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群众路线大讲谈》 视频截图
【编者按】
22日21:35,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群众路线大讲谈》第二十八期节目,东方今报今日摘要刊发播出台本,以飨读者。
【主讲嘉宾】 侯钰鑫(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女杰刘志华》作者)
郭一楠(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京华社区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俗话说宁管一军、不管一村,农村工作历来是繁琐而复杂的。但是有这么一位女士,却42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她在没人敢接烂摊子的时候,主动请缨当队长,带领群众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都市。她就是被称为“中国女杰”的新乡县小冀镇京华社区的党委书记刘志华。
●冬夜带大家拉氨水浇麦的“女汉子”
【主持人】我们记者访问京华社区居民时,大家对刘书记第一个评价就是“女汉子”。为什么?先来看一个背景短片。
【解说】京华社区的前身是新乡县小冀镇东街村第五生产小队。上世纪70年代,这里还穷得一无所有。1972年冬天选队长时,72户社员的集体家当只剩下三间破草房、四头瘦牛、一辆破马车、8000元外债。
全队人在一块儿两天两夜也没有选出一个合格的队长,因为男同志基本上都轮流当了一遍,压不住阵,村里还是穷还是乱。刘志华看到大家垂头丧气的样子,再也坐不住了,主动站出来要求当队长。
【郭一楠】她当上队长以后,首先抓粮食生产。当时没有钱买化肥,我们附近有一个化肥厂,排出来有废氨水,她整个冬天,白天到地里劳动,晚上就带领大家拉氨水,用这些废氨水全部把小麦都浇灌了一遍,第二年就取得了大丰收。
【侯钰鑫】那个氨水很扎腿啊,大冬天穿着胶靴子,靴子烂了,和腿粘到一块儿,跑一天回到家,靴子脱不下来,结了冰碴子,拿个剪刀把靴子剪开,才能把脚给拔出来。
【郭一楠】最初许多人不服她。当年我们的小麦大丰收,百姓们吃上了白馍,都心服口服了。
●打草绳誓把满手的白胶布换成金戒指
【主持人】吃饱后,刘书记又做了什么让老百姓手里有活钱了?
【侯钰鑫】水稻产区,稻草是很多的,但老百姓一开始不知道如何挣钱。发现外村在打草绳,他们也来干。
【段继福】打草绳这活儿,不要说女同志,就是许多男同志也承受不了。它的原料是稻草,需要用水湿润,冬季泼上水马上就冻成冰凌了,草绳在手里转动,那冰凌把手都磨烂了,磨出血我们就用胶布粘,烂了重粘,咬着牙打草绳。刘书记就风趣地鼓励我们,“将来一定要把你们手上的银戒指(白胶布),换成金戒指”。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手上也贴满了胶布。
●首创京华园 到2009年免门票了
【侯钰鑫】刘书记就是一个思想超前、敢想敢干的人,她做出一些决定可能你一开始感到有点不靠谱。1992年的时候,京华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了。突然有个创意,要搞京华园,要动用三百多亩地、几千万块钱,京华公司的员工也有异议。但她说要把这片土地建得农民有房子住、有吃有穿,还要有精神文化的场所。正好这一带都没有一个旅游景点,从新乡到郑州,这方圆还都没有。
结果,京华园1992年开始筹建,1993年1月8日正式开业。当时在新乡发放了1500万元的债券,不到3年,投资全部收回来了,目前经营得非常好。
【郭一楠】2005年,京华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随着发展,到2009年我们就不再收门票了。
●先进带落后 400人京华村吸纳4000人东街村
【郭一楠】2010年,刘书记突然提出来要把东街村合并过来成立京华社区,要合并的是4000多口人,十倍于我们的,并且东街村没有集体经济。我们京华村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28个亿,人均生活水平每年是3.6万元。
但是2010年7月,京华社区成立, 拥有4000多人的东街村并入只有400人的京华村。刘书记说,合并村为社区,是先进带落后、富裕带贫穷。“我要让东街村也过上好生活,过上富裕的文明的生活”。
●赶时髦的刘书记让群众文化生活城市化
【主持人】郭主任,我们知道您跟刘志华书记交往了20多年,在您眼中,刘志华书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郭一楠】赶时髦。我们各个单位的工作服,都是她亲自来选款式的。我们每年要给老人买两套衣服,她说要把我们的老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工作中她还不断地推陈出新。她说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不可能有效益。
现在,京华社区新建的现代化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预计今年下半年社区中小学就能搬进去。今年1月份,总投资1300万元的京华奥斯卡影院开业,刘书记又把电影院搬到了乡亲们家门口。
【主持人】听了讲述,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42年来,从当这个生产队长开始,不论是种粮食、打草绳、做腐竹,还是办厂子、建京华园、合并社区,刘志华书记都是时时地把乡亲们的苦和乐放在心头,处处为乡亲们着想,事事从乡亲的利益出发。可以说,让乡亲们致富、幸福,既是她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又是她开展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
当年,刘志华带领大家建京华园、京华社区
相关新闻
更多>>