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村庄基层医疗机构少 流动人口更"青睐"黑诊所

2014-07-29 06:48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社区医疗中心和服务站的设置是按照区域常住人口数规划的

  社区医疗中心和服务站的设置是按照区域常住人口数规划的

  从医几十年的黄迎坤来到郑州只能从事保健按摩,不能再行医了

  从医几十年的黄迎坤来到郑州只能从事保健按摩,不能再行医了

  映象网讯(记者 董彩红/文 邱琦/图)“一个门牌、一桌、一椅,支撑起一个诊所,不用吆喝自然有患者上门。”这就是对“黑诊所”的描述。据了解,社区医疗中心和服务站的设置是按照区域常住人口数来规划的,但在一些都市村庄里,往往会聚二三十万甚至更多的流动人口,他们看病去哪儿?一些原本有着一身本事的老中医、乡村医生,来到城市开诊所,缘何一夜之间成了“非法行医”?

  【故事】

  曾是老家十里八村有名的大夫

  今年63岁的黄迎坤,是许昌禹州市小吕乡黄榆店村一位有名的老中医,来到郑州后,虽有着一身医疗本领,却只能进行简单的保健按摩。

  在许昌提起黄迎坤,都知道他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黄大夫”。用乡亲们的话说,无论是头疼、感冒、发烧等一些小毛病,还是困扰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各种风湿疼痛等,只要找到“黄大夫”,往往吃很少的药,再配上“黄大夫”拿手的针灸、中医推拿按摩等,再难缠的顽疾,一治准好。

  原来,黄迎坤从6岁开始,就跟着在药房工作的大伯耳濡目染学中医,再加上姥姥、姥爷也是各有特长的老中医,黄迎坤在10多岁读书识字后,就开始熟读《内经讲义》《针灸、推拿疗法》等。

  黄迎坤至今还珍藏着姥姥、姥爷传下来的古老医书,好几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根据中医的精髓,黄迎坤早早就熟练掌握了中医推拿、针灸,并且钻研创新,自创出一套“黄氏筋骨推拿”手法,平时多为乡亲们免费看病。

  1992年,已经41岁的黄迎坤还特地到河南省禹州市卫生学校,系统学习了3年的医学知识,并于1995年取得乡村医师资格证,成为村里一名名副其实的“黄大夫”,在老家村子里,往往半夜还有乡亲们找上门看病。

  一夜之间,老中医成了“非法行医”

  随着孩子们长大在外工作,黄迎坤与老伴成了“留守老人”。

  由于工作忙,生活压力大,孩子们一年回家的次数有限。为了跟孩子们有更多团聚的时间,黄迎坤听从儿女的建议,从老家来到郑州,租住在离儿子家不远的都市村庄里,准备将老家的“黄大夫诊所”搬到郑州。

  “我有一身的手艺,赚钱多少无所谓,只要能给大家看点病,也当给自己找点事儿做。”60多岁的黄迎坤这样打算。

  让黄迎坤感到尴尬的是,做了几十年受人尊敬的“黄医生”,在偌大的郑州竟没有自己的一个容身之处。抱着最初的想法,黄迎坤在桑园开了一家诊所,但还没开张,就被执法部门告诫,没有执业医师的资质不允许在郑州开办个体诊所,不允许有任何医疗行为。

  黄迎坤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是一名正规的乡村医生,给乡亲们看了几十年的病,怎么到了郑州,一夜之间成了“非法行医”。

  对于执法人员说自己是“非法行医”,黄迎坤久久不能释怀。

  一下子放弃自己热爱了一辈子的事业,黄迎坤无法接受。后来他得知,如果不进行医疗行为,仅为别人进行保健按摩是允许的。现在,身藏一身本领的黄迎坤只好在都市村庄为附近的老百姓,进行保健按摩,将自己的“黄氏筋骨推拿”手法,融合到身体保健方面,就这样尴尬游走在“非法行医”的边缘,不浪费自己的医术。

责编:王文静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