婴儿或站在车水马龙的路上乞讨,这样给交通秩序带来影响,给本人带来安全隐患。在道德上,乞讨人不值得同情,而他们利用婴儿博得大家的同情更是不对。政府必须加强管理,看其背后是否存在着有利益关系的犯罪团伙。
D 多部门联合执法建长效机制建议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人在路口与交警玩起了“游击战”。交警整治完这一路口后,他们又跑到另外一个路口,流动性很强,存在一定监管难度,集中整治力度再大,恐怕效果也难以持久。
对此,平顶山市有政协委员表示,乞讨、发广告的人基本属于弱势群体,其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小利,因此,对这类人的处罚有一定困难,“突击式整治治标不治本,建议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首先,对行乞、发小广告的人加强法制教育,让他们知法懂法,告诉他们这里不是商场,不能随意发布小广告;其次,加大处罚力度,对于屡教不改的处以罚款,提高违法成本;最后,要揪出幕后黑手,斩断小广告的投放方、承印方等,从根本上减少这种违规行为。
记者随后从平顶山市交警部门了解到,在整治方案中也有联合执法的内容,但程序上要由各交警大队向区政府汇报,再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整治,这需要有个过程。目前,暂时只有交警在进行整治。(记者 李红汛 文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