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8·2”爆炸事故所带来的伤痛可能要很久才能平复,所幸,以河南人邹令冬为代表的工人们用板车架起的生命之桥,令人们在灾难中感受到一抹善意和暖色。近年来,河南的好人群体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
“好人”在社会需要的每个时刻
在危急时刻和事故现场,这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河南人的身影。2007年6月15日凌晨,广东省九江大桥垮塌,来自河南太康的王文田等3人发现后,冒着桥继续坍塌的危险,站在桥面拦截过往车辆。短短几分钟内,有8辆车在他们的努力下将死神关在了门外。
社会熟知的,还有3次入水救人的魏青刚。2005年8月,台风“麦莎”肆虐青岛,1名女青年被卷入大海。从河南信阳来此打工的魏青刚,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把落水者救上岸,然后悄然离去消失在人群中。
不单单是惊心动魄的见义勇为,更多时候,善与美渗透于平常的生活中。在郑州,全城助人的故事一次次上演。2012年夏天,“西瓜哥”常赞为了筹钱救重症在身的妻子,走街串巷卖西瓜。消息传出后,大批市民绕远路去关照他的生意,全城买瓜蔚然成风。
人们记忆犹新的,还有“全城吃面”。2013年初,因为患癌面馆老板一句“来我店里吃碗面”的呼唤,素不相识的人们纷至沓来,周边城市甚至组团前往吃面,为他的医疗费献出一己之力。现在,老板历经几次手术,仍顽强地与疾病斗争着。
还有一种善良是对个人品质和社会准则的坚守。全国知名的郑州“诚信鸡蛋哥”任庆河,因为自己的粮油店拆迁,已卖出的6000多斤鸡蛋票尚未兑换,于是拉着满车鸡蛋,天天在老店外等候顾客。
赡养700多位孤寡老人的黄久生,累倒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士兵武文斌,从车轮下救出3岁女童的“最美奶奶”彭秀英……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道德模范评选中,迄今为止,河南籍共13人,数量居全国各省市首位。而民间发起的“天天正能量”评选活动,至7月底累计奖励好人好事800件,其中河南46件,同样位居第一。
河南庞大的好人群体正愈来愈引起世人瞩目。
“好人”生成的基因和土壤
为什么有如此多好人不断涌现,带给社会温暖和感动,而且绝大多数是最草根的普通人?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明锁首先把它归于传统、淳朴的民风。他说:“河南深居内陆,过去发展相对落后,民风淳朴,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
作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祥地,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数千年来英雄人物辈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精忠报国的岳飞、忠义不屈的史可法……尽管人们对地域性格莫衷一是,但大批正能量事件多少可以寻到“忠信礼义”等传统文化的影子,古道热肠更是河南人的本性。
而更多好人本身就是善意的受益者、正能量的传递者。出资建敬老院、赡养700余位老人的黄久生,幼年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在外讨生活,他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后来回馈社会,成为他盼望已久、自然而然的举动。
“好人有好报,做好事不吃亏。”这样的社会导向也使好人的火种燎原。众人有目共睹,每当有正能量人物和事件出现,河南当地媒体就不遗余力广为报道传扬,营造好人受尊重、有尊严的氛围。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好媳妇”评选,往往敲锣打鼓给当选者的娘家送喜报,这种荣誉感有着更为立竿见影的带动效果。
近年来,河南提出建设“文明河南”,做文明人办文明事。不仅设立从村镇到省各级先进模范人物的评选,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同时非常注重对好人的弘扬和帮扶,营造祟尚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河南各地探索建立好人回访和扶助长效机制,对生活困难的好人提供政府救济和社会救助,在就业、生活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河南省文明办副主任赵云龙曾受委托给“最美奶奶”彭秀英送慰问金,“其实人已经不在了,但村里人能看到,社会没有忘记她。”
文明风尚不能止于“好人”
层出不穷的好人群体抚慰了人们的心灵,而不能回避的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等批评的声音也前所未有地激烈。一点小事酿成冲突、老人倒地不扶、谣言欺诈横行,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实呼唤更多真善美。
“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做好事的队伍中。”无论是见义勇为、救他人于危难的王文田们,还是用吃1碗面、1个西瓜的形式施以援手的普通市民,他们无一例外没有想过什么回报,但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点滴行动汇成善意的汪洋大海。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张明锁认为,抓好经济建设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他近期在河南农村调研发现,农民经济条件改善、对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地方,相应民风就好。过去由于生活资料所限带来的不孝敬老人、对社会有破坏和攻击性等现象基本消失。“物质充足就有条件遵守和传承传统道德文化观念,相反社会戾气就重。”
同时,党风政风是民风的一面镜子。“各项政策能否落实好,群众能否得到实惠,直接影响当地的社会风气。”张明锁说,关注和保障民生做好了,老百姓心里没有怨气,对社会充满善意,好人好事就容易成为风气。“如果群众怨声载道,社会风气不好,首先应该追究当地政府的责任。”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