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王老汉展示法院的民事调解书。5年来,他往返郑州与中牟30趟,索要几千元的工钱
映象网讯(记者 付雨涵/文 刘栋杰/图)62岁的老王,是郑州惠济区常庄人。近日,他致电今报说,5年来,他往返郑州与中牟30趟,索要几千元的欠薪。老王说,5年里,他两次起诉当事人,也曾申请强制执行,终于在今年等到执行法官冻结了当事人妻子的账户,但法院以寻不到当事人为由,仍不能帮老王讨回欠薪。“讨薪难,难于上青天,何时是个头啊!”老王感叹。
【求助】几千元欠薪追讨5年未果
老王说,他平时以打零工为生。2009年他为包工头张国彦打工,在古荥镇盖民房。
结算工资时,包工头张国彦却跑了,欠下老王3600元的劳动报酬。
“一直找不到张国彦,我才打算以法律途径维权。”老王说。因张国彦是中牟县九龙镇人,2011年11月23日,老王起诉到中牟县人民法院。张国彦表示,到2012年5月会还清欠款,老王于是撤诉。2012年5月份,老王没有等来张国彦的还款,直到当年8月才收到600元,还剩下3000元欠款未还。
老王说,2012年11月29日,老王再次起诉,执行法官、老王、张国彦三人见了面,张国彦表示孩子生病了,未来得及还上欠款,一再表态会还钱。2013年1月4日,法院下达了民事调解书,要求张国彦在2013年6月1日前,结清欠款,如逾期履行,需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二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利息。老王听说张国彦孩子生病,给张国彦达成协议,减免500元费用,只需还款2500元即可。
即便是这样,2013年6月底,老王再次失望。“张国彦就说没钱。”据老王了解,2013年张国彦家还在整修房子,不可能没有2500元的偿还能力。修房一事儿,也得到了中牟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证实。
“我坚决不相信张国彦了。”时隔3日,老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事情过去了快3年,2500元依然没拿回,老王在郑州与中牟间来回跑了不下30趟,还倒贴进去不少钱。“讨薪难,难于上青天,何时是个头啊?”老王感慨。
【追讨】“找不到当事人,钱没法划过来”
7月8日上午,东方今报记者和老王一起又来到中牟县人民法院,见到执行法官吴法官。吴法官表示,今年5月23日就已经冻结了张国彦妻子的账户,他和其他法官也多次寻找张国彦及家人,但一直未果。“你得让对方知道,钱为啥冻结吧。冻结的是张国彦妻子的钱,俩人离婚没?都是问题,找不到人,无法送达冻结裁定书,也没法把钱直接划给老王。”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找张国彦讨薪的不止老王一人,还有一人被欠6000余元。吴法官按照材料中提供的张国彦的两个电话打过去,均提示“已停机”。
“难道找不到人,我的钱就没办法要了吗?”老王不想再白跑一趟。吴法官指着左侧厚厚一沓子卷宗说:“我比你们还着急,这些都是冻结过的账户,但总联系不上被执行人。”吴法官建议,金额不多,先回家等待,早晚钱会还过去的。
再次失望的老王顿时泄了气:“白天照顾脑梗死的老伴,晚上在陈寨家属院做保安,来回跑不容易啊。搭进去的钱就不说了,关键是费精力。”老王说,欠薪5年,3年前开始起诉,仅跑中牟县人民法院不下12次,去张国彦所在的九龙镇不下4次。“钱也不多,咋恁难要!”
【说法】“变通一下,事情早解决了”
找不到被执行人,事情真的没法解决吗?郑州一位有20多年执行经验的法官表示:“变通一下,事情早解决了。”
该法官解释,冻结了被执行人妻子的账户,肯定出具有冻结裁定书,有冻结的理由,如果张国彦及妻子不露面,法院可以公告送达,“将这份冻结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公告,2个月后如果对方不露面且不提异议,那么这两份文书就视为公告送达,之后,法院就可以把钱划拨给执行人了”。
“让老王出300元,走公告送达程序。”河南豫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田海康建议,“在执行中,找不到被执行人很正常,难道就不了结了吗?”
田海康律师说,早在2010年,河南省高院为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要求对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进行优先处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减免程序,先予执行。
昨日下午,东方今报记者致电中牟县人民法院主管执行的副院长李长明。“有些程序没走完,直接划款是违法的。”李长明表示,如果走公告送达,必须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耗费时间比较长,也费钱。李长明表示,执行走到了哪一步,还不是特别清楚,他在详细了解后给出答复。
他山之石
平顶山中院成立观执团 破解执行难
胜诉不执行,官司岂不是白打了?2014年7月7日,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社会各界人士组成首个观执团,全程见证案件执行,破解执行难问题。
记者手记
能否别再让老人奔波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到法院打官司,求的就是公道,而判决后迟迟得不到执行,那司法公正的意义何在?
为了几千元钱,老王用了5年,曾经历4任执行法官,仍然没有结果。
为省下50元的立案费,不拿笔的老王学会了写状纸。目前的状况,对于老王来说,已不再是钱的问题,而是为了“出口气儿”。对于法院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遇见了执行难题,应该想办法或者寻求其他经济救助,而不是一味的让人等待。
别再让一个62岁的老人来回奔波了!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